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0

阿迪思念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刺猬小姐最女王

已采纳
按考试大纲考的内容复习就行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 评论(13)

暖暖冬日小兔子

还没考,没有

188 评论(14)

总迷路的熊

2017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综合备考题及答案   备考题一:   1.中医学是产生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   A.古罗马 D埃及   B.古希腊 E印度   c 中国   2.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B)   A.《伤寒杂病论》 D.《中藏经》   B.《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论》   c.《干金要方》   3.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C)   A.《难经》 D·《神农本草经》   B.《伤寒杂病论》 E.《中藏经》   c《黄帝内经》   4.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B)   A.《神农本草经》 D.《黄帝内经》   B.《伤寒论》 E.《难经》   c.《小儿药证直诀》   5.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D)   A.《伤寒论》 D《难经》   B《金匮要略》 E.《脾胃论》   C《诸病源候论》   6.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E)   A.张景岳 D.陈无择   B.华佗 E.张仲景   c.钱乙   7.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C)   A.《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木草经》   B《黄市内经》 E.《中藏经》   c《诸病源侯论》   8.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学说”的医家是:(D)   A.王清任 D.陈无择   B.张仲景 E.巢元方   c.张介宾   9.开创脏腑证治先河的医家是:(D)   A.巢元方 D.钱乙   B.陈无择 E.叶天士   C.张仲景   10.下列著名医家户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代表是:(E)   A朱丹溪 D叶天士   B张从正 E.刘完素   C王清任   11.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养阴派”的代表是:(A)   A.朱丹溪 D.吴鞠通   B.刘完素 E.薛生白   C.叶天士   12。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是:(B)   A.李中梓 D.叶天士   B.李东垣 E. 刘完素   C.陈无择   13.下列著名医家中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是:(D)   A.王清任 D.张从正   B.吴又可 E.朱丹溪   c.李皋   14.提出命门学说的医家是:(C)   A.朱丹溪 D.张仲景   B.李东垣  E.李时珍   C.张景岳   15.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E)   A.吴鞠通 D吴又可   B.薛生白 E叶天士   c.王孟英   16.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B)   A.朱丹溪 D.叶天士   B. 吴鞠通 E. 李皋   c.吴又可   17.(较易)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A)   A.阴阳学说 D.唯物观   B. 五行学说 E.唯物辩证观   C 精气学说   18.(较易)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D)   A.血液 D.精气   B. 津液 E.水谷精微   c.胆汁   19.(较易)以下影响人体生理功能的因素是:(E)   A.四时气候 D.情志因素   B. 昼夜晨昏 E. 以上都是   C.地区方域   20.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D)   A.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   D.人体是一个整体,人和自然界的统一   E.脏腑脏体官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21.确立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著作是:(D)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2.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是:(D)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3.(中等)提出六经辨证和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是:(B)   A.《伤寒杂病论》   B.《伤寒论》   c.《金匮要略》   D.《黄帝内经》   E.《诸病源候侯论》   24.成书于汉之前,系秦越人所著者为:(A)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5.成书于明代,系吴又可所著者为:(C)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6.成书于清代,系王清任所著者为:(D)   A.《难经》 D.《医林改错》   B. 《黄帝内经》 E.《温病条辩》   C. 《温疫论》   27.地区方域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A)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8.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反映为:(B)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29.昼夜层昏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多为:(D)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 “天暑衣厚则胺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E.“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备考题二:   1. 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E )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 气的根本属性是:(D)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 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C)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 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D)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5. 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   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神   6. 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B)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7. 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C)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8. 阴阳属性的征兆是:(B)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   9. 阴阳比较完整而简要的概念是:(E)   A.事物的对立 B.事物的对立统一 C.事物的一分为二 D.事物内部的一分为二   E.事物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   10. 阴阳交感是指:(D)   A.阴阳二气的和谐状况 B.阴阳二气是运动的 C.阴阳二气的相互运动   D.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 E.阴阳二气的对峙   11. 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B)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   12.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阴阳的:(B)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3.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说明阴阳的:(E)   A.制约 B.交感 C.消长 D.互根 E.互用   14.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的:(C)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15.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的脏是:(C)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6.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的脏是:(D)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17.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阳的脏是:(A)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8.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至阴的脏是:(D)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19.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E)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0.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是:(C)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1.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是:(B)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均非   22. 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是:(B)   A.前半夜 B.后半夜 C.上午 D.下午 E.以上均非   23.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C)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   24. 考查对象之间的不同与相同之处在方法学上属于:(A)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反证 E.试探   25. “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下列何证:(D)   A.阴胜阳虚 B.阳胜阴虚 C.阴虚阳亢 D.阳虚阴盛 E.阴阳两虚   26. 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B)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   27. 把“脾”归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何归类法:(A)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34. 属中医学一般思维方法的是:(E)   A.整体观念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精气学说 E.比较、演绎、类比   35.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何种归类方法:(B)   A.比较 B.演绎 C.类比 D.以表知里 E.反证   36. 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属于:(C)   A.比较 B.类比 C.演绎 D.以表知里 E.试探 ;

16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