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via147852
林书豪英文名是Jeremy Lin。
例句:
1、这个夏天,我们看到了这个人,他的名字叫林书豪,来自台湾。
This summer, we see the guy, his name is Jeremy Lin, who is from Taiwan.
2、嘿金州勇士队的林书豪你知道世界上对大的动物是非洲象吗?
Hey Jeremy Lin of the Golden State Warriors. Do you know that African elephants are the largest animals in the world?
3、年轻的篮球运动员杰里米·林近日成为美国和中国的火热现象。
Jeremy Lin, the young basketball player, became a huge phenomenon recently i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4、中国也许有自己的林书豪,只不过他在当前制度下无法像林书豪那样成长。
So China almost certainly has its own Jeremy Lin, but there is no path for him to follow.
孤星泪新民
林书豪(Jeremy Shu-How Lin),1988年8月23日生于美国加州,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主打控球后卫,身高191厘米,体重91公斤。祖籍福建省漳浦县,祖辈移居台湾彰化,父母1977年移民美国。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进入NCAA64强,后来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2011年12月,先后被金州勇士队、休斯顿火箭队裁掉。2011年12月27日,他签约纽约尼克斯队 中文名: 林书豪 外文名: Jeremy Shu-How Lin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帕罗奥多 出生日期: 1988年8月23日 毕业院校: 哈佛大学经济系 身高: 1.91m/6英尺3英寸 体重: 91公斤/200磅 运动项目: 篮球 所属运动队: 纽约尼克斯队 主要奖项: NCAA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 球衣号码: 17号 场上位置: 控球后卫 毕业高中: 帕罗奥多高中 信仰: 基督教 详情: 虎扑球员数据:
杨杨d妈咪
林书豪(1988年8月23日—),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NBA洛杉矶湖人队。祖籍福建省漳浦县,祖辈移居台湾彰化,父母1977年移民美国。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进入NCAA64强,后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中文名:林书豪外文名:JeremyLin别名:Linsanity(“林来疯”)、林疯狂国籍:美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多出生日期:1988年8月23日身高:1.91m/6英尺3英寸体重:91公斤/200磅个人背景毕业院校:哈佛大学运动项目:篮球所属运动队:洛杉矶湖人队技术特点:突破、持球挡拆其他信息重要事件:尼克斯期间打出“林疯狂”表现,成为励志性人物中文名:林书豪球衣号码:17号场上位置:控球后卫NBA选秀:2010年未选秀英文全名:JeremyShu-HowLin毕业高中:帕罗奥多高中
无锡捞王
虽然已经考完试了,但是目前还是坚持每天和英语接触一下,保持那些听说读写的感觉,偶尔看一部美国电影,听听billboard的音乐,用英语潦草记录一下当天的事情,没有很刻意,事情却进行的很自在。 最近,小学初中临近期末考,我在朋友圈看到很多老师朋友们都开始为他们的学生囤了不少题目,准备大展拳脚地实施题海战术。然而,对于英语这门学科,我却觉得我们这代人学的非常差劲,是老师的英语水平不够高导致教不好吗?还是说我们的课程教授只是为了迎合我们的教育体制,而非重点在学生的英语能力建设上呢?身边的一些朋友毕业后找工作的笔试中有的会遇到做英语阅读的,有的人就开始抱怨了,找个工作也要考英语,太难了。但是,思考一下这不也是在情理之中吗,也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国情。 不管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还是大学阶段,我都觉得我们的英语能力,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拿不出手,我们在学校一直练的是考试型英语,就如同数理化生一样,只要多做题,掌握英语做题的规律和方法,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但是让我们用英语在生活中对话交流却显得如此困难。 但是,我们学了十多年的英语,缺忘记了英语本质上是一门语言,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在说的时候有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精雕细琢的打量再说出口呢?我们类比一下我们用中文交流的时候,我们似乎也没有过多的去思考一句话的句子成分,语法结构,就很自然的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虽然里面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语法问题,但对人们之间的交流没有产生障碍。 有时候总会产生这么一个问题:在考试英语写作上,老师总会鼓励我们多用插入语、倒装等等,这在评分标准上称作“语法多元”,但反观中文上的修改病句题中,这些在英语上称作“语法多元”的句子往往叫做病句。如果要解释,只能够用文化差异来解释吧。 学习英语真的要学得像跟学数学一样吗? 我遇到过很多同学,他们学英语就和学数学一样,公式化学习,拿到一个句子首先划分句子成分,找好主谓宾,划分好哪些是修饰成分,然后再进行翻译。不得不说他们对句子分析的很透彻,但是有的人分析完后却不能翻译出一个句子的意思,这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初衷吗? 我分享一下我的亲身感受。大学三年级之前,我学习英语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式学习,拿着单词表的第一个单词开始背:abandon放弃abandon放弃......,背了一个星期之后,还是停留在单词表的前两页,似乎没什么进展。随后我才开始从伟哥的课中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方法,那就是反复地听说读写,是对在某种生活语境下的例句的听说读写,而非单个单词,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当然还是需要单词量基本功支撑的,在反复中培养语感、培养英语思维,身处中国没有语言环境的熏陶也就只能这样了吧,那单词量怎么来呢?就是在每一个例句中积累,在相当短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出现多次,然后对整个句子、句子中的单词就有印象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英语的一个单词对应的中文意思会有很多个,是要一个一个背吗?肯定不是,中文意思是背不完的,英语是一门重感情色彩的语言,不像中文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每一个字的意思都有其具体的含义。没错,就是单词的感情色彩,抓住一个单词的感情色彩,或许让你学习英语的效率大大提升。 单词是背不完的,各种网络热词如今也慢慢地加入到了牛津词典上。那种组合词例如Linsanity,Lebranium这些单词就算翻边整个牛津字典也找不到,怎么知道他的意思呢?Linsanity被翻译成“林疯狂”,是最早是《华盛顿邮报》给最近神奇的林书豪取的外号;Lebranium是LeBorn James+vibranium组成的,出自Kobe Bryant的一条推特,意思是詹姆斯就像振金一样坚不可摧(美国队长的盾牌就是用振金做的)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Ted演讲,里面说了一个故事非常有趣:一个团队(来自世界各国的工程师)去barbecue,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法国人正在弄奶酪热狗,他问身边的韩国工程师要不要吃,但法国工程师无论怎么表达都不能让韩国工程师get到热狗里头有奶酪,随后有个日本工程师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并过来给韩国工程师解释说:Ah!Cheese..integrator!这个韩国工程师就懂了。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简单的“Cheese integrator”韩国工程师就懂了呢? integrator:N a person or thing that integrates,esp a mechanical instrument that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a definite integral,as the area under a curve 整合者(翻译来自柯林斯) 它的一个情感是把其他一些东西装拼、整合到一块,所以当日本工程师一解释,韩国工程师就明白了法国工程师的意思是:热狗和奶酪整合到一块。 再从学习的角度我们分析一下为什么一个integrator就这么神奇呢? inte-这个词根有整合的意思,就是把各种东西都堆到一块来的感觉,例如internet(互联网)互联网不就是把世界整合在一起,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吗。integrity(完整、正直、诚实、廉正)一个人把所有优秀品德整合在一起不就是一个完美的、正直、忠诚的人吗。 像以上例子来记忆、学习英语,我相信会让你学习英语的效率事半功倍。 学习英语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多留心,就会发现处处都能学习到英语,但是学习也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要分清对与错,比如说在一些酒店可能会看见一个“小心地滑”的警示牌,下面来一句英文“slip carefully”,这就成了闹出笑话了,不是提示你小心地面滑,而是提醒你滑的小心一点,正确应该是“caution wet floor”,提醒入住的客人地面潮湿,当心滑倒在地上。 假如在看此文的你是一位家长,不妨试试让孩子在完成学校任务之余,多让还是开口说说,让孩子看一些外语的动画片或者是电影、歌曲,让孩子培养起英语思维,让生活也充满英语,比起上一些上万元的外教辅导班更节约开销,又能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又找不到好的方法去学习英语,去完成四六级考试的话,以上的方法不妨可以借鉴一下,现在必须要清醒的是,拿着一本单词书日日夜夜在背是ineffective,那些天天6点起床在宿舍楼梯背单词的故事看上去很励志,但似乎却在安慰自己,这种努力只不过是做给自己看,得到的成效不能说没有,但可能效率不高。 以上所谈,出于个人见解,如有更多好的英语学习方法,欢迎评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