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在彼岸
嘟嘟和滴滴
【导读】急性白血病血象和骨髓象经常作为执业医师易考考点在考试中出现,今年也不例外,目前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已经告一段落,相信不少考生正在积极的准备2021年的执业医师考试,小编认为重点有针对性的备考复习可以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帮助大家顺利的进行备考2021年执业医师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执业医师易考考点:急性血病典型血象,一起来看看吧!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又称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根据病变的细胞系列,对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系、巨核细胞和淋巴系的T、B细胞株进行了分类。临床表现:发病缓慢,急症常以高烧、感染、出血为主要表现,慢伴贫血、皮肤紫癜发作。1贫血常为首发表现,进行性加重。2全身可发生出血,M3型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全身广泛出血,颅内出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器官和组织浸润的3种表现:淋巴结、肝、脾多见;骨、关节疼痛和压痛,多见于胸骨中、下胸骨压痛;M4、M5型多见牙龈和皮肤浸润;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多见,是髓外复发的主要来源;睾丸浸润较CNS-L多见。血象:白细胞可升高、正常或降低。超过100×109/L,称为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有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低者可低于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骨髓象:可提供确诊依据。骨髓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原始细胞达到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的≥30%(WHO分型规定骨髓原始细胞≥20%),即可确定诊断。少数患者呈低增生性白血病。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常有形态异常,AML可见Auer小体。化疗原则:早期、联合、足量、分阶段(诱导缓解、巩固强化、维持治疗)。完全缓解(CR)指白血病症状、体征消失,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正常。其标准是:①相关的症状及体征消失:②血象:Hb≥100g/L(男性),或≥90g/L(女性和儿童),WBC正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109/L,plt≥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③骨髓象:原始细胞≤5%,红系、巨核系正常。部分缓解(PR)为1——2项未达标,未缓解(NR)为3项均未达标。常用化疗方案:ALL:VP(长春新碱、泼尼松),儿童缓解率80%——90%,成人50%。成人常用VDP(VP+柔红霉素)或VDLP(VDP+门冬酰胺酶)。AML:标准诱导缓解方案为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此外,还有HA(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M3型(APL)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或)砷剂治疗。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执业医师易考考点:急性血病典型血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医学类从业资格考试,备考、提升、报名、领证等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小编,获取更多资讯
一一欧巴桑
白血病治疗应结合患者疾病分型分类、临床特点进行预后危险分层,按照患者年龄、治疗意愿、经济能力,选择设计最完整、系统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急性白血病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高白细胞不仅会增加患者死亡率,还与复发率升高相关。当循环血液中白细胞数>200×10 9 /L即可发生白细胞淤积症。一般白细胞数>100×10 9 /L时就应紧急使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单采和清除过高的白细胞(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外),同时给予化疗药物和水化碱化治疗。成分输血治疗严重贫血会造成严重缺氧、乏力头昏、活动后的胸闷气急,甚至会发生晕厥,可进行吸氧、输浓缩红细胞等治疗,维持血红蛋白>80g/L。血小板过低引起出血,需输注单采血小板悬液治疗。血制品输注治疗伴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输注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等血制品补充所需的凝血因子,改善出血症状。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应多饮水,保持碱性尿,当患者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不全时,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休息与活动多休息,根据自身条件在室内适量锻炼即可,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感染发生。营养支持白血病是严重消耗性疾病,特别是化疗、放疗引起患者消化道黏膜炎及功能紊乱时。应注意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慢性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应着重于慢性期早期,避免疾病转化,力争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缓解,一旦进入加速器或急变期,则预后不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治疗并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早期患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说明疾病高度活动,应开始治疗。体重减少≥10%,极度疲劳,发热(38℃)>2周,盗汗;进行性脾脏肿大或脾区疼痛;淋巴结进行性肿大或直接>10cm;进行性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多,2个月内增加>50%,或倍增时间<6个月;出现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骨髓进行性衰竭,贫血和(或)血小板减少进行性加重。在疾病进展期,却无疾病进展表现者,有时也可“观察和等待”。药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能特异性的与致癌位点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同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磷酸化,阻断信号传导,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一般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和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代表药物有伊马替尼、尼洛替尼、达沙替尼等。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优势是使用时间较早,有充足的临床经验与证据,合并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脑动脉血管病病史者可以选用。但部分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包括体重增加、疲乏无力、外周及眶周水肿、骨骼肌肉疼痛、恶心、肌酐升高等。推荐用于老年患者一线治疗。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优势在于降低高危患者的疾病进展。用药时应监测心电图、血钾、血镁;应空腹服用,避免高脂肪饮食导致血药浓度增加。年轻患者可优先考虑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一线治疗。免疫治疗利妥昔单抗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以单用,也可与其他化疗药联合治疗。CAR-T细胞如CD19-CART、CD22-CART均在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由于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需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予以治疗。化疗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的第一阶段为诱导缓解治疗,联合化疗为主要方法,目标是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大量白血病细胞,治疗目标是使患者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第二阶段为缓解后治疗,化疗也是主要方法,也可以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常用药物有长春新碱(VCR),泼尼松(P),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DNR)、去甲氧柔红霉素(IDA),环磷酰胺(CTX)、阿糖胞苷(Ara-C)、甲氨蝶呤(MTX)、6-疏基嘌呤(6-MP)、门冬酰胺(L-ASP)。对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用药物有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CLB)等、嘌呤类似物如氟达拉滨(FLu)等。放疗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防治,包括颅脊髓照射,目前仅用作CNSL的挽救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有明显淋巴结肿大或巨脾、局部压迫性症状明显者,在化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放射治疗缓解症状。手术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现今仍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唯一可能治愈方法。中医治疗该疾病的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但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