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兔吃小白兔
1、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2、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和灰色。 3、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 4、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多收了三五斗啊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和雾的区别如下: 1、成分不同,雾是由水滴组成;霾由尘粒、烟粒或盐粒等组成; 2、相对湿度不同。雾是一种水汽凝结现象,形成时要求相对湿度要大,一般在90%以上。霾是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形成时空气相对湿度多在80%以下; 3、维持时间不同。雾具有局地性、短时间的特点,形成时浓度变化较快,在各方向上的能见度不是均一的,雾多集中出现在夜间到次日早晨,中午以后通常减弱消散,生消有明显的日变化。而霾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形成后可持续数日,并具有大范围的、在各个方向上的能见度比较均匀的特点; 4、垂直高度不同。雾出现近地面层,它的垂直厚度只有几百米,而霾的高度能到1km,甚至是3km的高度,伸展的高度较高; 5、健康影响不同。雾是悬浮在空中的微小水滴,对身体健康影响不大;但霾中的大部分灰尘均可被人体呼吸道吸入,影响健康; 6、粒子大小不同。雾滴粒径为100-102μm,肉眼可见。霾的粒径为10-3-10μm,肉眼不可见; 7、颜色不同。雾多为乳白色,而霾由于散射波长较长的可见光较多,通常看起来呈黄色或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