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diandian100
《报菜名》贯口完整版台词:
1、“有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儿、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罐儿野鸡、罐儿鹌鹑、卤什件儿、卤子鹅、山鸡、兔脯、菜蟒、银鱼、清蒸哈士蟆!烩腰丝、烩鸭腰、烩鸭条、清蒸鸭丝儿。
黄心管儿,焖白鳝、焖黄鳝、豆豉鲶鱼、锅烧鲤鱼、锅烧鲶鱼、清蒸甲鱼、抓炒鲤鱼、抓炒对虾、软炸里脊、软炸鸡!
2、什锦套肠儿、麻酥油卷儿、卤煮寒鸦儿,熘鲜蘑、熘鱼脯、熘鱼肚、熘鱼骨、熘鱼片儿、醋熘肉片儿!烩三鲜儿、烩白蘑、烩全饤儿、烩鸽子蛋、炒虾仁儿、烩虾仁儿、烩腰花儿、烩海参、炒蹄筋儿、锅烧海参、锅烧白菜、炸开耳、炒田鸡,还有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炒飞禽、炸什件儿、清蒸江瑶柱。
糖熘芡实米,拌鸡丝、拌肚丝、什锦豆腐、什锦丁儿,糟鸭、糟蟹、糟鱼、糟熘鱼片、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酿倭瓜、炒丝瓜、酿冬瓜、焖鸡掌儿、焖鸭掌儿、焖笋、烩茭白,茄干晒炉肉、鸭羹、蟹肉羹、三鲜木樨汤!
3、还有红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苜蓿丸子、三鲜丸子、四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饹炸丸子、豆腐丸子、汆丸子!一品肉、樱桃肉、马牙肉、红焖肉、黄焖肉、坛子肉。
烀肉、扣肉、松肉、罐儿肉、烧肉、大肉、白肉、酱豆腐肉!红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蜡肘子、酱豆腐肘子、扒肘子!炖羊肉、烧羊肉、烤羊肉、煨羊肉、涮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汆三样儿、爆三样儿、烩银丝、烩散丹、熘白杂碎、三鲜鱼翅、栗子鸡、煎汆活鲤鱼、板鸭、筒子鸡!”
起源及艺术特色:
《报菜名》是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和天津献艺的相声演员李德钖所编。创作当初用的是满汉全席的菜名,故《报菜名》也称《满汉全席》。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取消对清室所有优惠待遇,从那会儿起,才有了这个作品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落魄后倒窝不倒架的清室公子哥儿,一个是当年受够了清室的窝囊气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京城公民,有一天两人在大街上碰了面了,故事也由此展开。
在《报菜名》里,演员将上百个菜名一气呵成地背出来,节奏有松、有紧、有快、有慢、有起伏、有高潮,整个段子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因此广受听众喜爱。它虽然是相声演员练习基本功时常练的段子,但说好了不容易。高明的演员在表演时可以做到内紧外松,既字字入耳又让听众听着舒服。
姜大大夫人
古文从来都不是用来写的,而是用来读的。读起来不通顺的好文章,只有现代有,古代很少见。贯口,就相当于是一个演讲者,在以半朗诵的语调,向你讲说一篇好文章。文章内容不一定古雅,因为相声需要贴近底层,但精神内涵是不会降低的。这里就说一下,王玥波的书贯:诗经,尚书,春秋,论语,孟子,庄子,史记,离骚,文赋,汉赋,两都赋,汉书,宫词,木兰诗,胡笳十八拍,孔雀东南飞,桃花源记,搜神记,宝剑记,异侠记,齐谐记,枕中记,岳阳楼记,老残游记,鬼主日记官场现形记,柳氏传,李娃传,莹莹传,平妖传,霍小玉传,唐突阁传,南投太子传,阿Q正传,王林川集李清照集,末日文集,巴金文集,叶圣陶文集,鲁迅杂文选集,红楼梦,镜花缘,儒林外史,三国演义,西厢记,啼笑姻缘,聊斋志异,水浒传,八月里乡村,百炼成钢,像什么山乡巨变,暴风骤雨,铜墙铁壁,三千里江山,王贵与李香香,红旗谱,一仆二主,悲惨世界,。。。。。。铁臂阿童木,猪八戒偷瓜,米老鼠和唐老鸭,还有六本英文版的哈利波特。的挺好,但是下这段贯口的人,都反映不好背。为什么呢,韵律感别扭。他把最后一个字相同的罗列词,放的太靠前了。老贯《报菜名》把什么什么丸子放在后面,因为那是节奏进入高潮,炫技的部分,可以不按音律来。新贯《论拳》全篇尾字相同的罗列词,但是“拳”字轻读,所以前半部分韵律感仍然很强,不信你把《论拳》的“拳”字都去掉,再读,仍然很通顺。所以我觉得,贯口,是中国古文韵律美的继承者。没有这种韵律美,那么无论嘴多快,用多大力气,都失去了贯口的本来意义。所以贯口贯口,“口”最重要。没有书口,说得再溜也白搭。书口是什么?抑扬顿挫,交代一个事情,而不是背诵,更像是在说理。贯口不是绕口令,不是用来练嘴皮子的,这是现在很多人想法上的一个认识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