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218

林佳(林巧洳)
首页 > 英语培训 > 断背山原著英文版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想吃成胖嘟嘟

已采纳

两种翻译都有.英文原文是Brokeback Mountain ,《断背山》是字面翻译,《断臂山》是根据剧情翻译的。

断背山原著英文版

296 评论(12)

起舞徘徊风露下

改编自美国女作家安妮·普鲁克斯(Annie Proulx)的同名短篇小说《俄亥俄州短篇小说》中的,1997年刊于《纽约客》。 李安很忠于原著,我看过原著非常棒

101 评论(12)

光头强329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美国作家安妮·普鲁(E. Annie Proulx)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最初发表在1997年《纽约客》(New Yorker)上,第二年即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和全美杂志奖。1999年收录于小说集《断背山:怀俄明小说集》(Close Range: Wyoming Stories)。整本《断背山》小说集则荣获1999年纽约客最佳小说奖(The New Yorker Book Award Best Fiction)、2000年博多书店原声文学奖(Borders Original Voices Award in Fiction)及2000年English-Speaking Union's Ambassador Book Award等殊荣。小说描述了1962年时,美国怀俄明州的断臂山下,两位年轻牛仔因工作长期相处而产生了微妙的感情。这一题材也是相当西方化的。而影片的主要外景选择在加拿大,演员则是澳大利亚演员希斯·莱吉尔和因《后天》而成名的美国演员杰克·吉伦哈尔。整部影片除了导演李安这个灵魂人物来自中国以外,题材、资金、外景到主创人员都是外国的。 以剧作家拉里·麦克默特里(Larry McMurtry)及黛安娜·奥撒纳(Diana Ossana)就原著 扩充改编之电影剧本,拍摄成同名电影,由李安执导,于2005年上映。这里有看,百度 断背山吧:

118 评论(13)

打豆打豆

《断背山》改编自美国女作家安妮·普鲁克斯(Annie Proulx)的同名短篇小说,1997年刊于《纽约客》。

135 评论(14)

jerrystone

按读音翻译,不必计较

350 评论(14)

梦梦890505

BrokebackMountain断背山是翻译,断臂山是隐喻. 中国古代把男人和男人相爱称为"断袖",所以"断臂"也就暗指男人和男人的爱情电影. 《断背山》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美国怀俄明州,“BrokebackMountain”是美国怀俄明州一个真实存在的地名。 有人指出遵照英文原名《BrokebackMountain》应直译为《断背山》,也有人认为《断臂山》更确切地诠释了“手足情深”之意。 “背迷”:《断背山》遵从原意 影片的英语原名为《BrokebackMountain》,根据字面意思,“broke”有“折断”之意,“back”则有“背部”之意,因此有人提出,直译成《断背山》不仅准确,而且更具悲凉意味,更重要的是李安日前在台湾、香港宣传影片时选择的也是《断背山》。至于为何有《断臂山》的译法,他们认为可能因为“臂”是多音字,有“bei”的发音,所以有人根据发音,以讹传讹将其译成了《断臂山》。 “臂迷”:《断臂山》体现手足情 《断臂山》的故事感人至深,很多影迷表示,《断臂山》绝对不是错译,恰恰是导演李安心中的意思,中文把“兄弟”比作“手足”,失去兄弟如断手足, “断臂”正是取自此意。至于《断背山》,他们觉得有点毛骨悚然,而且从中国的文化角度看,难以让人联想到“兄弟”间的深厚情感。 专家:直译还是“断背”好 对于“断臂”和“断背”的争论,著名翻译家钱绍昌表达了自己对《断背山》的倾向,“其实brokeback一词并不规范,应该是 brokenback,但美国地名的很多用词都并不规范,这与历史背景也有关。从片名看,完全该译成《断背山》,back并没有手臂之意。”同时,钱教授也认为之所以有《断臂山》一说,很可能就是当初传错了。

317 评论(14)

阿滋猫波斯猫

《断背山》改编自美国女作家安妮·普鲁克斯(Annie Proulx)的同名短篇小说,1997年刊于《纽约客》。

28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