•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25

huangmanjing
首页 > 英语培训 > 浸没式英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影子kerry

已采纳

就是天天说英语,天天和英语生活在一起。

所谓“浸入式学科英语”教学法,是指在全英文环境中学习数学、(英)语文、科学等课程,从而让孩子建立“学科英语”思维,帮助其在面对问题时自然而然地用英语来思考和解决,最终形成孩子的英文思维系统。

这种教学法最早源于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早在40多年前,当地就开展试验,从幼儿园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学生坚持用母语外的第二语言学习学科知识,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近十多年来,加拿大的这个创举已经先后被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等10多个国家所借鉴,并分别用法语、日语、汉语、印尼语、俄语、英语等10余个语种进行浸入式教学,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可。

目前国内的“浸入式学科英语”教学法是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索式教学,利用高科技互动白板辅助教学,创造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以达到培养孩子“第二母语”思维的目的。

扩展资料:

浸入式教学使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个转变主要依据四个原理:

第一,学校的各类学科课程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提供了自然的基础和环境,为儿童提供了用第二语言进行(求知、感情和态度等方面)的交流机会。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儿童能够有效地学习第二语言。

第二,重要而有趣的学科内容能使儿童产生掌握第二语言和运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的动机。

第三,儿童母语(第一语言)习得的本身就是语言与认知内容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认知与人际能力伴随语言一起发展。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是同样的,它是儿童认知和人际能力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四,语言正规的和功能的特征随情景不同而变化。语言与学科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儿童使用第二语言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语言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浸入式学科英语

浸没式英语

360 评论(8)

KellyYin0816

浸泡式外语培训,是一种国际流行多年并有许多成功范例的语言培训方法:Total Immersion Experience English(totalimmersion(简称TIE)其理论根据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要求学生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目标语言,从而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该语言的目的。所有课程都用英语直接来教学,帮助学员从入门开始,就试图用英语来形成语言思维的习惯。 最好的语言学习状态,便是让学员在自然的生活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忘掉自己强烈的学习目的性。

307 评论(8)

KingkonG19870210

浸泡式学英语和传统式学英语的区别如下:1.浸泡式学英语:“全英语浸泡式”教学模式,即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利用多学科课程设置优势,大量输入英语同时,要求学生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英语、并在营造的全英语环境,自然习得或使用英语,做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同时达到灵活最终运用英语语言的目的。2.传统式学英语:目前我国教育中所谓的传统学习模式, 主要是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为代表的教学论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形成的以“教”为主、并以知识教学为主要目标的“封闭式”的课堂学习模式。其实,两者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都是通过不停地读、背、听、写来进行英语能力的提升。现在的互联网非常发达,除开这两种学习方式,在线的学习方式一个比较好的创新,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习效率,同时效果也有一定的保障。

300 评论(15)

nancyding0696

浸泡式英语,简而言之,就是将自己置身于纯英文的环境中学习,每天吃,住,学全程使用英语,经过这种全日制的浸泡式学习,在自然状态下通过沟通和互动来建立英语思维,培养英语习惯,从而让英语自然内化为自身技能,使英语如母语般自然流利。也就是说,在你学英语的阶段,接触的都是英语化的日常生活,让英语成为你的日常交流语言,让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可以立刻用起来,起到了随时巩固和加强英语的作用。

207 评论(14)

xuemei1987

你说的应该是浸泡式英语学习方法,浸泡在英语的环境中,你的全身心都与英语接触,在潜移默化间就培养起英语思维。打个比方说:某一次你听到了一个你没有接触过的词,但因为你是和伙伴们在聊天,从你们的聊天语境里,你能猜到这个词的意思。但事后,你并没有去查清楚到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过了一段日子,当你又跟别人聊起的时候,忽然你需要表达一个意思,这个意思就等于上面那个词,这时候,奇迹就发生了,从成千上万的记忆碎片里,猛然的,就有这么一个读音出来了,虽然这时候你还是不知道怎么拼读,但你就知道此时此刻用这个“词”恰当不过。就像我们小时候,不一定会写我们的母语,但一样可以对答如流一样。

9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