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仔食糖仔
发病原因 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就是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得的那种癌,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程比较长,治疗方式与常见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就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有年轻化的倾向。 发病原因关于胰腺癌的致病因素,目前可以说还不明确,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大家还是有了一些倾向性的看法,比如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的人群中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比正常人群高一些。但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关系,孰因孰果,目前还有争议。因为确实有些胰腺癌病人,在早期是以糖尿病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方面,唯一得到共识的是吸烟,烟民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3倍以上。其他方面,比如所谓的“三高”饮食,即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会对胰腺癌的发生起到一些不好的影响,这里面典型的例子就是意大利的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和香港的艺人沈殿霞。[1] 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是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预防工作的重点。但目前胰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而且由于近年来发病情况的变化,比如发病人群的年轻化趋势,使得一些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范围应该扩大。50岁以上,长期吸烟、饮酒,有“三高”饮食习惯,以及慢性胰腺炎等传统上认为的高危人群应该高度重视,但这些人群以外者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该警惕:第一,腰背部疼痛,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黄疸;第二,非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血糖异常升高,或反复发作的胰腺炎;第三,短期内不明原因的体重明显下降。有上述症状者,应该到专科医院重点检查。 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检查最好是在大的专科医院并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由于检查医生的技术、经验以及设备等原因导致有问题没能及时发现而延误诊治的情况并不罕见。 临床表现多数恶性肿瘤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对于胰腺癌来说,大多数患者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不舒服。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好,或者一段时间内不明原因地出现体重明显下降。部分病人会有疼痛,疼痛与否和肿瘤的位置以及大小有关系,这种疼痛可能是腹痛,也可能是腰背部痛。另外,部分病人会出现黄疸,黄疸更多见于壶腹部和胆管下段肿瘤。但需要指出的是,黄疸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肿瘤到了晚期,有些情况下正是由于黄疸才使得肿瘤得以较早期的发现。1990到2000年,我国做了一个八省两市14家三甲医院的统计。234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表明,胰腺癌的首发症状中,黄疸和腹痛最为常见,后面依次是消瘦、上腹饱胀、腰背疼痛、乏力,个别还有发烧的。 从解剖结构上,胰腺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胰头和胰体之间的部分称作胰颈。胰头的肿瘤由于靠近胆总管下段,更容易出现由于胆道梗阻造成的黄疸。胰腺体尾部的肿瘤靠近身体的左侧,和脾邻近,很少发生黄疸。所以有黄疸应该及早就医,没有黄疸也不能疏忽。 诊断鉴别1、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超声的局限性是视野小,容易受胃、肠道内气体以及体型的影响。同时还应强调,超声受检查医生的水平、经验、观念以及所用设备的影响较大,有一定的主观性,必要时要结合增强CT、磁共振(MRI)以及化验检查等综合考虑。 2、CT: CT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佳的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大致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也不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扫描则能够较好地显示胰腺肿物的大小、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能够较准确地判断有无肝转移及肿大淋巴结。 PET-CT检查是近年来肿瘤诊疗领域中应用渐广的一种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病变的性质及范围,对恶性肿瘤的分期诊断和恰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高的价值。但费用较高且多数情况下属自费检查项目,是限制其应用的一大瓶颈。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 目前不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对CT增强造影剂过敏时,可进行MRI扫描以代替增强CT进行诊断和临床分期;另外,当有些病变难以定性时,可在CT检查的基础上加做MRI检查以补充CT影像的不足。MRCP对确定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梗阻原因具有明显优势,且与内镜下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等有创检查手段相比,安全性高。 4、血液生化免疫学检查: (1)、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阻塞胆管可引起血胆红素升高,伴有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等酶学改变。胰腺癌患者中有40%会出现出现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 (2)、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 胰腺癌血清中CEA、CA19-9等肿瘤标志物可能升高,但这种改变并不绝对。 5、穿刺病理学检查: 在体表超声或超声内镜的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行穿刺活检,取得的标本做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可有助于确定胰腺癌的诊断。但针吸检查阴性,并不能完全否定恶性的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化验等检查来综合考虑,必要时可能需要重复穿刺。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准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并不要求一定有针吸病理学的诊断。 疾病治疗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化疗以及介入治疗等。胰腺癌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及多学科协作,对每一个病例需采取个体化处理的原则,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部位、侵及范围、有无黄疸、肝肾及心肺功能状况,有计划、合理的综合应用现有的诊疗手段,以期取得治疗效果的最佳化和对身体损伤的最小化。 胰腺癌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外科治疗需要针对不同病期和肿瘤病灶局部侵犯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1)、术前准备 如果有重度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又不能及时接受手术者,可先做胆道引流,降低黄疸及改善肝功能。过去多先行胆囊造瘘术,然后再行二期手术,现在可以先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根据肝功能等的改善情况,限期行根治性手术。对于每天引流胆汁量较大者,应鼓励患者分次喝下引流出的胆汁,并辅以高营养饮食,以更好地改善营养状况,为进一步治疗做准备。 (2)、手术方式 a.根治性手术 依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及全胰切除术。总体来讲,胰腺手术都属于较大型手术,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经验,以及手术前后的处理等要求较高。可能的情况下,应在胰腺手术量较大的医院进行。 b.合并血管切除的胰腺癌手术 过去认为,肿瘤侵犯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是手术切除禁忌,导致手术切除率较低。近年来,随着术前、术后处理的加强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此种情况已不再成为手术切除的禁忌证,可通过血管切除及重建达到完整切除肿瘤的目的。这些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与血管没有受累的患者相同。 c.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的手术疗法 由于肿瘤或者身体原因而不适于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适当的外科干预可能会对延长患者的生存及改善生存质量起到明显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常见的外科干预措施包括胃肠吻合术、胆肠吻合术等。应当强调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管道支架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单纯由于胆道梗阻而开腹行姑息性胆肠吻合术者较前已明显减少。药物治疗(1)、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的目的是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及提高手术等其他治疗的效果,包括手术后的辅助化疗以及针对未接受根治性治疗患者的姑息化疗。近年来,在一些大的胰腺中心,术前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或提高手术切除率为目的的新辅助化疗也有较多的应用。 对于胰腺癌,常用化疗药物为吉西他滨或替吉奥(S1)为主的方案,如吉西他滨单药,或与5-Fu、替吉奥、奥沙利铂等联合应用。 辅助化疗注意事项:胰腺癌的辅助化疗应当在根治术1月左右后开始;辅助化疗前准备包括腹部盆腔增强CT扫描,胸部正侧位片,外周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化疗中应及时观察并处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 (2)、靶向药物治疗 随着对胰腺癌相关基因、信号通路的研究,靶向治疗已成为治疗胰腺癌新的方法。目前报道的可用于胰腺癌的靶向药物主要有埃洛替尼、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等,但疗效远不尽人意,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3)、中医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对于促进肿瘤病人术后康复、对放化疗减毒增效、减轻晚期肿瘤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等均有一定作用和优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较早期的能通过根治性手术获得治愈机会的患者,千万不要由于单纯采用中医药治疗而贻误病情。在确定最终治疗方案前,多方咨询有经验的医生,总结归纳各方面的意见,根据个人的情况慎重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主要用于不可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肿瘤残存或复发病例的综合治疗,以及晚期胰腺癌的姑息减症治疗。近年来,术前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或提高手术切除率为目的的新辅助放疗也有较多的应用。生物治疗生物治疗包括细胞因子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细胞过激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等。目前大多数生物治疗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支持治疗支持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1)、控制疼痛 疼痛是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根据WHO疼痛控制三阶梯原则给药,在给药过程中注意及时处理口服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头晕头痛等。在大的肿瘤中心都有疼痛治疗科,那里的医生可以提供专业的止痛帮助。 (2)、改善恶液质 可用甲羟孕酮或甲地孕酮以改善食欲,注意营养支持,及时发现和纠正肝肾功能不全和水、电解质紊乱。对于营养吸收障碍患者给予要素饮食,对于不能进食患者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治疗进展胰腺癌的治疗,近年来在外科手术以及综合治疗方面的进展还是很大的。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治疗胰腺癌的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迄今为止,外科手术仍然是最有可能为胰腺癌带来治愈希望的治疗手段。但是只有外科是不够的,综合治疗必不可少。近年来,胰腺癌的化疗、靶向治疗以及放疗等领域也有很大的进展,一些新药和新的治疗方式不断涌现,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使得这种肿瘤的治愈率、总生存率明显改提高,生活质量也大有改善。 治疗方面最大的进展在于治疗模式的转变,即现在更强调多学科合作在治疗中的地位。总的趋势是治疗方案越来越合理,越来越人性化、个体化。在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多学科合作可以有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有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英文有一个词组缩写,叫MDT。M是多的意思,D是学科的意思,T是团队的意思。由各个相关学科组成的医学专家团队来治疗某一个疾病,优势不是显而易见吗?[2][3] 疾病预后与其他一些常见的恶性肿瘤相比,如乳腺癌、甲状腺癌以及结直肠癌,胰腺癌的治疗效果确实差一些。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外科手术的进步以及新药物的出现,总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一些大的胰腺中心,接受根治性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20%,长期生存者越来越多,而且生存质量较前明显改善。 疾病预防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30岁以上者至少要坚持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一旦出现腹胀、腹痛、发热,甚至有糖尿病、胰腺炎、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该马上去专科医院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此外,应该努力戒掉不良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锻炼,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能明显降低包括胰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
俊之独秀
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 ,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胃癌早期症状隐晦,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当确诊胃癌时,即使失去了手术时机也不要失去希望,临床研究及经验表明,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并遵从医嘱坚持化疗,可以控制或延缓癌细胞扩散,延长生命。并且近年来已经有高效且副作用小的化疗药物出现,如被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不能手术的晚期或转移性胃癌化疗的药物希罗达,目前正由于它优越的疗效,安全性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希罗达定位于肿瘤部位发挥杀伤作用,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副作用也比较小,并且属于口服药物,患者服用比较方便,单药治疗不用住院,与静脉药物联用,也可大大减少住院时间。另一种晚期胃癌化疗药物替吉奥(S1),也属于口服化疗药,但最近公布的S1 3期研究Flags结果失败,表明含S1方案并不能延长总生存期,疗效甚至差于5-FU方案,而希罗达拥有多项大型临床研究(REAL-2等)作为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而言,希罗达方案在临床上应用更安全,更有效,更有前景。
jialing612
该药是日本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的一种复方抗癌药,由替加氟(Tegafur)、吉莫斯特(Gimeracil)和氧嗪酸钾(Potassium Oxonate)三种成分按照摩尔比1:0.4:1的比例组成。氟特嗪胶囊按每粒所含替加氟计,有20mg和25mg两种规格。该药日本获准用于胃癌、头颈部癌的治疗。 在本品的三种成分中,替加氟为5-氟脲嘧啶(5-FU)的前体药物,服用后在体内转化为5-FU而发挥抗肿瘤作用。5-FU的临床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为胃肠道等多种肿瘤的首选药物,但该药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主要表现为:(1)体内半衰期短,呈非线性消除,难以取得客观稳定疗效;(2)毒副反应大,主要为胃肠道和骨髓毒性反应。 基于5-FU药物动力学上的缺陷及其作用机制,国内外优秀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工作,设计了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毒副反应的目的。 上世纪60年代以来,5-氟尿嘧啶(5-Fu)一直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基础用药,目前绝大多数治疗胃肠道肿瘤的规范方案中均包含5-Fu或其衍生物。 S-1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它包括替加氟(FT)和以下两类调节剂:吉美嘧啶(CDHP)及奥替拉西(Oxo)。其三种组分的作用如下:FT?-Fu的前体药物,具有优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在活体内转化为5-Fu。CDHP能够抑制在二氢嘧啶脱氢酶作用下从FT释放出来的5-Fu的分解代谢,有助于长时间血中和肿瘤组织中5-Fu有效深度,从而取得与5-Fu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疗效。Oxo能够阻断5-Fu的磷酸化,口服给药之后,Oxo在胃肠组织中具有很高的分布浓度,从而影响5-Fu在胃肠道的分布,进而降低5-Fu毒性的作用。S-1与5-Fu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并提高抗癌活性;②明显减少药毒性;③给药方便。 在日本,S-1于1999年被批准用来治疗晚期胃癌,2001年被批准用来治疗头颈部癌症,2003年被批准用来治疗结直肠癌,2004年被批准用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S-1是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据统计,日本目前晚期胃癌的化疗,有80%以上的病例使用S-1,治疗有效率(CR+PR)可达44.6%。 替吉奥胶囊说明书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警示语】 1、本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与以往的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不同,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经常进行临床检查。 2、本品偶可引起重症肝炎等严重的肝损害,因此需定期检查肝功能,以便及早发现。必须注意食欲不振、乏力等肝损害的前兆症状,若出现黄疸(眼球黄染)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的处置。 3、与其他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如亚叶酸、替加氟、尿嘧啶联合化疗等),或与抗真菌药氟胞嘧啶合用,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血液功能障碍,因此不宜与上述药物联合用药。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替吉奥胶囊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Gimeracil and Oteracil Porassium Capsules 汉语拼音:Tiji′ao Jiaonang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替加氟、吉美嘧啶及奥替拉西钾。 【性状】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或细粉。 【适应症】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 【规格】 1、每粒含替加氟20mg、吉美嘧啶5.8mg与奥替拉西钾19.6mg 2、每粒含替加氟25mg、吉美嘧啶7.25mg与奥替拉西钾24.5mg 【用法用量】 单独用药: 通常,应按下表中的体表面积计算成人首次给药剂量的基准量(1次剂量),一天2次,于早饭后和晚饭后各服1次,连服28天,之后停药14天。此为一个周期,可以反复进行。 可根据患者的状态适当增减给药量,剂量设置为40、50、60、75mg/次。需增加剂量时,若不出现与本品有关的临床检查值(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异常及消化道症状,无安全性问题,可按基准量顺次增加一个剂量,但最高不得超过75mg/次;减小剂量时,按基准量顺次减小一个剂量,最低给药剂量为40mg/次。 【不良反应】 国外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1、单独给药 在单独给药的临床试验中(曾治疗过的乳腺癌、胰腺癌和胆道癌患者除外),可进行副作用评价的病例共578例,副作用发生率87.2%(504例)。曾治疗过(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的乳腺癌患者(包括不能手术的乳腺癌或复发性乳腺癌(不包括前期治疗的乳腺癌))、胰腺癌、胆道癌患者中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96.4%、98.3%、94.9%,比其他肿瘤的发生率高。胰腺癌患者中,重度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尤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明显。 【禁忌】 1、对本品成份有严重过敏史的患者。 2、严重的骨髓抑制患者(可能导致症状恶化)。 3、严重的肾功能障碍患者。 4、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 5、正在使用其他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包括与这些药物的联合化疗)的患者。 6、正在使用氟胞嘧啶的患者。 【注意事项】 1、与用法用量有关的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若出于治疗需要而必须缩短停药周期,则必须确认不出现与本品有关的临床检查值(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异常及消化道症状,无安全性问题。停药周期至少不得少于7天。对于不能手术或复发性乳腺癌患者缩短停药周期的安全性尚未确立(无使用经验)。 (2)为避免发生骨髓抑制、重症肝炎等严重的副作用,于各周期开始前及给药期间每2周至少进行1次临床检查(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采取延长停药时间、减量、中止给药等适当措施。特别是在第1周期及增加剂量时应经常进行临床检查(参照临床试验项)。 (3)基础研究表明,大鼠空腹给药时奥替拉西钾的生物利用度变化较大,可抑制5-FU的磷酸化而使抗肿瘤作用减弱,因此本品应饭后服用。 (4)非小细胞癌患者,超出Ⅱ期临床后期研究中的用法用量(连续21天口服本品,第8天给予顺铂60mg/m2)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确立。 (5)本品合并胸部和腹部放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尚未确立。 2、以下患者应慎用 (1)骨髓抑制患者。 (2)肾功能障碍患者。 (3)肝功能障碍患者。 (4)合并感染的患者。 (5)糖耐量异常的患者。 (6)间质性肺炎或既往有间质性肺炎史的患者。 (7)心脏病患者或既往有心脏病史的患者。 (8)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的患者。 3、重要注意事项 (1)停用本品后,至少间隔7天以上再给予其他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或抗真菌药氟胞嘧啶。 (2)停用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或抗真菌药氟胞嘧啶后,亦需间隔适当的时间再给予本品。 (3)曾有报道,由于骨髓抑制引起严重感染(败血症),进而导致败血症性休克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因此须注意感染、出血倾向等症状的出现或恶化。 (4)育龄期患者需要给药时,应考虑对性腺的影响。 (5)曾有报道,不排除本品可导致间质性肺炎恶化甚至死亡,因此在使用本品时,须确认有无间质性肺炎,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呼吸状态,有无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并进行胸部X线检查。注意间质性肺炎的出现和恶化。发现异常情况应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等肺功能损害的可能性大于其他肿瘤患者。]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及育龄期妇女禁用本品。 2、哺乳期妇女如需用药应停止授乳。 【儿童用药】本品对出生时体重偏低的婴儿、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的安全性尚未确立。 【老年用药】一般大多数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应观察患者状态,慎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 (1)不得与下列药物合用 药品名称 临床症状,处理措施 机理,危险因素 氟尿嘧啶类抗肿瘤药 氟尿嘧啶(5-Fu等) 替加氟尿嘧啶复方制剂(UFT等) 替加氟(Futraful) 去氧氟尿苷(Furtulon) 卡培他滨(Xeloda) 卡莫氟(Mifurol) 合并用药早期即可导致严重的血液系统障碍以及腹泻、口腔炎等消化道功能障碍。 停用本品后至少间隔7天以上再使用其他药物。其他药物停用后,亦需间隔适当的时间再给予本品。 本品中的吉美嘧啶可抑制合用药物中5-FU的分解代谢,使血中5-FU浓度显著升高(参照药代动力学项)。 亚叶酸+替加氟+尿嘧啶联合化疗 (亚叶酸+UFT等) 左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化疗 (左亚叶酸钙+5-FU) 氟嘧啶类抗真菌药 氟胞嘧啶 (2)与下列药物合用时应慎重 药品名称 临床症状,处理措施 机理,危险因素 苯妥英钠 可发生苯妥英钠中毒(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运动障碍等)。严密观察患者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停用本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替加氟可抑制苯妥英钠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 双香豆素钾 本品可增强双香豆素的作用,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机理不明 其他抗肿瘤药 放射线照射等 可增强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的副作用。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发现异常应采取减量或停药等适当的措施。 副作用相互增强 【药物过量】一旦发生药物过量,应密切监控,并进行支持、对症治疗。
萌萌萌萌瓜
胃癌新药——替吉奥胶囊成功上市! 近日,治疗晚期胃癌的口服药物-替吉奥胶囊终于成功在国内上市,这种商品名为“维康达”的替吉奥胶囊是由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鲁南制药集团下属企业)生产,于2008年8月拿到了国家药监局的生产批文。替吉奥胶囊的成功上市为胃癌患者克服顽疾增添了有力武器。 替吉奥胶囊的作用机理及疗效优点: 替吉奥又称TS-1,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它包括替加氟(FT-207)和两类调节剂:吉美嘧啶(CDHP)及奥替拉西(Oxo),而众所周知,目前绝大多数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标准方案中均包含氟尿嘧啶(5-Fu)或其衍生物。 口服替吉奥后,替加氟在体内缓慢转变为氟尿嘧啶发挥抗肿瘤作用;而CDHP能够抑制在二氢嘧啶脱氢酶作用下从FT-207释放出来的5-Fu的分解代谢,提高血浆中5-Fu的浓度,并延长有效药物浓度的保持时间;Oxo可减少5-Fu对消化道粘膜的损害,抑制5-Fu的磷酸化,减小其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因此,替吉奥胶囊具有一下优点:①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提高抗癌活性;②明显减少药毒性;③给药方便。 替吉奥胶囊国内外应用对比 替吉奥胶囊早在1999年就由日本大鹏药品工业株式会社研发生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晚期胃癌、头颈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重大疾病。但由于种种原因,日本产替吉奥胶囊一直没能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很多病人失去了治疗机会,而且近两万元每盒(120粒)的价格,也使很多病人无法承受。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维康达(替吉奥胶囊)的上市,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缺,其价格也相对便宜了不少。维康达(替吉奥胶囊)具有20mg和25mg 2种不同剂量的药丸,且每种剂量药丸有三种规格的包装,方便了不同用药剂量患者的购买。替吉奥胶囊说明书资料: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替吉奥胶囊 商品名称:维康达 英文名称:Gimeracil and Oteracil Porassium Capsules 汉语拼音:Tiji′ao Jiaonang【成份】替吉奥胶囊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替加氟、吉美嘧啶及奥替拉西钾。【性状】替吉奥胶囊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或细粉。【适应症】不能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规格】1、每粒含替加氟20mg、吉美嘧啶5.8mg与奥替拉西钾19.6mg2、每粒含替加氟25mg、吉美嘧啶7.25mg与奥替拉西钾24.5mg【用法用量】单独用药:通常,应按下表中的体表面积计算成人首次给药剂量的基准量(1次剂量),一天2次,于早饭后和晚饭后各服1次,连服28天,之后停药14天。此为一个周期,可以反复进行。体表面积 初次给药的基准量(以替加氟计) <1.25m2 40mg/次 1.25-<1.5m2 50mg/次 >1.5m2 60mg/次 可根据患者的状态适当增减给药量,剂量设置为40、50、60、75mg/次。需增加剂量时,若不出现与替吉奥胶囊有关的临床检查值(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异常及消化道症状,无安全性问题,可按基准量顺次增加一个剂量,但最高不得超过75mg/次;减小剂量时,按基准量顺次减小一个剂量,最低给药剂量为40mg/次。增减剂量时可参考下表: 减量 初次给药的基准量 增量 停药 40mg/次 50mg/次 停药←40mg/次 50mg/次 60mg/次 停药←40mg/次←50mg/次 60mg/次 75mg/次 注: 以上剂量以替加氟计,增减剂量时应在每个周期按照上表顺次增减。联合用药:口服替吉奥胶囊80mg/m2/天,一天2次,于早饭后和晚饭后各服1次,连服14天,停药7天;顺铂:75mg/m2,分三天静脉滴注(第1、2、3天)。每3周为1个周期,应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药理毒理】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替吉奥胶囊对吉田氏肉瘤、AH-130腹水型肝癌、佐藤氏肺癌(大鼠)、S-180肉瘤、Lewis肺癌、Colon 26(小鼠)等各种皮下移植肿瘤,以及人胃癌、大肠癌、乳腺癌、肺癌、胰腺癌、肾脏癌皮下移植肿瘤(裸鼠)具有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此外,替吉奥胶囊对Lewis肺癌肺转移模型及L5178Y肝转移模型(小鼠)具有延长存活期的作用,对人胃癌、大肠癌细胞移植模型(裸鼠)具有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2、作用机制替吉奥胶囊是由替加氟、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组成的复方制剂,口服给药后替加氟在体内缓慢转变为5-FU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吉美嘧啶主要在肝脏分布,对5-FU分解代谢酶DPD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从而使由替加氟转变成5-FU的浓度增加,继而使肿瘤内5-FU的磷酸化代谢产物5-FUMP以高浓度持续存在,增强了抗肿瘤作用。奥替拉西钾口服给药后主要对消化道内分布的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有选择性拮抗作用,从而选择性地抑制5-FU转变为5-FUMP。上述作用的结果使替吉奥胶囊口服后抗肿瘤作用增强,但消化道毒性降低。毒理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小鼠的LD50为441-551mg/kg,Beagle犬的LD50为53mg/kg。长期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替吉奥胶囊对SD大鼠、Beagle犬连续口服给药13-52周,主要毒性作用靶器官是骨髓造血干细胞。【贮藏】室温、密闭保存。【包装】铝塑包装。20mg规格(以替加氟计):14粒/盒,28粒/盒,42粒/盒25mg规格(以替加氟计):12粒/盒,24粒/盒,36粒/盒【有效期】24个月【批准文号】20mg规格:国药准字H2008080225mg规格:国药准字H20080803【生产企业】企业名称: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