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甜甜
2017公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考前知识点巩固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A1型题 伤寒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 日常生活接触 B 食物污染 C 水源污染 D 苍蝇传递 E 蟑螂传递 关于伤寒的免疫力,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病后免疫力持久 B 免疫力与血清“O”抗体无关 C 伤寒与副伤寒间有交叉免疫 D 免疫力与血清“H”抗体无关 E 免疫力与血清“Vi”抗体无关 伤寒杆菌培养,哪个阳性率最高 A 血液 B 尿液 C 粪便 D 玫瑰疹吸取物 E 骨髓 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肝炎 D 中毒性心肌炎 E 中毒性脑病 伤寒病变最显著的部位是 A 胆囊 B 肝 C 脾 D 骨髓 E 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 伤寒患者的玫瑰疹多见于 A 病程的7~13d B 病程的5~6d C 病程的2~3d D 病程的1~2d E 病程的3~4d 关于肥达氏反应,哪项是错误的 A 发病早期仅“O”抗体上升 B 既往患过伤寒者,则是“H”抗体增高 C 早期使用有效的抗菌素,则抗体可不升高 D 肥达氏反应阳性者,可确认为伤寒 E 约10%~30%的患者,肥达氏反应始终为阴性 伤寒慢性带菌者,细菌主要在哪个器官 A 肝 B 肠系膜淋巴结 C 肾脏 D 骨髓 E 胆囊 诊断伤寒肥达氏反应有参考价值的是 A O效价>1:80,H效价>1:160 B O效价>1:160 H效价>1:80 C O效价>1:160 H效价>1:160 D O效价>1:80 H效价>1:80 E 以上均错 确诊伤寒最可靠的是 A 外周血白细胞下降 B 相对缓脉 C 肥达氏反应O、H效价均增高 D 血培养阳性 E 粪便培养阳性 老年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支气管肺炎 B 肠出血 C 肠穿孔 D 溶血尿毒综合征 E 脑炎 二、A2型题 患者,男性,疑似“伤寒”入院。两次肥达反应的结果如下:入院后第5天结果,TH 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第12天,TH、TO 1:320,TA、TB、TC 1:40,可诊断为 A 伤寒 B 甲型副伤寒 C 乙型副伤寒 D 丙型副伤寒 E 回忆反应 患者发热7天,血肥达反应结果为:TH 1:320,TO 1:40,TA、TB 1:40,OX19 1:40阳性应考虑: A 伤寒 B 副伤寒甲 C 副伤寒乙 D 斑疹伤寒 E 忆反应 患儿,3岁,发热10天,伴腹泻,每日3—5次,呈稀糊状,肝脾肋下5cm,肥达氏反应TH 1:320,TO 1:320,确诊应选择 A 血常规 B 血培养 C 粪培养 D 尿培养 E 十二指肠引流胆汁培养 男性患者,诊断“伤寒”入院治疗,体温正常后1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伤寒杆若再度阳性,称为 A 再燃 B 复发 C 重叠感染 D 潜伏性感染 E 机会性感染 三、A4型题 (16~19题共用题干) 14岁,以持续发热10天入院,表情淡漠,肝肋下1cm,肥氏反应结果:TH 1:320,TO 1:320,TA、TB、TC均1:40 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 A 伤寒 B 副伤寒甲 C 副伤寒乙 D 副伤寒丙 E 败血症 最常用的确诊伤寒的依据 A 血常规 B 粪培养 C 血培养 D 骨髓培养 E 十二指导肠引流胆汁培养 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肝炎 D 中毒性心肌炎 E 支气管肺炎 该病例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 高热时用冰敷等物理降温 B 便秘用泻药 C 腹胀时可用胆管排气 D 腹胀时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E 烦躁不安者可用安定 (20~24题共用题干) 女性,38岁。9天前开始发热,伴乏力、食欲减退,近5天体温高达39-40℃,腹胀,精神恍惚,耳鸣,肝脾肋下1cm,经血培养证实为伤寒。 此患者系伤寒,其病理特点是 A 全身毛细血管中毒性损害 B 全身小血管损害 C 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D 全身血管周围炎 E 全身淋巴结炎 如患者在病程第2周体温突然下降、烦躁、头晕、脉快、血压下降等,首先应考试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心肌炎 D 脑膜炎 E 中毒性脑病 该患者突然腹痛,以右下腹为甚,冷汗,随后出现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消失,应考虑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急性胆囊炎 D 中毒性肝炎 E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如患者出现腰痛、贫血、酱油色尿等急性血管内溶血症状,首先应考虑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急性胆囊炎 D 中毒性肝炎 E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如患者合并肠出血,除抗病原治疗外,以下治疗不正确的 A 严密观察BP、脉搏、神志 B 严密观察便血情况 C 适量输入新鲜全血 D 腹胀明显时可用少量新斯的明 E 病人烦躁不安时,可适当使用安定药物 (25~29题共用题干) 女性,30岁,家务。持续发热15天入院。病初体温9℃,约5天后体温升高,且整天发热,伴食欲不振、腹胀,大便2~3次/日,近2天尿似浓茶,体温8℃。体检:T 40℃,P88次/分,巩膜轻度黄染,腹胀,移动性浊音(-),肝肋下0cm,脾肋下5cm,血 WBC1×109/L,N 60%,L40%。肝功:总胆红素40μmol/L,ALT 180U,HBsAg(-)。肥达反应TO 1:80,TH 1:160 此病例入院诊断首先应考虑 A 伤寒 B 副伤寒甲 C 恙虫的病 D 败血症 E 流行性感冒 此病例肝损害首先应考虑 A 病毒性肝炎 B 中毒性肝炎 C 钩体病 D 药物性肝炎 E 以上都不是 确诊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A 血培养 B 粪培养 C 骨髓培养 D 尿培养 E 肥达反应 假如此患者住院治疗5天体温正常,其他症状好转,自动出院。出院第7天,又感头痛,全身疼痛怕冷腹胀又住院,体检:T39℃,P 80次/分,血 WBC 0×109/L,N 60%,L40%,这次住院首先考虑 A 伤寒复发 B 伤寒再燃 C 恙虫的病 D 败血症 E 钩体病 假如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冷汗,脉快,随后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 肠出血 B 肠穿孔 C 中毒性心肌炎 D 急性胆囊炎 E 血栓性静脉炎 二、B1型题 (30~3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轻型 B 普通型 C 迁延型 D 逍遥型 E 暴发型 具有典型伤寒的临床经过 毒血症状轻,照常工作、生活,部分患者的肠出轿为首发症状 发热38℃左右,全身毒血症减轻,病程短,1~3周即可恢复 [参考答案] C C E B E A D E A D A A E B B A C B B C A B E D A B A A B B D A 试题二: 一、A1型题 脊柱骨折最多见的是 A 颈段 B 胸腰段 C 腰段 D 胸段 E 骶段 下列哪种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预后最严重 A 颈椎骨折脱位 B 胸椎骨折脱位 C 胸、腰椎骨折脱位 D 腰椎骨折脱位 E Chance骨折 下列哪种损伤易引起脊髓损伤 A 前柱损伤 B 中柱损伤 C 后柱损伤 D 前纵韧带损伤 E 棘间韧带损伤 脊髓损伤后功能丧失程度可用截瘫指数表示,错误的是 A 功能完全丧失为 “0” B 功能完全正常为“6” C “0”代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D “1”代表功能部分丧失 E “2”代表功能完全丧失或接近丧失 脊髓中央管综合征常见于 A 过伸型颈椎损伤 B 颈椎椎体爆裂骨折 C 环枢椎半脱位 D 屈曲型颈椎损伤 E 齿状突骨折 骨盆骨折最基本的检查 A 测血压 B 腹膜后穿刺 C X线 D CT E MRI 颈髓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褥疮 B 泌尿系感染 C 膀胱结石 D 高位截瘫 E 呼吸衰竭 判断脊柱骨折脱位最基本检查是 A CT B MRI C X线 D 神经系统检查 E 脊髓造影检查 脊髓损伤预后最差的是 A 脊髓震荡 B 脊髓挫伤 C 脊髓断裂 D 脊髓受压 E 马尾神经损伤 Chance骨折是指 A 寰椎前后弓骨折 B 颈7棘突骨折 C 枢椎椎弓骨折 D 齿状突骨折 E 椎体水平状撕裂骨折 Jefferson骨折是指 A 环椎齿状突尖端骨折 B 寰椎前后弓双侧性骨折 C C2椎弓骨折 D 缢死者骨折 E 枢椎棘突骨折 可导致马尾神经损伤的骨折是 A 第10胸椎骨折脱位 B 第11胸椎骨折脱位 C 胸腰段骨折脱位 D 第12胸椎骨折脱位 E 第2腰椎骨折脱位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者最好的处理是 A 卧床休息 B 翻身防止并发症 C 腰背垫厚枕复位 D 双下肢牵引整复骨折脱位 E 尽早手术切开复位并行椎管减压加内固定 颈椎骨折脱位经牵引复位后若行头颈胸石膏固定,固定时间约是 A 6W B 8W C 12W D 16W E 20W 脊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要了解受压损伤情况,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 CT B MRI C X线检查 D 肌电图检查 E 螺旋CT 骨盆骨折最危险的并发症是 A 直肠损伤 B 阴道损伤 C 膀胱损伤 D 神经损伤 E 腹膜后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 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骨盆骨折是 A 髂前上棘撕脱骨折 B 坐骨结节骨折 C 尾骨骨折 D 髂前下棘撕脱骨折 E 骨盆环双处骨折并有骨盆环断裂 骨盆骨折诊断步骤是 A 测血压→补液→摄片→导尿→诊断性穿刺 B 摄片→测血压→诊断性穿刺→导尿→,补液 C 摄片→测血压→补液→导尿→诊断性穿刺 D 摄片,观察 E 测血压→穿刺→导尿→摄片 骨盆骨折的处理 A 单纯性耻骨联合分离,目前不主张用骨盆兜悬吊复位 B 不稳定骨折一般采用卧床休息 C 骶尾骨骨折一般要切开复位 D 边缘性骨折用骨盆兜悬吊 E 骨盆环断裂大多主张手术复位加固定 骨盆骨折手术时机最佳为 A 急诊手术 B 1天后 C 3天后 D 7~9天 E 2W后 骨盆骨折引起的合并症常较骨折更为严重,最常见的是 A 腹膜后出血引起休克 B 神经损伤 C 内脏损伤 D 腹膜损伤 E 尿道损伤 脊髓损伤的'手术指征 A 单纯压缩骨折 B 有骨折脱位 C 中央管综合征 D 截瘫指数高 E 影像学显示碎骨片压迫脊髓 脊髓损伤最严重远期并发症 A 褥疮 B 泌尿系感染 C 肺部感染 D 体温失调 E 泌尿系结石 骨盆骨折引起失血性休克的原因错误的是 A 骨折断端出血 B 盆腔静脉丛出血 C 骼内动、静脉破裂出血 D 骨盆壁肌肉出血 E 股动、静脉分支破裂出血 脊髓圆锥损伤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多见于第1腰椎骨折 B 会阴部皮肤感觉鞍状缺失 C 括约肌功能丧失 D 性功能障碍 E 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 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发生于第1腰椎以下的骨折脱位 B 表现是受伤平面以下的弛缓性瘫痪 C 2~4周后不会演变成痉挛性瘫痪 D 马尾神经完全断裂者少见 E 下肢不出现病理性锥体束征 描述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A 上颈椎损伤的四肢瘫均是痉挛性瘫痪 B 2~4月后可出现锥体束征 C 脊髓休克期间受伤平面以下出现弛缓性瘫痪 D 下颈椎损伤的四肢瘫,上肢是弛缓性,下肢是痉挛性 E 中央管综合征的四肢瘫,上肢瘫痪重于下肢瘫痪 高位截瘫患者高热的处理错误的是 A 调节室温 B 冰水灌肠 C 乙醇擦浴 D 神经营养药物 E 输液和冬眠药物 关于脊柱骨折搬运,不正确的是 A 担架及木板运送 B 二、三人采用滚动法 C 三人平托法 D 搂抱法 E 颈围等固定后搬运 下列骨折手术适应症不正确的是 A 脊柱骨折凸入椎管压迫脊髓 B 骨盆骨折合并大血管损伤 C 截瘫平面不断上升 D 单纯椎体压迫骨折,椎体压迫不超过1/5 E 多处骨盆骨折,骨盆环严重断裂 脊髓损伤的治疗原则错误的是 A 合适的固定 B 正确的搬运 C 应用脱水剂 D 3天后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 E 高压氧 正常人哪一个椎体对应的椎管以下无脊髓结构 A T10 B T11 C T12 D L1 E L2 二、B型题 (32~3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腹膜后血肿 B 直肠损伤 C 骶神经损伤 D 尿道损伤 E 脊髓损伤 骶骨骨折容易并发 胸椎骨折脱位容易并发 骨盆骨折伴会阴撕裂可并发 骨盆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坐骨支骨折 (38~4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均为痉挛瘫痪 B 上肢弛缓性瘫痪,下肢痉挛性瘫痪 C 四肢弛缓性瘫痪 D 上肢瘫痪重于下肢瘫痪 E 下肢瘫痪重于上肢瘫痪 下颈椎损伤 上颈椎损伤 脊髓休克 中央管综合征 脊髓前综合征 (43~47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石膏颈围固定 B 先枕颌带牵引后石膏颈围固定 C 持续颅骨牵引 D 早期手术减压、固定 E 经前或后路手术固定 颈椎半脱位 稳定型轻度颈椎压缩性骨折,无神经症状 爆裂型颈椎骨折,有神经症状 2型齿状突骨折移位超过4mm 颈椎单侧小关节脱位,无神经症状,可先行 参考答案 B A B A ACE C C E B E E C B E E A E D A E C E E A B D D D D E C E D A D B A C D E A B D E C ;
周闹闹now
(一)考生到报名点,向受理报名人员提交:1、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及复印件。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包括本人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文职干部证、护照,台、港、澳考生来往大陆的有效证件)。如果考生因年龄未满16岁或正在办理有效身份证明阶段等特殊原因的,可出单位开具的由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有本人近期免冠近照的证明办理报名手续,证明复印件由考点保存两年,考生也须凭此证明和其他规定证件入场考试。2、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试用机构出具的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4、6张小二寸正面免冠近照;执业助理医师申报执业医师考试的,还应当提交《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医师执业证书》复印件、执业时间和考核合格证明。申请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传统医学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还需提交下列材料:1、考试资格考核合格证明;2、在《执业医师法》颁布之日前经县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行医资格证明;或师承人员的《师承合同》和《出师合格证书》;或确有专长人员被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可的确有专长证明。(二)经过初步审核,具备报考资格的考生,交身份证明、毕业证书复印件,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的证明,6张小二寸正面免冠近照及其他必须材料;考生考试费,开具相应单据。(三)凭考试费单据,发放《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考生指导手册》等材料。(四)考生应认真阅读《考生指导手册》,对照考点报名场所张贴的《考生报名代码手册》,按照“《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填写说明”和考点提供的《报名信息代码手册》填写《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并帖照片。考务工作人员不得代考生填报。1、表中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准考证号、考区、考点、姓名、有效身份证明号码、性别、民族、考生来源、出生日期、报考类别最高学历、毕业系(或专业)、行政区划、毕业年月、毕业学校、毕业证书编号、报考类别、试用期岗位类别、报考次数、是否助理医师、工作(试用)单位及登记号、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编、单位所属、单位系统和医学综合笔试准考证号共26个信息字段。2、填写要求(1)《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中姓名、工作(试用)单位名称、通讯地址三项只须填写规范名称;有效身份证明、出生日期、毕业年月、毕业证书编号、报考次数、工作(试用)单位登记号、联系电话、邮编等八项须填写相应数字;其它各项须同时填写规范名称及相应代码。规范名称和相应代码详见《医师资格考试报名信息代码手册(2002年修订)》。(2)具体项目填写说明:1)有效身份证明号码:指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不足18位的由左向右逐一填写;军官证(含文职干部证)号码中的汉字部分由《医师资格考试报名信息代码手册(2002年修订)》“单位系统代码”中相应的代码替代,并与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连在一起,由左向右逐一填写,例如:考生单位系统为“总后鄞部”,代码为“22”,军官证号码为“后字第12389798”,此栏应填写为“2212389798”。2)考生来源指考生是来源于内地、台湾、香港、澳门还是其他国家。①内地考生需填写“内地”字样,代码填写“1”②台湾、香港、澳门考生需填写“台湾”或“香港”或“澳门”,代码填写“2”或“3”或“4”③外籍考生需填写标准中文国家名称(及英文国家名称),代码填写“5”3)报考类别最高学历:指与考生报考类别对应的专业最高学历,不包括与报考类别无关的学历。4)行政区划指考生工作(试用、实习)单位所在地所属行政区划。按《医师资格考试报名信息代码手册(2002年修订)》所提供的行政区划代码进行填写,需分别填写行政区划中文名称和代码。5)从2002年开始,持调整合并后高等医学院校颁发的毕业证书的考生,按照毕业证书上的学校名称和相应代码填写。本手册提供了截止到2001年3月全国20所高等医学院校变更后的名称(括号内)。成人医学中专、电大(中专)、自学考试及个体医无学历报考人员毕业学校及代码填写要求详见《医师资格考试报名信息代码手册(2002年修订)》。6)毕业证书编号:指考生毕业证书上的统一编号,不足17位的由左向右逐一填写。7)报考类别与试用期岗位类别:考生应在《医师资格考试报名信息代码手册(2002年修订)》列出的24种试用期岗位类别中选择与本人试用期岗位对应的类别及代码填入试用期岗位类别,同时填写报考类别名称与代码。8)工作(试用)单位登记号:指由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的本人工作(试用、实习)单位统一登记号,不足22位的由左向右逐一填写。9)工作(试用)单位应填写全称,地市级以下(含地市级)单位可省略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单位名称中含有数字的,应填写汉字数字。10)公安部所属边防、消防、警卫现役人员,一律在“单位所属”栏填“公安部所属边防、消防、警务现役人员”,代码为“8”,“单位系统”栏填“边、消、警”,代码为“05”;军队医疗机构聘用人员和军队企业医务人员在“单位所属”栏填“其他”,代码为“9”,“单位系统”栏填“其他”,代码为“07”。3、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考生报名表,除准考证号、考点经办人审查意见、考区复审意见外,全部由考生本人填写。考生填写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具有法律效力,考生必须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因考生错填报名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本人承担。(五)考生交《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考点受理报名人员核验考生填写的《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暨授予医师资格申请表》是否准确,名称和代码是否一致,无误后考生离开。考试分级分类医师资格考试分医学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医学综合笔试部分采取标准化考试方式并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由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承担国家一级的具体考试业务工作。实践技能考试由省级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的考试,报考类别全称及代码详见表医 师 资 格 考 试 报 考 类 别 代 码临床执业医师 110;口腔执业医师 120;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130;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 141;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142;具有规定学历的蒙医执业医师 143;具有规定学历的藏医执业医师 144;具有规定学历的维医执业医师 145;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执业医师 341;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蒙医执业医师 343;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藏医执业医师 344;师承或确有专长的维医执业医师 345;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10;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220;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230;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241;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242;具有规定学历的蒙医执业助理医师 243;具有规定学历的藏医执业助理医师 244;具有规定学历的维医执业助理医师 245;师承或确有专长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441;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蒙医执业助理医师 443;师承或确有专长的藏医执业助理医师 444;师承或确有专长的维医执业助理医师 445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