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84

ZJ张某某
首页 > 英语培训 > 黄梅天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essica8918

已采纳

谜语的英文单字是riddle。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 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谜语来源于中国古代汉族民间,是古人集体智慧创造的,无法把谜语的发明权落实到某一个人。谜语最初起源于汉族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汉族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后经文人的加工、创新有了文义谜。一般称民间谜为谜语,文义谜为灯谜,也统称为谜语。史料表明,大约在奴隶社会时期,先民们已经开始用隐晦曲折的歌谣来表达思想感情。据《书经》“汤誓篇”中记载:“时日曷丧?予以汝偕亡。”意思是说:太阳呵,你什么时候才丧亡呢?让我和你一同去死吧!相传夏代帝王夏桀暴虐无道,民怨冲天,老百姓不敢明言,私下里用隐语发泄怨怒之情,于是就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首歌谣采用隐喻的手法,诅咒暴君夏桀。夏桀曾说过:“我有天下,如同天之有日,日亡我就亡。”这首歌谣,可以说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萌芽。再如见于《周易·归妹·上六》篇的商代短谣“女承筐”,也可算是我国谜语的最早记录之一:“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它运用传统谜语常见的“矛盾法”,巧妙地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人夫妇剪羊毛的情景,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近似一则谜语。这只是谜语的“胚胎”,在当时,也没有类似的专门名称。最早的谜语,先由汉族民间集体创作,口传心授,当初并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没有反映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长期流传在不识字的汉族劳动人民口头上的民间谜语;另外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文字谜,由书面传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有些运用谜格制成的灯谜还有谜路。如:第一个教室(学校用语),谜底:先进班级(作“最先进入班级”解)。这里“第一个教室”是谜面,“学校用语”是谜目,“先进班级”是谜底。谜面是灯谜的主要部分,是猜谜时以隐语的形式表达描绘形象、性质、功能等特征,供人们猜射的说明文字。它是为了揭示谜底所给的条件货提供的线索,是灯谜艺术的表现部分,也可以说是灯谜提出问题的部分,通常由精炼而富于形象的诗词、警句、短语、词、字等组成。谜面文字要求简介明了,通俗易懂。谜面可以说出来让人猜,也可以写出来。一般来讲,民间谜语(事物迷,包括简单的字谜)多是说出来的,灯谜差不多都得写出来。比如,有这么一条民间谜语:大姐树上叫,二姐吓一跳,三姐拿砍刀,四姐点灯照。(猜四种昆虫)。这四句就是出的谜底,也就是谜面(谜底:蝉、蚂蚱、螳螂、萤火虫)。这四句就可以说出来,让人来猜。来看看灯谜的谜面:三市尺不是米。(打一字);凤头虎尾。(打一字)这样的谜面就是要写出来,因为谜底得反复琢磨。头一个谜底是“来”,因为三市尺是“一米”,“一”、“米”上下一合,是“来”字。第二格谜底是“几”字,因为凤字“头”和“虎”字的“尾”,正好都是“几”字。还有一些灯谜的谜面不是文字,而是由图形、实物、符号、数字、字母、印章、音像、动作等组成。不论谜面采用哪种形式,都应该简洁明快,隐喻得当,富于巧思。谜目是给谜底限定的范围,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的“桥梁”。它的作用有点像路标,给人指明猜测的方向。如“猜字一”,就是限定谜底只能是一个字,不能是别的东西,也不能多余一个字。即使猜别的东西也能扣合谜面,仍算没有猜中。谜目附在谜面的后边,比如“打一字”,“打”是“猜”的意思,“打一字”就是“猜一字”。一般谜目规定的谜底是一个,也有的是两个或者几个。比如:客满(打二字)。谜目规定了谜底有两个。用会意法来猜,谜底就是“促”、“侈”。客满,表示人已经足够了,“人”“足”合成“促”;也可以表示人已经非常多了,“人”“多”合成“侈”。标谜目时,应特别注意其范围。标的范围过大,猜射起来就难;标的范围太小,猜射起来就容易。谜底就是谜面所提出问题的答案。谜底字数一般很少,有的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词组、有的是一种事物的名称或者动作,最多也不过是一两句诗词。如果谜底字数教多,制谜者就不容易制出好谜,猜谜语者也不好猜中。有趣的是,有些灯谜的谜底和谜面互相调换以后,还能成谜。比如:泵(打成语一)。泵是一种机械,有气泵、水泵等。“泵”字“石”在上,“水”在下,用会意法猜出谜底:水落石出。“水落石出”是个成语。反过来,用“水落石出”做谜面(打一字),它的谜底就是“泵”。谜底是指谜面含蓄转折所指的、要人猜射的事物本身,是灯谜隐藏的内在部分,也可以说是谜面所提问题的答案。谜底既要符合谜面的内在含义,又必须符合谜目所限定的范围,使人一见谜底就有“恍然大悟”之感。一般说来,灯谜的谜底应专一。一则好的灯谜,应该而且只能有一个谜底,不应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谜底。谜格产生于明代。当时,由于灯谜的不断发展,通常使用的制谜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人们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迷格,借助它们来制作谜语。按照谜格的规定,或者把谜底中字的位置移动一下,或者把谜底中的字读成谐音(就是字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对谜底中文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一番加工整理,然后再去扣合谜面。谜语又称灯谜,是富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文字联想游戏。所谓游戏,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玩物适情,自我行乐的活动。而“人们在每种游戏中,也如在劳动中一样,是自觉的目的的。”于各种游戏的特点不同,它所发挥的增益智力、陶冶情操、涵养身心、博趣遣兴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又由于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兴趣和爱好不一其所选择的游戏形式也各有异。灯谜是一种文字联想游戏,其寓意深邃,涉猎的知识面广。因此,一般它适合在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但需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们中间进行。民间谜语,除了少量的字谜以外,大部分都是以事物的外表特征入谜的。谜面抓住要猜的事物,对它的外表、形体、性质、色彩、音响、出处、用途等各方面突出的特征,用拟人、比喻、夸张、暗示等形象化手法拐弯抹角地描会出来,让人们根据谜面所提供的线索,通过联想、推理、判断来猜中谜底。猜法有:白描法、比喻法、谐音法、矛盾法等。灯谜,是根据文义(文字的含义),使谜底和谜面相扣合,所以也叫文义谜,又叫“文虎”、“灯虎”。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游戏。猜灯谜要着眼于谜面上文字的义、音、形。灯谜的制作就是利用了中国汉字的一字多义、一字多音、笔画组合、摹状象形等义、音、形变化的特点,通过会意、别解、假借、运典、拆字等手法,使谜面和谜底在字义上或字形上相扣合。猜法有以下几种:一、象形法:在灯谜中象形法是一种常见的法门,它是以汉字的笔划来比拟某一事物的,这些谜较形象 ,其中“飞机、蜻蜓”可以象形“士、干”;“蝴蝶”象形“亦”;“雁阵”可以是“人 、一”;“残花”是“匕”;“荷叶”是“田”;“远帆”象形“巾、中、卫”;“红旗 ”象形“阝卩、4”;“高桥”象形“冂”; “柳枝/叶”象形“彡”;“新\残月”是“C 、丿”;“鸡爪、竹叶”往往象形“个”。如:一字真古怪,头上用草盖,九颗好豆子,三根豆芽菜。二、方位法。谜面中含有方位词,它往往表示一个字的某一部分,合成的字便是谜底。如指东说西,喜上眉梢等。三、拆字减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减去一个字。如甩掉尾巴,饥不择食,梦中不见葬花人,连日天气好,一来就带徒弟。四、组字加字法。将谜面中的一个字加在另一个字上,如:把水浇在根上,丢开个人得失。五、增损离合法。将谜面中的某几个字先去掉一部分,再合起来。如:节约用布,加上一竖,减少一点。六、抵销法。先将谜面中相同的句子抵销后,用剩下的部分去猜谜底。如:啤酒厂出酒、大油田出油。七、移位法。将谜底字或部分笔画转移位置。例如:主动一点。八、正面会意法。领会谜面的意思,想一想哪个字拆开后,与谜面意思相扣合,如黄梅天、摸头等。九、反面会意法。根据谜面所示内容,从反面意思去寻思,从中悟出谜底。用此法的谜语,谜底中常藏有“反”、“莫”、“休”、“不”、“非”等词,用以表示反面扣合之意。如:仄、围棋黑子胜了,儿童不宜等。十、谜面顿读法。这种猜法比较特别,是要把谜面上的文词视需要分成几段,然后根据备段的意思逐个扣合,这便是谜底。如:独到河边垂钓钩,宝玉不在丫鬟在等。十一、提义相扣法。谜面由两部分组成,前者讲字形,后者讲字义。如:因为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哥哥不肯坐,事情抢着做。十二、用典法。其谜面常用历史事件,成语故事、戏曲情节、名著内容等制成,在猜这些谜时,就要联想到这些典故的情节去猜破谜底。如:孙权之嫂,周瑜之妻;耶稣蒙难。十三、摹拟声音法。用拟声词或音译来猜出谜底的,举凡在谜面上出现描摹事物声响的词语或暗示声音的词语时,即可以此法破解,如:犬声穿户出,ア行假名末尾三个。十四、运算法。这是通过加减乘除或数量单位的简单运算,来领会谜面的含义,从而寻求谜底的一种成谜方法。其主要特点是:谜面“明修栈道”,谜底“暗渡陈仓”。谜面中一般会有数字结合有关词语作出提示,而谜底中的组成部分却不一定都是谜面的直接解读。所以,猜谜时一定要联想到和谜面有关的数量单位或说明词语,必要时还要找出数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这样才能求得切合的谜底。如:屈指行程二万、十五天、七十二小时。十五、漏字法。谜面巧妙的漏掉部分字或词,由谜底加以补充的谜法,谓之“漏字法”,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会意体谜法,如:红橙绿蓝紫、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金银铜铁、东岳、中岳、南岳、北岳等。十六、生肖对应法。把十二个生肖与十二地支互相搭配。如狗年添个千金。元音字母i在重读闭音节里发短元音/ɪ/的音,发音时,舌端靠近下齿,舌前部抬高,舌位中高,不接触上颚,没有摩擦,牙床半合,唇形扁平,这个音出现在字首、字中、字尾位置,如:lick 舔six 六bib 围嘴儿pig 猪pin 别针kiss 亲吻ink 墨水hill 丘陵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黄梅天英文

285 评论(12)

理想气体911

天空:sky天啊:God!指日子,一天两天:day

220 评论(15)

刘阳780210

riddle谜语

121 评论(12)

cindydaniel

sky天空,everyday每天,请问你指的是那个意思的天啊

196 评论(11)

好吃的小蓝

谜底揭晓 The answer is revealed英 [riˈvi:l] 美 [rɪˈvil] vt. 显露; 揭露; 泄露; [神]启示; n. 揭示,展现; [建]门侧,窗侧;

335 评论(13)

lucaminiya

天 [几种含义] 名词1. (天空) sky; heaven:under the open sky; in the open;露天sail the blue heavens在蓝天中翱翔2. (一昼夜; 白天) day:in two or three days;过两天a few days ago;前几天3. (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 a period of time in a day:around four in the morning; at dawn;五更天It's still early.天儿还早呢。4. (季节) season:summer;夏天the rainy season黄梅天5. (天气) weather:overcast; cloudy day;阴天wet weather;雨天6. (自然) nature:combat nature; conquer nature;战天斗地Man will conquer nature.人定胜天。7. (迷信者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造物) God; Heaven:Good Heavens!天哪!God knows!天知道!8. (迷信者指神佛仙人的处所) Heaven:go to Heaven; die上西天希望我的回答 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

193 评论(14)

小丸子新

音:tiān 多姿多彩的天空(34张) 英文:Sky 部首:一 天部外笔画:3 总笔画:4 五笔86:GDI 五笔98:GDI 仓颉:MK 笔顺编号:1134 四角号码:1080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929 [1] 对应词:地 结构:独体字 由来: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脑袋被着重画出的小人,本义为“头”,后引申为“天”(因为两者都是至高无上的)。“头”的意思很早就消失了,但我们仍能从一个词中找到它的影子,那便是“刑天”,他的名字就是被砍掉头的意思。基本字义1.是指人类生存范围(地球)以外的空间(天空),宇宙空间。天(6张) ~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 位置在顶部的或上面的:~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 气候:~气。~冷。 4. 季节,时节:冬~。 5. 日,一昼夜,或专指白天:今~。 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庭。 7.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 〔~干(ɡ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1] 10.一天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详细字义〈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Top]甲骨文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Tatto in front]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Sky] 天,至高无上。——东汉·许慎《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金文》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Heaven]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篆体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Palace]。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Day;Period of timt in a day]。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God]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Nature]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Season]。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Weather]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Husband]。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Defects of male]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Emperor]。 公(袁可立)固谓海上去天远,臣子勿欺。——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Major event;Matter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Front]。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 1. 天然的;天生的。 [Natural] 依乎天理,批大却,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Built on stilts;Suspending in midair]。[1] 4. 如:天桥;天窗;天棚。常用词组1. 天安门 Tiān’ānmén [Tian An Men (Gate of Heavenly Peace)] 北京市重要古建筑。位于北京市区中央,其前的广场是世界最宽广、壮观的广场。 2. 天半 tiānbàn [Sky] 高空,如在半天之上。 俱秀出天半。——《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3. 天宝tiānbǎo [The title of the Emperor Tang Xuanzong's reign] 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755年)。 开元天宝之际。—— 宋· 苏轼《教战守》 4. 天崩地坼tiānbēng-dìchè (1) [Natural disasters like giant earthquakes and landslides] 天倾塌,地开裂。比喻异常灾祸、不测变故。形容震天动地的巨响。 只听得海外一个大炮如天崩地坼的一连响了百余响。——《水浒后传》 (2) 亦作“天崩地裂”、“天崩地坍”、“天崩地塌”、“天崩地陷”、“天崩地解”。 5. 天边 tiānbiān [The remotest places as the ends of the earth;Beyond the horizon] 无限的空间。 你从哪里来的,亲爱的小东西?从天边来到这里。 6. 天兵 tiānbīng (1) [Invincible army as troops from heaven]∶神话中指天神的兵。比喻英勇善战所向无敌的军队。 (2) [Imperial troops]∶指帝王的军队。 7. 天禀 tiānbǐng [Native endowments] 天资;天赋。 文词虽少作,勉强非天禀。——苏轼《监试呈诸试官》 天禀聪颖 8. 天不绝人 tiānbùjuérén [Heaven would not fail a man;Find one's way out from an impasse] 人生的道路千条万条,只要努力进取,总不致陷入绝路。多指绝望境地摆脱之后的感慨。 9. 天不怕,地不怕 tiān bupà,dì bupà [Fear neither Heaven nor Earth;Fear nothing at all] 只要走得端、行得正,天地间的事全然不惧怕。形容大无畏的精神。 原来姑娘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膈肢他的膈肢漥。——《儿女英雄传》 10. 天不转地转tiān bù zhuàn dì zhuàn [Well meet some day] 意指以后总有见面的机会。 11. 天才tiāncái [Genius;Talent;Endowment;Gift] 天赋的才能;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 他有艺术天才 少有的幸运的天才如居里夫妇、达尔文、牛顿。 12. 天差地远 tiānchā-dìyuǎn [Poles apart] 天上与地下,相距遥远。形容差得太多、太远、太大。 她俩的隔阂与生俱来,天差地远,很难谈得拢。 13. 天长地久 tiāncháng-dìjiǔ [Be enduring as the universe;As long as the world last] 天地的存在最为长久。用以比喻情感、友谊等与天地共存。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长恨歌》 14. 天长日久 tiāncháng-rìjiǔ [After a considerable period of time] 天之长,日之久。比喻长期下去,时间久远。 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儿女英雄传》 15. 天朝 tiāncháo (1) [Celestial;Imperial court]∶封建时代臣下称本朝的朝廷;藩属尊称宗主。 (2)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太平天国自称。 16. 天赐之福 tiāncìzhīfú [Mercy] 被认为是一种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好像全部忘记了他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天赐之福。 17. 天赐良机tiāncì-liángjī [Heaven-sent chance] 天给的好机会。 可能使因天赐良机而可以写得充实出色的巨大的题材变得索然无味。 18. 天从人愿 tiāncóngrényuàn [Heaven carries out the desires of man] 如愿以偿,好似天助其成。形容客观自然条件与主观上要做的事恰好相一致。 “你没带伞怎么没淋着?”“天从人愿,我一下车雨正好停了。” 19. 天大 tiāndà [Extremely big;As large as the Heavens] 非常大;极言其大。 天大的事我顶着。 20. 天道 tiāndào [Spritual principles;Divine order of things] 自然规律。 天道变化。——[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1. 天敌 tiāndí [Natural enemy] 自然界中某种动物专门捕食或危害另一种动物。 猫是鼠的天敌,寄生蜂是某些作物害虫的天敌。 22. 天底 tiāndǐ [Nadir] 从观测者垂直向下与天球的交点或与天顶相距 180°的点。 23. 天底下 tiāndǐxia [In this world;Under the sun] 指世界上。 天底下竟有这样的事。 24.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25. 天地良心 tiāndì-liángxīn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表白自己的用语。意为: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26. 天帝 Tiāndì [Celestial Ruler Supreme God] 神话传说中天上的主神。 27. 天电 tiāndiàn [Static;Atmospherics] 大气的电现象。 28. 天顶 tiāndǐng [Zenith] 在地球表面任一观测点的铅垂线向上延长,与天球相交的一点。 29. 天罚 tiānfá (1) [Punishment meted out by God;Stand condemned by God]∶上天的诛罚。旧时帝王自谓禀承天意行事,其诛罚不臣常以此为名。 (2) [Lose one's parents]∶旧称遇父母丧。 30. 天翻地覆 tiānfān-dìfù (1) [State of extreme confusion as the sky and the earth turning upside down;Earth-shaking]∶形容彻底的变革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 [In total disorder;Extreme upheaval;In sheer pandemonium]∶形容秩序极为混乱。 宝玉一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的天翻地覆。——《红楼梦》 31. 天方 Tiānfāng [Arabia] 中国古时指阿拉伯。 《天方夜谭》 32. 天方夜谭 Tiānfāng Yètán (1) [The Arabian Nights ]∶书名,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其中有不少荒诞不经的地方。 (2) [An incredible story;A fantastic talk;Boastful words]∶比喻虚诞夸饰的议论;荒诞不经的说法。 郑子云的话在他看来是书呆子的呓语,咬文嚼字、天方夜谈、理想主义。—— 张洁《沉重的翅膀》 33. 天分 tiānfèn [Genius;Gaft;Talent] 天资;天赋 34. 天府 tiānfǔ [Land of abundance] 天然的府库,比喻物产富饶。 天府之土。——《三国志·诸葛亮传》 35. 天府之国 tiānfǔzhīguó [Land flowing with milk and honey;Land of plenty] 指肥美险固、物产饶多之地。 36. 天父 tiānfù (1) [Heavenly Father;Our heavenly Father]∶视为始祖的男性代表或阳性本源的天国的神。 (2) [The emperor]∶天子 (3) [Father]∶对父亲的尊称。 (4) [God]∶太平天国以天父称上帝。 37. 天赋 tiānfù (1) [Innate;Inborn;Be endowment by nature]∶天资;资质。 数学方面的才能……主要来自天赋。 (2) [Native;Gifted]∶生来具有的;禀受于天的。 天赋的艺术才能。 有着天赋的优美嗓子。 为了适应学术上的需要,一定的天赋智能是必要的。 38. 天干 tiāngān [The ten Heavenly stems to designate marks of order] 用于表现次序的符号,常和“地支”连用,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39. 天高地厚 tiāngāo-dìhòu (1) [Profound;Deep]∶感恩戴德之词。 天高地厚,未酬万一。——《醒世通言》 (2) [Complexity of all thing as immensity of the universe]∶犹言高低轻重。 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愧悔。——《儿女英雄传》 (3)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道:天不说明自己的高度、它永远是至高无上。 40. 天高皇帝远 tiān gāo huángdì yuǎn (1) [The emperor is far away as the sky]∶旧指王法所难以顾及的边远地域。 (2) [One may do whatever he pleases without fear of the interference]∶比喻不听管束、无法无天。 41. 天高气爽 tiāngāo-qìshuǎng [The sky is high and the weatherfine] 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42. 天各一方 tiāngèyīfāng [Live far apart from each other] 通常指家庭或朋友分住在各处。 43. 天工 tiāngōng [Work of nature;Formed by nature] 天然形成的高超技艺。 44. 天公 tiāngōng (1) [The Heaven]∶天。以天拟人,故称。 (2) [The ruler of heaven;God]∶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45. 天公地道 tiāngōng-dìdào [Be absolutely fair reasonable] 意即十分公平合理。 46. 天宫 tiāngōng [Heavenly palace] 上帝或诸神在天上的住所;天国。 47. 天沟 tiāngōu [Gutter] 用于屋顶的排水沟,多用白铁皮或石棉水泥制成。 48. 天钩tiāngōu [Skyhook] 荒谬的事物,想象为从天上挂下来的钩子。 49. 天光 tiānguāng (1) [Daylight;Skylight]∶日光;天空的光辉。 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外面见见天光,可好不好?——《儿女英雄传》 水色天光 (2) [Daytime]∶白昼 来回九十里,现在天光又短,一霎就黑天,…。——《老残游记续集遗稿》 (3) [Time of the day]∶天色 (4) [Morning;Daybreak] 〈方〉∶早晨;天亮。 (5) [Time of the day and landscape of lakes] 天色与湖光。 上下天光。——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0. 天国 tiānguó (1) [Clestial city;Kingdom of Heaven]∶基督教称一切服从上帝的无形的人类社会。 (2) [Paradise]∶天堂;比喻理想世界。 (3)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太平天国的省称。[1]51,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形容人物气度不凡。 52,天苍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康熙字典》记载《丑集下》《大字部》·天·康熙笔画:4·部外笔画:1 〔古文〕兲《唐韵》《正韵》他前切《集韵》《韵会》他年切,腆平声。《说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为物鎭也。《易·说卦》乾为天。《礼·礼运》天秉阳,垂日星。荀子曰:天无实形,地之上至虚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别无天。《程子遗书》天之苍苍,岂是天之形。视下亦复如是。《张子正蒙》天左旋,处其中者顺之,少迟则反右矣。《朱子·语类》离骚有九天之说,诸家妄解云有九天。据某观之,只是九重。盖天运行有许多重数,裏面重数较软,在外则渐硬,想到第九重成硬壳相似,那裏转得愈紧矣。按天形如卵白。细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处确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壳。可见朱子体象造化之妙。今西洋历说,天一层缓似一层,此七政退旋,所以有迟速也。 又星名。《尔雅·释天》天,根氐也。《周语》天根见而水涸。 又古帝号。葛天氏,见《疏仡纪》。又神名。《山海经》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陶潜诗》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兽名,非。 又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无晴日,曰漏天。《杜甫诗》地近漏天终岁雨。 又山名。《九州要记》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黄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注》天山,卽祁连山。又天,乐名。钧天广乐,见《史记·赵世家》。 又署名。《唐六典》内阁惟秘书阁,宏壮曰木天。今翰林院称木天署。 又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又髡。《易·暌》其人天且劓。 又姓。汉长社令天高。见《姓苑》。○按先韵,古与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铁因反。考之经史皆然,惟《易》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与庚靑通耳。《正字通》谓,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论颇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2]常用成语天下无双 天下无敌 天长日久 天花地坠 天罗地网 天昏地暗 天南地北 天高地厚 天旋地转 天崩地裂 天寒地冻 天翻地覆 天经地义天理难容 天涯海角 天时地利 真龙天子 海阔天空 天之骄子 天理难容 遮天蔽日 天马行空 滔天大罪 叫苦连天 昂头天外 冰天雪窖呼天唤地 天道酬勤 天真烂漫 漫天遍野 弥天大祸 弥天大谎方言集汇1. 粤语:tin1 2.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3.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tin1 (thiang thi?) [3] 4.天天(名字) 5.天天君引编辑本段名人名言天下为公。 孙中山先生的理念编辑本段中医学术语天,即天宦,亦称“天阉”,中医男子不育症五不男(天、漏、犍、怯、变)之一。指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的男子,因先天禀赋不足所致。以睾丸小,阴茎短,不生须,不生子为主要表现的肾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阴茎短小症、睾丸发育不全等。编辑本段中华文化之“天”天,中华文化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狭义仅指与地相对的天;广泛意义上的天,即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 天有神格化、人格化的概念,指最高之神,称为皇天、昊天、天皇大帝、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即道教和民间信仰中的玉皇上帝(玉皇大帝);又称苍天、上天、上苍、老天、老天爷等,如“天意”、“苍天在上”、“老天有眼”、“奉天承运”、“天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天啊!”、“天啦!”中的“天”。《毛诗传》:“元气昊大,则称昊天。远视苍苍,则称苍天。此则天以苍昊为体,不入星辰之列。”昊天上帝和天相比,具有一定的人格化的意味。郑玄曰:“上帝者,天之别名也”;另一方面,有时又作了区分,如《汉书》记载:“四年春,郊祀高祖以配天,宗祀孝文皇帝以配上帝”,其中又将天和上帝区分开来,上帝地位低于天。以郑玄为代表的神学体系认为上帝为天之别名,总共有六天、六上帝。六天上帝即昊天上帝与五方上帝。昊天上帝(天皇大帝)为全天之帝;五方天帝各为一方天帝,分别为中央土德黄帝含枢纽、东方木德青帝灵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纪。以王肃为代表的宗教系统认为五行人帝可称为上帝,但不可称为天;昊天上帝则可称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中华文化中单说上帝即指昊天上帝。六上帝中,五行人帝可称为上帝,但不可称为天;昊天上帝则可称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按《隋书·礼仪》所载:“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上帝,但不得称天。”周朝以后的儒教继承了周以前的中华宗教信仰传统,因而历代祭天延绵不绝。 春秋战国之时,思想进步,人文理性精神勃发,季梁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神为人创,民为神主,则上古神秘观念渐消,“皇天上帝”之概念渐由自然之“天”取代,天为道德民意之化身,这构成了后世中国文化信仰的一个基础,而“敬天祭祖”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信仰要素。

20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