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7

萤火虫BB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药师咳嗽的中药治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麻辣宝宝彩

已采纳
咳嗽时别乱吃“止咳药”,用它煮水喝,润肺止咳效果好,简单实用!春节有特别多的人容易感冒,严重的话还会咳嗽,其实虽然这都不是什么特别严重的病,但是生病的时候也会让人觉得很难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会选择吃一些止咳药,其实咳嗽的时候千万别乱吃止咳药,有时候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因为止咳药也是分类别的,如果是轻微咳嗽的话,可以用它来煮水喝,润肺止咳的效果是很不错的,而且简单又特别的实用,大人和小孩咳嗽的时候都能用。其实我也是跟一个老中医那里学习来的,之前的时候,小宝只要到了换季的时候,都特别容易引起感冒咳嗽的症状,而且小宝还不爱吃药,每次喂他药的时候,他都难受的能把吃下的饭都吐出来,看上去特别的心疼,所以老中医就教给我了一个秘方,用它来煮水喝,润肺止咳的效果也特别好。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大蒜,可能平时大家在炒菜做饭的时候,会放一些大蒜,但是很少会用大蒜来煮水喝,其实用大蒜来煮水喝,能有效的杀死身体中的病毒,提高身体免疫力,而且还能清肺热,润肺止咳的效果非常棒,在煮水的时候加入一点点蜂蜜,好喝又管用。做法非常简单,准备适量的大蒜,把它们放在案板上拍几下之后,然后把它们放在清水中,用大火煮开,然后加入少量的蜂蜜或者是冰糖,搅拌均匀之后关火,让其自然放凉之后,喂给生病的人喝,坚持每天喝2~3次,两三天就会见效。每次宝宝感冒咳嗽的时候,我就会煮这样的水给他喝,比吃药管用多了,如果你家宝宝在换季的时候也容易感冒咳嗽的话,那就试试这个偏方,效果棒,简单又实用。

药师咳嗽的中药治疗

145 评论(12)

花轮小丸子

气候 湿热 的春季, 感冒 会 咳嗽 , 上火 会咳嗽, 呼吸 道感染也会咳嗽。那么 中药 治疗咳嗽的方法有哪些呢?咳嗽的 中医 分类 治疗方法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中药治疗咳嗽的方法的资料,欢迎阅读。  中药治疗咳嗽的方法   1、清气化痰茶治咳嗽痰多   百药煎30克,细茶30克,荆芥穗15克,海螵蛸3克,蜂蜜适量。研细末为丸,每次3克,加蜜沸水泡。治咳嗽痰多。   慢性咽 喉炎 是一种多发病,好发于教师、销售员、演艺人员等人群。常见症状有咽部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等。分泌物可引起刺激性咳嗽,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下面推荐几款药茶饮和 食疗 方,以供选择。   2、胖大海茶   胖大海3枚,冰糖适量。先将胖大海用温水洗净,再与冰糖一起用沸水冲泡1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本方具有 清热 润肺、利咽 解毒 的作用。适用于急慢性 咽炎 、喉炎、 扁桃体炎 ,症见咽喉肿痛,或咽痒作咳。   3、菊花茶   鲜菊花、鲜茶叶各30克(干品各15克)。上2味剪碎,共捣取汁,用凉开水40毫升冲泡即可。干品则煎汤代茶。每日1剂,不拘时饮用。本方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刺痒不适等症。   4、金橘茶   金橘500克,食盐100克。将金橘略晒(皮软为度),盐渍贮瓶中,存3-6个月。每次取盐渍金橘3~5枚,洗去表面盐粒,捣烂,加白糖适量,用开水泡饮。可治食欲不振、久咳不愈、小儿百日咳,也可防治感冒。   5、金橘露   金橘500克,洗净捣碎,水蒸, 收集 水蒸气蒸馏液2000毫升装瓶备用。每服20-30毫升。可治胃病、疝气、慢性 气管炎 、伤酒口渴、口臭等。   6、清热止嗽茶   甘菊花、炙枇杷叶、霜桑叶各6克,广皮、酒黄芩各3克,生地、焦枳壳各5克,鲜芦根2支。   将芦根切碎,与余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温饮,每日1剂。   清热解表,宣肺止嗽。适用于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   7、杏仁散寒茶   材料:薏仁15克,陈皮、杏仁粉、款冬花各10克。   功效:薏仁补肺健脾、袪风排湿,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杏仁粉及款冬花可润肺散寒、平喘止咳。   适用症状:痰量多且颜色白、质地偏稀的寒湿咳。   8、贝母清热饮   材料:桑白皮、贝母和地骨皮各10克,百部6克。   功效:桑白皮清肺热、止咳平喘,贝母润心肺、化痰,地骨皮退热凉血、缓咳嗽,百部可润肺、镇咳。   适用症状:痰量多,颜色较黄、质地微稠的热咳。   9、党参补气茶   材料: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紫菀6克。   功效:党参益气、治肺虚咳嗽,茯苓健脾、利水化痰,白术 补气血 、改善疲劳,紫菀温肺补虚、止咳痰。   适用症状:疲倦无力、声音低微、呼吸气短、痰色白且质地稀的气虚咳。   10、珠贝润肺饮   材料:麦冬、珠贝各10克,沙参8克,款冬花6克。   功效:麦冬可清热养阴、治口干以及喉咙肿痛,沙参清肺、除虚热,珠贝润肺、缓咳嗽痰血,款冬花平喘止咳。   适用症状:干咳无痰或痰量少、质地微稠不易咳出甚至有血丝的干咳。   咳嗽的中医分类治疗方法   一般可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等三型,以风热咳嗽最为常见。   (1)风寒咳嗽:   证候:咳嗽频作,咳白稀痰, 鼻塞 流清涕,咽痒,头身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证候分析:风寒束肺,肺气不宣,故咳嗽频作;风寒上受,肺窍不利,故鼻塞流清涕,咽痒;风寒外束,郁于肌表,卫外之阳被遏,故头身酸痛,恶寒发热,无汗;寒邪郁肺,气不布津,故痰白而稀。脉浮或浮紧,舌苔白,皆风寒之征。   (2)风热咳嗽:   证候:咳嗽频剧,咳痰黄粘,咯痰不爽,咽痛口干,恶风 发烧 ,出汗。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数或浮滑。   证候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频剧;风热伤津,故痰黄粘,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风热犯表,卫表不和而出现恶风发烧,出汗;苔薄黄、脉浮数均为风热在表之征。   (3)燥热咳嗽:   证候:干咳无痰,或咳少量稠粘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燥,咳甚胸痛,或痰中带血丝,或有微寒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稍数。   证候分析:燥热伤肺灼津,肺失清润,故干咳无痰,或咳少量稠粘痰,不易咳出,口干咽燥;燥热袭肺,肺气不利,故胸痛;燥热伤肺络,故痰中带血丝;燥热犯表,卫气失和,故见微寒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稍数皆为燥热之征。   中医治疗   治法:祛风散寒、宣肺止咳。 (1)风寒咳嗽:   方药:三拗汤或止嗽散加减。三拗汤重在宣肺散寒,主治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胸满气急。方中麻黄散寒平喘;杏仁宣肺止咳;甘草协调诸药。止嗽散止咳化痰兼解表邪。方中荆芥疏风解表;百部、紫苑润肺止咳;白前、桔梗、陈皮宣肺、止咳化痰;甘草调和诸药。   如恶寒无汗,全身酸痛明显,可加苏叶、防风以解表寒;如纳呆、胸闷、苔白腻,可为加半夏、厚朴以燥湿祛痰。   (2)风热咳嗽: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方药:桑菊饮加减。本方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化痰。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辛凉解表清热;桔梗、芦根、杏仁、甘草宣肺止咳,清热生津;甘草兼有调和诸药之功。 如肺热盛加黄芩、知母;咳重加百部、紫菀、浙贝;口渴甚者加花粉;咽痛重者加板蓝根、元参。   (3)燥热咳嗽:   治法:疏风清热,润燥止咳。   方药:桑杏汤加减。本方清宣润肺止咳。方中桑叶、豆豉辛凉解表;杏仁、贝母宣肺止咳化痰;沙参、梨衣、山栀清热润燥生津。   若燥热重者加麦冬、石膏、知母;口干重者加芦根、玉竹;痰有血丝加白茅根、白芨。 另有凉燥咳嗽证,证候为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恶寒发热,无汗。苔薄白而干,脉浮稍紧。方用杏苏散(杏仁、苏叶、橘皮、半夏、生姜、枳壳、桔梗、前胡、茯苓、甘草、大枣)酌加款冬、百部以温润止咳;如恶寒、无汗明显者可加防风、荆芥。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属中医外感咳嗽,以外邪为主因,故治法应以祛邪为主;又因病位于肺,便当宣肺为先。临诊时应注意外感咳嗽初起时大忌敛肺补涩,因它能使肺气不畅,外邪内留,痰浊不易清除,咳嗽加剧;另外宣肺不宜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中药   (1)通宣理肺丸,2丸,每日2次,用于风寒咳嗽。二母宁嗽丸,2丸,每日2次,用于风热咳嗽较重者。橘红丸,2丸,每日2次,用于风热痰多者。羚羊清肺丸,2丸,每日2次,用于风热咳嗽热重者。养阴清肺丸,2丸,每日2次,用于燥热咳嗽伤阴明显者。   (2)百部60g、杏仁120g、冰糖60g,共研细未,每次服3g,每日3次。用于一般咳嗽。   (3)批粑叶10g、杏仁10g、苏叶10g,水煎服。用于风寒咳嗽。   (4)黄芩10g、瓜篓30g、鱼腥草30g,水煎服。用于风热咳嗽。   (5)桑叶20g、枇杷叶10g、麦冬10g,水煎服;用于燥热咳嗽。   预防   积极开展卫生宣传 教育 ,改善环境卫生,消除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呼吸道刺激。吸烟者戒烟。加强 体育 运动,适当进行耐寒锻炼,如坚持冷水洗脸,冷水洗浴,条件许可亦可冷水 游泳 ,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102 评论(15)

笑寒天下

很多呼吸系统的疾病都能引起咳嗽。如果咳嗽没有痰液的话,我们称之为干咳嗽。中医学上认为我们干咳嗽的原因就是肺中津液不足。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各种类型的肺虚引起的。因此我们可以服用一些润肺止咳的中药方剂来进行有效缓解。咳嗽是一些呼吸系统疾病比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呼吸系统的疾病都能引起咳嗽。临床上对于咳嗽的分类也是很细的。如果我们咳嗽没有咳出痰液的话,就称之为干咳嗽。如果出现干咳嗽的话,可能是肺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干咳嗽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医学上认为我们干咳嗽的原因就是肺中津液不足。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各种类型的肺虚引起的。因此只要解决了肺虚的问题,干咳嗽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治疗干咳嗽的中药方剂,希望对患者朋友的病情有所帮助。中药方剂一:人参、熟地黄、当归、白术、炙甘草。以上中药加入生姜水煎煮成汤剂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调补营血和温运补中的功效。它对于脏平无火引起的干咳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方剂二: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北沙参。以上中药水煎煮成汤剂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益气健脾和燥湿化痰的功效。它对于脏气微寒引起的干咳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方剂三:生地、熟地、芍药、麦冬、甘草、牛膝、丹参、贝母、皂角子。以上中药水煎煮成汤剂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清热降火等功效。它对于肺虚兼内热有火引起的干咳嗽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肺虚引起的干咳嗽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服用一些润肺的中药方剂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很有益处的。服用这些中药方剂就能达到缓解干咳嗽的目的。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就医诊治,尽快找出引起干咳嗽的原发疾病,这样才能保证干咳嗽不再复发。

93 评论(13)

大果果就是我

过敏性咳嗽发作时症状多是持续性哮喘咳嗽,主要表现是反复的刺激性干咳,多以清晨或者夜间加重,有时还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情况,如: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情况。对花粉或者动物毛发过敏的患者,在去过含有花粉比较多的公园或者是接触了猫、狗等动物后出现反复的干咳,咳嗽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尤其在早晨起床的时候或者是运动后,咳嗽加重的情况,可以考虑是过敏性咳嗽。  在气候发生变化时,或者对一些刺激性的气味比较敏感,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情况,也可以考虑是过敏原性咳嗽。遗传也是造成过敏性咳嗽的原因之一,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有过敏史,则孩子发生过敏性咳嗽的概率也比较大。出现过敏性咳嗽需要诊断后,才能服药治疗。  过敏性咳嗽的因素  1、气候变化  当温度变化比较大时,或者当处于气压较低、湿度较大的地区,可增加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在这些地区患上过敏性咳嗽的人如果去到气压较高、气候干燥的地区,咳嗽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此外,冷空气也可以诱发过敏性咳嗽。  2、运动、换气过度  临床上有不少人的过敏性咳嗽是由于运动诱发的。许多过敏性咳嗽以及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都有运动后出现喘息的症状,它的发病原因可能与运动导致的过度换气有关。患有过敏性咳嗽的人在大笑、大哭之后,可导致换气过度,也会出现喘息的症状。  3、接触过敏原  生活中,动物皮毛、花粉、食物、尘土、霉菌等都可能是过敏原,此外,新装修的房子可散发出一些有毒的物质,也可以诱发过敏性咳嗽。生活中如果接触到一些化学杀虫剂,也可诱发过敏性咳嗽。一些敏感的人哪怕是接触到油烟及其他烟雾,也可能发生过敏性咳嗽。  4、过敏性体质  过敏性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生过敏性咳嗽。一般来说,发生过敏性咳嗽的人都是过敏体质,不过,过敏体质的人却并不一定会发生过敏性咳嗽。过敏性体质与遗传、免疫状态以及内分泌等有关,如果过敏性体质没有得到改善,很难治愈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的治疗  在出现过敏性咳嗽时,家长一定要特别注意,接受治疗。因为咳嗽是一种比较慢性的长期病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对孩子危害性很大,所以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的治疗。  1、过敏性的咳嗽是孩子过敏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它容易引发过敏性的哮喘。在发生过敏性咳嗽时,往往会有合并性的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这种过敏反应的体质儿童,通常容易引起喘息性的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而且在治疗时要配合抗炎治疗,其次还是抗过敏性药物的治疗。  2、过敏体质改善: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母传抗体在出生后逐渐消失,在出生后的最初六年都处于易感期,极容易造成宝宝对尘螨、花粉、牛奶等高蛋白质过敏,这段时间很多宝宝都会出现胃肠功能、免疫功能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消化功能紊乱,肠吸收不良容易出现皮肤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气管炎肺炎)等,重视过敏的预防,通过补充免疫调节剂欣敏康益生菌能够促进体内干扰素的分泌调控TH1型免疫反应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过增进免疫细胞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可增进儿童抗过敏的能力。这种安全的欣敏康益生菌抗过敏免疫参与调节疗法的介入可大大减少或缩短抗过敏西药的疗程,调节免疫减少过敏发生。  3、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常通风,找到自己的过敏源,保持室内的整洁和卫生,如已发生过敏性咳嗽,要及时就医,做一些常规的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在饮食选择上要忌食腥辣和海鲜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也尽量少吃甜的食物,多喝热水,早发现早治疗。远离导致自己过敏的物质,治疗好了后也要在平常的生活中注意防护。

26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