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3

上海大徐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医师儿科风湿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刘彦热茶

已采纳
主诉、现病史、个人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力争不失分。要重点复习。必需认真掌握每一种疾病的定义和诊断依据,中医、西医疾病诊断—无巧可取。得出正确诊断结论的过程中,主诉是一定要抓好的重要环节。其中,西医诊断依据一定要从病史、症状、体征、辅查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多作辨病辨证分析训练,练习病历书写及辨病辨证依据的过程中,一定要贯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两个中医的基本观念,将病史、证候、舌象、脉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先辨病、再辨证。思路清晰、辨病、辨证、治法、选方、用药,环环相扣。注意从症状及舌脉中取得辨病辨证的线索。各病的定义一定要记住。心系:胸痹(真心痛)心悸、不寐、郁证肝系:胁痛、黄疸、鼓胀、积聚、脾胃:胃痛、呕吐、泄泻、痢疾、腹痛、便秘、肠痈肺系:感冒、咳嗽、肺痨、肺胀、哮证、喘证肾系:水肿、腰痛、淋证脑系:眩晕、头痛、中风其他血证、消渴、瘿病、痹证、有机磷农药中毒、虚劳、颈椎病妇科: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儿科:小儿泄泻、疳积、痄腮、急惊风辨证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辨证:心、肝、脾、肺、肾小肠、胆、胃、大肠、膀胱气血津液辨证:气虚、气滞、血虚、血瘀、痰热、痰湿、痰浊西医诊断依据:疾病诊断必备的条件: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考卷内容多有提示。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心脑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抖、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消化系统: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急性胰腺炎、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胃癌、胆囊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结石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液系疾病:缺铁性贫血风湿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桡骨前段1/3骨折、颈椎病儿科: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惊厥、小儿腹泻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风热犯肺则疏风清热宣肺,治法与辨证相符。如:气血双虚则益气补血或气血双补。选方用药与治法相符。

执业医师儿科风湿热

342 评论(11)

吾竟谁陈

2017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带答案   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采用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五种题型,医师资格考试总题量约为600题。为帮助大家提高做题速度,我为大家分享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如下,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作用!   1、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   A、500ml   B、400ml   C、300ml   D、200ml   E、100ml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称为羊水过少。羊水量少于50ml,围生儿死亡率高达88%。   【该题针对“妊娠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哪项可以确诊早孕   A、停经   B、恶心、呕吐等   C、尿妊娠试验阳性   D、B超   E、血HCG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B超下可以看到妊娠囊及胚芽和胎心才可以确诊早孕。尿和血的HCG水平升高只能证实体内有活性的滋养细胞,不能确诊宫内早期妊娠。   【该题针对“妊娠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3、下列关于黄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排卵后形成黄体   B、月经来潮后,黄体萎缩   C、受精后,月经黄体转变为妊娠黄体   D、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E、黄体成熟后,循环中会出现孕激素的高峰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排卵后,黄体逐渐形成并成熟,循环中的雌、孕激素会随黄体的成熟出现分泌高峰。如果卵子没有受精,黄体会逐渐萎缩,循环中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从而月经来潮。如果受精,黄体会在HCG的刺激下发育成妊娠黄体,继续分泌甾体类激素,维持妊娠。   【该题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   A、环形红斑   B、结节性红斑   C、多形红斑   D、蝶状红斑   E、圆形红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环形红斑是风湿热皮肤症状一种表现;结节性红斑是一种真皮脉管和脂膜炎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一般认为该病与链球菌感染和药物反应有关。   【该题针对“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知识点进行考核】   5、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改变   A、白细胞数5×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3g/L,糖5mmol/L   B、白细胞数5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0g/L,糖5mmol/L   C、白细胞数2000×106/L,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0g/L, 糖5mmol/L   D、白细胞数50×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8g/L,糖5mmol/L   E、白细胞数5×106/L,淋巴细胞为主,蛋白3 g/L,,糖5mmol/L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常规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多为50×106/L~500×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含量减少,蛋白含量增高,一般在0~0g/L。   【该题针对“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6、典型麻疹的出疹顺序是   A、先耳后、颈部,延及额面部,而后躯干、四肢   B、先额部,枕后,延及躯干、而后四肢   C、先额部,面部,后躯干、四肢   D、先躯干,后四肢,最后头面部   E、先前胸,后背部,延及四肢、手心、脚底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麻疹的出疹顺序: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   【该题针对“感染性疾病-常见发疹性疾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7、我国颁布的《母婴保健法》规定在新生儿期进行筛查的遗传代谢内分泌疾病是   A、糖原累积病,苯丙酮尿症   B、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   C、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   D、肝豆状核变性,半乳糖血症   E、21-三体综合征,粘多糖病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属于遗传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列入新生儿期筛查计划。   【该题针对“遗传性疾病-苯丙酮尿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8、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器官是   A、卵黄囊   B、黄髓   C、脾脏   D、胸腺   E、盲肠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情况下,骨髓外造血很少。当遇到感染、溶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和淋巴结可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这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髓外造血”。故选C。   【该题针对“血液系统疾病-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9、下列关于小儿腹泻定义正确的描述是   A、多为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   B、星状病毒感染致腹泻   C、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致腹泻   D、食饵性(饮食性)腹泻   E、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小儿腹泻又称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该题针对“儿科疾病-小儿腹泻病,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10、婴儿生理性贫血的时间是出生后   A、2周内   B、2~3个月   C、4~5个月   D、6~7个月   E、8个月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后2~3个月时红细胞数降至0×1012/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   【该题针对“儿科疾病-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小儿贫血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   11、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   A、发热   B、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C、皮肤有伤口   D、脓肿   E、缺乏特异症状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败血症早期并无特异性的与其它疾病易于鉴别的相关症状或体征。   【该题针对“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知识点进行考核】   12、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   A、脑脊液外观混浊或脓性   B、脑脊液细胞数显著增加   C、糖定量降低   D、脑脊液检菌阳性   E、脑膜刺激征阳性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脑脊液检菌阳性可确诊小儿化脓性脑膜炎。   【该题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13、动脉导管未闭可出现下列临床特点。除外   A、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B、心尖部可出现舒张中期杂音   C、脉压差增大   D、心电图可出现左心室肥大或左右心室肥大   E、上半身青紫,左上肢正常,右上肢轻度青紫。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E这种说法错误,应该是下半身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该题针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导管未闭”知识点进行考核】   14、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小儿,最先表现出来的临床特点是   A、身高低于正常   B、皮下脂肪减少   C、体重下降   D、体重不增   E、肌肉萎缩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病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随营养不良程度加重,除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减少更明显外,逐渐出现全身症状及生化代谢改变。   【该题针对“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知识点进行考核】   15、单纯性肾病和肾炎性肾病最主要的鉴别依据是   A、水肿程度   B、尿蛋白量   C、低蛋白血症程度   D、血胆固醇水平   E、肾功能情况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其实肾病综合征四大特征的严重程度(A、B、C)并不是两种类型肾病的鉴别点。错选A、B、C和D答案的原因是未理解水肿的严重程度、尿蛋白量的多少、血浆低蛋白的程度以及血浆胆固醇的水平均不能反映肾小球功能,也不能提示肾小球有无免疫或炎症反应。   【该题针对“泌尿系统疾病-肾病综合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6、在小儿腹泻的补液治疗过程中,氯化钾静滴浓度不得超过   A、1%   B、3%   C、6%   D、9%   E、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般补钾的输注速度应小于每小时3mmol/kg,浓度小于40mmol/L(3%)。   【该题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小儿腹泻病”知识点进行考核】   17、小儿每日需热量与营养素较成人相对高,主要是由于小儿   A、基础代谢所需较高   B、生长发育所需较高   C、活动所需较高   D、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较高   E、排泄丢失较多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生长发育所需:此为小儿所特有,但婴儿期仅占总能量的25%~30%。基础代谢所需:小儿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量较成人高,并随年龄增长、体表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基础代谢所需在婴儿期占总能量的50%。故基础代谢所需的影响更大。   【该题针对“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儿童营养基础”知识点进行考核】   18、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特征性改变是   A、末梢型感觉障碍   B、四肢弛缓性瘫痪   C、脑神经损害   D、神经根性疼痛   E、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特点为病前1~4周的感染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四肢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末梢型感觉障碍及脑神经受累,CSF蛋白细胞分离,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一种为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增高的现象,常见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脊髓灰质炎等。   【该题针对“周围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痛”知识点进行考核】   19、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起病1周必有的症状是   A、四肢弛缓性瘫痪   B、肌肉萎缩   C、尿小便潴留   D、四肢手套袜套型感觉减退   E、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多数患者病前1~4周可追溯到胃肠道或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疫苗接种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肢体对称性弛缓性瘫痪,通常自双下肢开始,近端常较远端明显,多于数日至2周达到高峰。病情危重者在1~2日内迅速加重,出现四肢完全性瘫、呼吸肌和吞咽肌麻痹,危及生命。如对称性瘫痪在数日内自下肢上升至上肢并累及脑神经,称为Landry上升性麻痹,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发生轴索变性可见肌萎缩。   【该题针对“周围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痛”知识点进行考核】   20、以下哪项不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常用治疗措施   A、糖皮质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血浆交换   D、维生素B族   E、肢体功能锻炼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状腺激素是用来治疗甲减的,对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治疗作用并无资料证实,故明显为干扰答案。   【该题针对“周围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痛”知识点进行考核】 ;

264 评论(10)

小鱼果MM

临床执业医师考点:急性风湿热   急性风湿热   病原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 心肌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   皮下结节   次要表现 发热、关节痛、风湿热病史   血沉加快、CRP阳性、周围血白细胞升高   PR间期延长 (分项简述)   心肌炎 体征: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减弱,奔马律,心尖部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心电图:I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移,T波平坦或倒置。   心包炎 体征:一般积液量少,临床很难发现,有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少有心音遥远、肝大、颈静脉怒张、奇脉等大量心包积液体征。   X线:心搏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卧位时心腰部增宽,立位时阴影又变窄。   心电图:早期低电压、ST段抬高,以后ST段下降和T波平坦或倒置   风湿性心脏炎最常受累的是——二尖瓣   风湿热二尖瓣闭锁不全形成时间——半年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形成时间——2年   风湿热心瓣膜已发生不可逆损害需观察——半年~2年   关节炎 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   环形红斑 多见于躯干及四肢近端,   呈环形或半环形,中心苍白,   红斑出现快,数小时或1~2天内消失,   消退后不留痕迹。   舞蹈病 多见于女性患者   以四肢和面部为主的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   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病程呈自限性   实验室检查   血沉增快——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   C反应蛋白——提示风湿活动   抗链O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20%抗O不增高。   急性风湿热抗链O:链球菌感染后1周增高,持续2月下降。   治疗 休息 风湿热——至少休息2周   风湿热+心脏炎——绝对卧床休息4周。   风湿热+心衰——心功能恢复后3~4周方能起床活动。   消除链球菌治疗 青霉素 疗程不少于2周   抗风湿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疗程8~12周   单纯风湿热——阿司匹林 (疗程4~8周)   风湿性+心肌炎——肾上腺皮质激素(首选)(强的松或地塞米松)   风湿热+心功能不全——洋地黄给1/3~1/2   风湿热+心衰—— 禁用洋地黄(防止洋地黄中毒)   吸氧、利尿、低盐饮食   风湿性心肌炎查透明质酸酶有助于诊断。   链球菌感染证据   近期猩红热   咽培养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抗链O﹥500u)   风湿热活动性判定:具有发热、苍白、乏力、脉搏增快等症状以及血沉快、CRP阳性、粘蛋白增高、进行性贫血、P-R间期延长。 ;

10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