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0

蜜儿桃子1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药师第五节讲解视频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无形风9596

已采纳
为什么中药不能沾油 为什么中药不能沾油,中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一般在服用药物的时候,一定要谨遵医嘱,在这期间最好还是选择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以下了解为什么中药不能沾油。 为什么中药不能沾油1 中药最好还是不宜沾油的,还有熬中药应该用砂锅熬,主要是避免影响中药的药效 煎药的时间 从水开后算起,分为三种情况: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30分钟。 为什么某些饮片在煎煮时要”后下” 芳香类药物,含有容易挥发的成分,煎时间长了损失药效,所以要等其他药煎好之前5分钟放入锅内,后下药一般由药房包好并注有”后下”字样。 含有芳香性及挥发油的药材,如:桂枝、薄荷、佩兰、白蔻仁、砂仁、肉桂、沉香等,皆属轻清发散药,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气扩散掉。例如薄荷若煮的时间太长,药液中薄荷油及薄荷醇的含量必将减少,直接影响功效。 有些饮片所含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在水中,如:钩藤、大黄、番泻叶、青蒿、徐长卿等,这类药如果久煎,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如大黄煎久了,所含的蒽醌类化合物就会被破坏,而降低了泻下的功效,而钩藤如果煎煮的时间超过二十分钟,其降血压的作用明显降低。 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煎药方式颇显费时费力,目前各大医院或者中药房都有代煎药 设备,可以方便快速的为您煎好您的中药,并做成一次性的包装,在饮用时只需加热就可以。简单方便,而且省时省力。 煎中药要注意的细节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药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锅或不锈钢器皿等,切忌铁、铝等易腐蚀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黄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要20分钟。 3、用水 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4、火候 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锅盖 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6、操作 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7、时间 熬药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药效。中药煎煮时间从药液煮沸之后开始计时,一般治疗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药熬10-15分钟即可,补益类中药则需煎煮40-60分钟,其余的中药煎煮20-25分钟即可。 8、再热 为节约时间,很多人会一次煎制出几天的药量,药液再加热时一般不需要煮沸,只要达到饮用温水的温度即可。通常采用文火,药液刚有沸腾即可,放凉些饮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加热中药一般不建议用微波炉。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用微波炉加热中药时,产热的过程可能使药材在分子水平遭到破坏,失去一部分效能。医院煎煮的用塑料袋密封的汤剂,最好将其放到器皿里,再倒入热水加热。 9、存放 保存时要放到密闭容器里,置于阴凉处或冰箱冷藏室,前者可存放2天左右,后者一般可存放5天左右。 为什么中药不能沾油2 中药养生的推荐。 一、三七粉 三七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美容、祛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方面。 三七粉虽然属于名贵中药材,但是没有具体的使用期限,并且它本身没有毒性,非常适合中药养生。三七粉确实功效显著,好的三七粉,吃4个月左右,身体机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服用方法:可以直接泡水喝下去,也可以合着牛奶一起喝。每天早晨吃早餐后服用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睡觉前吃一次。早晚吃的两次尤为重要,是人体吸收的两个时段。 (加/信,一对一免费分析中医养生知识问题) 二、决明子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腹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中医养生知识,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三、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别吃。 服用方法: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泡水喝茶、手抓干嚼。 四、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服用方法:含化之后干嚼吞下、泡水。 五、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流鼻血。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 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 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六、胖大海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七、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八、金银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 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为什么中药不能沾油3 中药泡澡的注意事项 从现代医学上来看,洗澡本身就能促进血液循环。洗澡时,汗毛孔开放,呼吸加快,加入浴水中的中草药成分,能通过开放的皮肤毛孔被吸收;一些挥发性药物的分子,则通过呼吸道吸入,可以达到健身和治病的目的。 依据中医脏腑经络表里相通、内外循环的机理,将相关的药物溶于煮沸的水中,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物效应,也能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 不过,中药泡澡也有必须注意的事项: 1、 药浴时,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具体选药最好请教专业的中医师,对体质和情况辩证后再进行配药。 2、 药浴时,应先测试水温,过冷、过热均不适宜。 3、 儿童、老人和病情较重的患者,药浴时,要有人护理,避免受伤或意外。有急传染病、妊娠或妇女月经期不应药浴。 4、 浴室应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沐浴的时间不应过长,尤其是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病者,以免缺氧昏倒,发生意外。 5、 饭前不宜药浴,以防低血糖休克;刚进食后,也不要立即药浴,应在一小时后进行,以免使胃肠道血液量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6、 药浴之前,不应大运动量锻炼,避免突发心脑血管意外。沐浴时,对患病关节的洗浴时间应稍长一些,多用热水浸泡。

中药师第五节讲解视频

235 评论(15)

啃鲍鱼的螺丝

职业中药师先学哪一科比较好,这就看你自己选择了,你可以重。你的爱好开始选择。

228 评论(10)

哈鲁咕噜

刘畊宏健身操BGM《本草纲目》呃,最近是一个全民节制的一个概念。在是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这个《本草纲目》里面有我们很多不知道的支持。《本草纲目》原本是明代李时珍鞋子做的一个流传不朽的一个医药的经典。周杰伦曾经唱过这首歌。而最近刘根红又让这首本草歌纲目变成了一个真真正正的一个中国风。你是真的不可《本草纲目》内容非常的丰富,非常的详实。里面有中国历史上的基本上所有的新药,并且收起了大量的药方,已经成为所有中药药师的必备。这首《本草纲目》的歌曲现在很多小年轻都已经会唱了,而我们老百姓也已经达到了耳熟能详。如果华陀再世 崇洋都被医治 外邦来学汉字 激发我民族意识 马钱子决明子 苍耳子还有莲子 黄药子苦豆子 川楝子 我要面子 在这首歌词中有很多了一个中药的名字。 但是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些中药到底有什么样的功效?马钱子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莲子补脾止泻,益肾固精,止带,养心安神 黄药子化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苦豆子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莲子去心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夏季已至,莲子即将上市,有需要的可以食疗。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中药真的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历史渊源。 中国人更是同中药是分不开的。 中药一直担负着救病。您去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很多有志之士深有同感。,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瑰宝。我们一定要保护他,挖掘他,发展好,传承好。我们要更多了解有关中药的一个支持,中药真的维护整个人类的健康,发挥更加重大的一个作用。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生息作出重要贡献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担负着除病济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神农本草经》等众多古代典籍,形成了较完善的疫病防治理论和技术体系。中医学对于疫病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和防治方法。中医学在秦汉时期已经认识到疫病病因不同于普通疾病,并论述了疫病的传染性、传染方式以及潜伏期等内容。在疫病防治学方面,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在战国时期就已设有与清洁卫生有关的官职和除害防疫的专职人员,在汉代已经出现了通过消毒来防治疫病传播的方法。中医还创造了疫病预防内服和外用方药,并形成了系统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

289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