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话
(1)食用意义上的分类①食用种类 人工栽培的种类多是作为食物直接食用,采集的野生菌也多是如此,这占食用菌的大多数。如人工栽培的香菇、双孢菇、木耳等;野生的牛肝菌、鸡油菌等。 ②药用种类 是指子实体或菌丝体直接或经加工提取后的产品可作为药用。如灵芝、天麻等子实体均可切片后作为饮片服用;云芝、茯苓的子实体和菌丝体都可提取加工成中成药;槐耳、冬虫夏草和蛹虫草工业发酵的菌丝体也都可加工成多种药剂等。 ③食药兼具种类 多数食用菌类均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如猴头对消化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密环菌对肝炎有较好的辅助疗效,榆耳对痢疾有特效。 (2)营养方式上的分类①木腐菌 如香菇、滑子菇、木耳等,多以阔叶木本植物的木屑(材)作为栽培基质。野生条件下,常生长于干枯木上。 ②草腐菌 如草菇、姬松茸等,不能利用木质材料,而主要以草本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的秸秆(如麦秸、稻草、玉米芯等)为主要碳源。在野外常见于腐熟的厩肥和腐烂的草堆中。 ③粪生菌 如双孢菇、大肥菇等,野生条件下,常见于发酵后的牛粪、马粪的粪堆上;栽培时只可利用草本秸秆,而且需要添加大量的马粪、牛粪、鸡粪、厩肥、化肥等含氮量丰富的原料。 ④土生菌 野生条件下,多发生于林地、坡地、水沟旁的地面上。有的其发生处土层下面有其生存的基质(枯枝、腐根等),如鸡腿菇、竹荪等,这类菌较容易人工栽培;而有的则距其生长基质很远,如羊肚菌,这类菌多数不易人工栽培。 (3)子实体形成和发育所要求的温度①高温菌类 其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常在25℃以上),菌丝体的生长要求温度也高于其他菌类。如草菇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适温为30~32℃,其菌丝生长的适温达32~35℃。 ②中温菌类 其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适宜温度在15~25℃,这类菌的菌丝体生长适温一般在20~25℃,食用菌中这类温型比较多,如香菇、银耳、鸡腿菇、猴头等。 ③低温菌类 其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较低的温度,一般低于15℃,高于这一温度则不易形成子实体或不能正常发育。如金针菇和滑菇等。 (4)子实体形态结构上的分类①伞菌类 顾名思义,伞菌是具有伞状子实体的那些种类,这些伞状的子实体明显分化出菌盖和菌柄两大形态结构,且菌盖的下方生有刀片状的菌褶,菌褶的两侧生有它们的“种子”——担孢子。大多数常见的食用菌为伞菌类,如双孢菇、香菇、金针菇、滑菇等,伞菌多为肉质。 ②多孔菌类 多孔菌类的子实体形态多样,有伞状、扇形、块状等多种形状,质地有肉质、半纤维质和木柱质等,但是,它们形态学上的共同特点是:在菌盖下方都有管孔状的繁殖结构。如肉质伞状的牛肝菌、鸡油菌,木柱质扇形的灵芝,肉质块状的猴头和齿菌。 ③胶质菌类 胶质菌类的子实体多耳状或叶状,有的呈脑状,质地上多为胶质,如木耳、毛木耳、银耳、金耳、榆耳、血耳等。它们的繁殖体——担孢子,都着生于子实体的表层内,有的生于耳片的一侧,有的则生于两侧。 ④子囊菌类 除上述形态学上的几大类群外,尚有一些种类,很难划分形态类群,这些多是人工尚未栽培的种类,如钟形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的酷似羊肚的羊肚菌,菌盖酷似马鞍形的马鞍菌,还有不规则块状的块菌。这些菌从分类地位上都距上述三大类群较远,属于子囊菌亚门。 (5)原基形成和发育对光的需求①喜光型 在散射光的刺激下,促进子实体分化、发育,如香菇、草菇、滑菇、猴头菌、侧耳类、木耳类。 ②中间型 对光线反应不敏感,有无散射光均可发育,如双孢菇、大肥菇。 ③厌光型 无需散射光刺激均可形成子实体,如茯苓、块菌等地下生的菌类。 食用菌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种,在此不一一而举。
秋刀鱼与禹
羊肚菌又称羊肚蘑、羊肝菜、编笠菌。真菌学分类属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云南有4种:黑脉羊肚菌、尖顶羊肚菌、高羊肝菌和羊肝菌。羊肚菌由羊肚状的可孕头状体菌盖和一个不孕的菌柄组成。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的子实层,边缘与菌柄相连。菌柄圆筒状、中空,表面平滑或有凹槽。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盖部分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甘寒无毒,有益肠胃、化痰理气药效。春末夏初单或群生于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地上或林缘空旷处。产菇期短,自然产量较低,采用半人工栽培接种于林中腐植质落叶层中可增加自然发生量。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又是主治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的良好中药。羊肚菌是低温型真菌,在春季盛产期,每当雨过天晴,人们便成帮结队地背篓提篮竞相采摘。除了出售国家外,还鲜食或烘干、晒干以备节日的佳肴。民间还用羊肚菌三枚煮食喝汤、治疗妇女乳腺炎效果良好。 羊肚菌是大型食用真菌,隶属子囊菌纲、盘菌耳、马鞍菌科、羊肚菌属。在全世界现发现了20种左右,国内在《中国真菌总汇》上记载了8种。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每100克于羊肚菌就含有蛋白质24.5克。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索中之晕”的美称。人体中的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 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为“必须氨基酸”。另外,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 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吵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营养成份,可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因此,国际上常称它为“健康食品”之一。巴西菇:巴西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全世界推荐的食用菌新品种之一巴西菇原产于巴西、秘鲁等地,所以名为巴西菇。日本又称姬松茸 ( アガリクス ) ,属于食、药兼用菇类,经过美国、日本、中国专家研究证实:巴西菇具有抗癌、降血压、美容养颜、滋阴壮阳和调节人体免疫等功效。其抗癌效果为食用菌之首。巴西菇菌盖嫩,菌柄脆,味纯鲜香,口感极好,适于加入肉类烹饪、炖煮,香脆异常。可做成锅仔,更可以做火锅、肉类炒菜及煲汤配料。同时,科学研究证明,巴西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抗癌、降血压、美容养颜、滋阴壮阳和调节人体免疫等功效,已被浙江方格药业公司制成抗癌胶囊,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猴头菇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英文名:Filamentous Fungi别名:刺猬菌。猴头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核黄素、烟酸以及多肽、多糖类和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具有组织修复和增强细胞活力、滋补机体的功效。"猴头菌片"可治疗消化道溃疡,预防癌症。猴头茹质脆嫩香醇,鲜美可口,是珍奇名贵的山珍。猴头菌是著名的药食兼用菌,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入药,性平味甘,具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对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均有较好疗效,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素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猴头菌中有效成分有:猴头菌多糖、氨基酸。食用方法:凉水冲洗,淡盐水浸泡10--15分钟,揩出挤干可烹调燕窝猴头汤,干贝拌猴头,猴头炖鸡肉,猴头排骨汤等名名菜。
糊涂妞呀
美国有个非常有趣的绰号,叫“山姆大叔”。据说,在1812年,美国和英国为争夺殖民地而发生战争。当时,纽约州的特罗伊城有个商人,专门负责向美军提供牛肉,此人名叫山姆·威尔逊,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山姆大叔”。美国政府采购部门在收购他的牛肉时,都要在牛肉箱上盖一个“US”的符号作为标记,表示这是美国的财产(美国国名的英文缩写是“USA”或“US”)。巧的是,山姆大叔(英文拼写是Uncle Sam)的英文缩写也是“US”。于是,人们便把这两个名称合在一起,意思是:那些经过“山姆大叔”之手的牛肉,已成为“美国”的财产了。后来这件事传开了,“山姆大叔”就慢慢成了美国的绰号了。19世纪30年代,一位美国漫画家特地作了一幅画,将“山姆大叔”的形象画成一个长着白头发、穿着马甲礼服,头戴星条旗纹样的高礼帽、身材高瘦、留着山羊胡、帅气、精神矍铄的欧洲裔高个子老人。“山姆大叔”的这一形象逐渐被很多美国人接受。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决议,确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象征。华盛顿州一块贴有山姆叔叔照片的广告牌已有50多年了,但是现在有超过75000的在线请愿者希望拆除山姆大叔广告牌,声称上面张贴的许多笑话是涉嫌种族歧视的,或者对其他社区成员不尊重。许多人认为必须拆除象征美国的山姆大叔广告牌,他们有着诸如此类的质疑:“为何其形象不是非裔美国人?事实上,美国几乎所有的赛跑运动员和游泳运动员都是黑人。”美国绰号山姆大叔,但有人却想拆除涉嫌种族歧视的山姆大叔广告牌。据报道,这是华盛顿州刘易斯县奇黑利斯附近的纳瓦文5号洲际公路上的山姆大叔广告牌第一次被攻击。在1971年,有人喷漆遮住了这块山姆大叔广告牌,1979年,甚至有人对已故的所有者阿尔弗雷德·汉密尔顿提起诉讼,诉讼直达华盛顿州最高法院。但一些当地居民指出,山姆大叔广告牌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是美国的象征,他们和请愿者应该继续保留它。附近的居民楼·德斯蒙德说道:“这是一个有关言论自由的问题,如果你不喜欢它,可以买你自己喜欢的广告牌挂上去。”当地居民约翰·莫兰表示:“这是这个社区的一部分,它一直都在那里。”居民唐·瑟斯认为:“如果没有那个山姆大叔广告牌,那么,就有人会在那挂上另一个广告牌,从我有记忆以来,那个广告牌就一直在那里。所以,我不关注它,因为我根本都不用看它就知道它是什么样子。”鲍姆说道:“不管他们来自刘易斯县还是来自华盛顿,他们都要开车经过那里,这块广告牌让他们感觉不舒服,我只是不相信,在2020年,这还应该是我们应该支持的事情。”如今,汉密尔顿的后裔 拥有这块山姆大叔广告牌,并不时改变广告牌上的信息,他们拒绝与记者通话。前几天,有人在山姆大叔广告牌下方的草地上放火,似乎是试图烧毁它。但是这个广告牌只是轻微损坏而已。不过,由于这块山姆大叔广告牌是私人土地上的私人财产,当地官员尚未计划对所有者采取任何行动。
会飞的小马123
“松茸”,日语中的字面意思是“松树下长的蘑菇”,也是口蘑属真菌中少数几个能产可食用子实体的种的泛称。一千多年来,这种蘑菇在日本一直被当作美味佳肴(就像意大利白块菌在欧洲的地位)。松茸有单数和复数的含义,即可表示个体也可表示由单个真菌产生的群体。主要的种有Tricholoma matsutake(日本或亚洲松茸),T. magnivelare(美洲松茸或白松茸),以及T. caligatum(欧洲松茸或靴状松茸)。相关的种还包括假松茸(T. bakamatsutake),青冈蕈(T. quercicola),黄褐口蘑(T. fulvocastaneum)和粗壮口蘑(T.robustum)和日本松茸种类相对应的北美松茸主要是美洲松茸(Tricholoma magnivelare),各地对其有不同的称法,如松树蘑菇、白蘑菇、小野牛蘑菇、木蘑菇、日本蘑菇、山蘑菇、Champignon de pint (法语)、 Kieferpilze (德语)、 matsutake (日语)和seta del pino (西班牙语)。松茸遍布北美针叶林区,尤其在太平洋西北面数量最为丰富。在北美,因较数量稀少而不太为人熟知的品种是T. caligatum ,俗称靴状松茸、欧洲松茸或褐色松茸。这种松茸生长在北美、欧洲、北非的纯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纯阔叶林中。在大小、香味和生活环境方面,欧洲松茸似乎更接近日本的亚洲松茸(T. matsutake)、傻松茸(T. bakamatsutake) 和黄褐口蘑(T. fulvocastaneum)。美洲松茸学名Tricholoma magnivelare (Peck) Redhead,1984年前常被称为Armillaria ponderosa,这种命名并不正确,因为松茸有锯齿状菌褶,孢子印白色,能形成菌根。作为密环菌的代表,密环菌属是有白色孢子、附属菌褶和黑色菌索的木腐菌类,不管是否有菌环。下面总结了其命名的变化:Agaricus magnivelaris Peck, 1878Agaricus ponderosus Peck, 1873Armillaria arenicola Murrill, 1912Armillaria magnivelaris (Peck) Murrill, 1914Armillaria ponderosa Saccardo, 1887Tricholoma magnivelare (Peck) Redhead, 1984Tricholoma murrillianum Singer, 1942Tricholoma ponderosum (Peck) Singer, 1951拉丁文名称“magnivelare”很好的形容了这一种类,它指大的发育完全的菌幕,菌幕破裂后,菌柄上留下环状或靴状薄膜。美洲松茸为大型蘑菇,开始为白色,很快长出淡棕色到棕黄色的斑点。粗短的菌柄结实、坚硬呈纤维质,上部平滑下部有鳞片,幼嫩蘑菇上厚鞘环均匀拉直。即便在有成熟时垂直外形特征的幼嫩期,菌盖边缘棉质内卷。菌褶损伤后呈红棕色,特殊的灰土粘附在菌柄基部。浓郁的香味辛辣,类似新鲜桂皮。欧洲松茸(T. caligatum)与美洲松茸比起来,菌盖有鳞片,菌柄较细较软暗褐色,有更强烈的桂皮糖味,但没美洲松茸的霉味和辛辣。有很多别的种类与北美松茸(T. magnivelare)类似,难以区分,松茸种的界定不十分清晰,在物种界定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松茸(Matsutske) 这个应该是比较准确的用法,虽然这个是根据日语发音造出来的英文,但只有这个才能准确的表达这个意思。而且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是英美地区出产的东西,所以这个日语名字应该是世界上通用的。或者叫学名。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