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洁的毛灾灾
10月11日,青岛再现疫情,城阳区疫情防控机制闻令而动、高效运转,一场紧张有序的“阳光战疫”正式拉开帷幕:在社区,党员干部连夜上阵,热心群众自发协助,检测场所迅速搭建;全部采样力量被动员起来,162个小组、1200余名采样工作人员奔赴一线;网格员和社会招募青年志愿者纷纷行动,维持秩序、疏导群众、照顾老幼,让排队的群众不焦急,未检测的群众不恐慌……城阳区迅速响应、周密部署,扎实组织开展流调排查和分类检测,每天核酸检测40万人,12小时内出结果,3天内完成全员检测。在年初疫情防控最吃劲的阶段,城阳提出了“阳光城阳党旗飘扬;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的口号,通过网格化治理和基层党建这两个“法宝”,让疫魔在阳光下无处藏匿。如今“阳光城阳”再次以坚实有力的行动护卫着一方百姓的平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员检测、不漏一人,阳光战“疫”,党旗飘扬!80多名志愿者连夜助检,万人社区秩序井然10月11日晚,城阳夏庄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通知后,迅速制定了详细的检测工作方案,并组织各成员单位和社区连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议,明确分工,共划定了71处核酸检测采集点,全面开场核酸检测工作。夏庄街道的天泰城社区现有居民14000余户,这里不仅有本地居民,还有来自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人员常住,是目前青岛最大的综合性国际化社区。要想在短短3天时间内完成如此规模一个社区的全员检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幸,在今年年初的防疫工作中,天泰城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这使得此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得以紧张却有序的进行。10月11日晚7时,天泰城社区接到了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通知。由于时间紧迫,人手有限,分到天泰城社区的医务工作者只有10人,很难满足社区检测工作的需要,为此,社区紧急召集了80多名党支部、物业公司以及居委会志愿者,组成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全力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有序检测。与此同时,为了将核酸检测通知到每家每户,社区网格员还在各个片区的微信群中发布了检测通知,确保人人知晓。“此前为了防控疫情,我们早就在各个片区建好了微信群,这次又派上了用场。”天泰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振成说,“因为有之前的成功经验,这次大家的心态比较轻松,没有恐慌,也没有出现以前疫情防控初期不理解、不配合的状况,这让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10月12日,天泰城社区共设置了2个检测点,现场有几十名志愿者负责维持秩序。每个志愿者负责引领10个受检居民,从登记点到等候区,再到采集点,整个流程走完之后,再来引领下一组居民进行检测。这样一来,检测现场秩序井然,排队等候的居民间隔1米,没有出现拥挤推搡的情况。排队、登记、检测,整个流程走下来,平均每个人用时10分钟。截至10月13日上午9点,天泰城社区已有4800余名居民完成了核酸检测。为了让接下来的检测更加顺畅,提高检测效率,社区工作人员征求了现场居民的意见,优化检测流程。“我们会根据现场情况增加工作人员,相信接下来会更顺利。”张振成说。每天检测40万人,三天内全部完成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排查无症状感染者,防止疫情蔓延,根据疫情分析研判结果,城阳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迅速部署开展。10月11日晚,城阳区连夜召开疫情防控指挥会议,就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进行调度部署,要求按照省、市工作安排顶格推动,制定周密防控方案,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员检测、不漏一人。根据城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信息,本次核酸检测工作人员调配、物资保障、临时检测点搭建等各项工作已于11日连夜开展。检测采取10合1混采检测技术,检测对象为城阳区全部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各采样点均安排在空旷、通风良好的场地,划分为信息登记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和临时隔离区,有效分散待检人员密度。为确保3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城阳区动员全部采样力量,按照街道统筹安排区内采样人员、外地支援人员和第三方检测机构采样人员,组建核酸采样小分队,目前162个小组、1200余名采样工作人员已全部上岗。同时700个转运箱、15万个采样管也已到位,采样能力每日可达到4万份(40万人)。在标本检测方面,城阳区人民医院、城阳区疾控中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调集人员、增添设备、加强培训,人员倒班、设备不停、24小时运转,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结合省派工作组及社会化检测机构力量,城阳区检测能力已达4万份(40万人)/日,确保采样12小时内出具核酸检测结果,1小时内报送区疾控中心,同时将结果反馈至相应街道。城阳区还将根据实际设置流动采样小分队,对老年人等行动不便人员,提供上门采样服务,同时全面摸排登记,压实房屋出租户和各类生产经营场所、公共服务场所负责人的责任,做到从多从快,确保核酸检测全覆盖。(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通讯员 苟小妹 报道)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