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焱加冰
名词"品位"与"品味"在词典中记录的都是表"物品的质量",但实际运用中二者关涉对象不仅为物,更经常用于关涉人.二者在关涉对象为物和关涉对象为人的意义之间是表义素和隐义素的关系.当关涉对象为物时,名词"品住"和"品味"用的都是表义素:品位--物品质量;品味--物品质量+特色、风味,此时意义交叉在"都与物品的质量有关".当关涉对象为人时,二词用的都是隐义素:品位--档次、格调;品味--体会、鉴赏的能力,意义交叉在"都与人在某方面的具体能力有关".意义的交叉正是二者混用不清的原因.这里是看到的一篇关于品味和品位的文章品:本义是众多,三口字,表示人多。做动词、名词,均为引申义。现在用的最多的是引申义。品,有人品、品质、品德的意思。 味:滋味。 品味:鉴赏、玩味、品尝等。是动词。 位:本义是人站在朝庭的位置。品味,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品尝味道。我们平常所说品味,并不是用舌尖用味觉去品,而是用心去品。我们说的品位孤独,是用心去体会孤独的感觉,品味生活,是用心去体验生活的感受。 品味,需要品位。 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档次、层次、格调。是名词。 不同品位的人,品味的能力是不同的。 品味的过程,是审美过程:同一件事,同一个物,同一个现象,同一处风景,一样环境,同一个人,不同的角度,不同品位的人就有不同的品味,得到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我们欣赏一幅山水画,一个诗人,从画里读出诗,一个小说家从画里读出故事,一个散文家从画里可以读出感情,一个音乐家可以从画里读出歌声,一个舞蹈家可以从画里读出舞姿。 但同理,他们的不同品位,他们的不同品味能力,在同一幅里可以得到感受,品位越高体会越深,感觉越深,品味的品质也就越高。 人的品位,是一种修养,是人的道德、知识、能力(感受,感悟,智商、情商、观察、体验)的总和,达到的程度:品质、水平、档次、层次、格调是不一样的,在品味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区别。
cherrychoi25
1.品味可以作动词用,品位不可以。但两者都可以作名词。2.说到宝石品级的时候,品味不可以使用,只能使用品位。3.品位有品级、位次的意思,表示有身份,社会上层,高端,引申为有格调,档次高的。在一些豪车豪宅广告中,用品位来表示高档,体现身份。4. 品味有品鉴玩味的意思,引申为有鉴赏力,懂得辨别好坏精妙之处的意思,和长期的文化熏陶行形成的审美有关。和英语单词taste应该可以对应,taste除了表示有鉴赏力,也有味道的意思。在表明审美意义上的品鉴力的时候,用品味也许更合适。5.当然因为高阶层,上流社会一直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一般眼光品鉴力都不错,所以品位这个词扩展意义也可以表示有审美能力。日常使用中,这两个词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6.由于中国社会其实没有真正的上流社会和贵族,更缺乏贵族的精神内涵,所以用品位略显矫情,往上靠也不是真正的贵族风范,只能沦为土豪。所以个人在表示有审美上的品鉴力的时候,更愿意使用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