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4

Jessie佳佳酱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方剂执业医师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起团购呀

已采纳
凡以驱虫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驱杀人体内寄生虫的'作用,用治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统称驱虫剂。    第二十一章 祛虫剂   乌梅丸《伤寒论》   主治:1蛔厥证 (特点时发时止汗出、色白)2寒热错杂久泻久痢   腹痛时止,烦闷呕吐,手足厥冷   病机:寒热错杂(胃热肠寒)蛔动不安; 正气虚弱又有寒热错杂   治法:安蛔止痛   方解:君:乌梅 — 安蛔止痛   臣:川椒细辛——辛以伏蛔,温热以温脏散寒,杀虫驱蛔。   君臣相配,温脏安蛔,杀虫驱蛔   臣;黄连黄柏苦寒,苦能下蛔,寒能倾泻内蕴之热。   佐:附子、干姜、桂枝 — 辛热以助温脏散寒,温补脾肾之阳。   人参、当归 — 补养气血以扶正。蜂蜜 —甘缓和中。   臣佐相配,平调寒热,和解阴阳以解手足厥 冷,并有辛甘化阳之   制方特点:辛酸苦同用,以酸为主而安蛔。蛔安则痛止。寒热并用以热为主而温脏,阳复则寒散,寒散则厥回,攻补兼施,以攻邪为主邪去则正安。   “蛔得甘则动,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   治疡剂   仙方活命饮   主治】热毒壅滞,痈疡肿毒初起   热毒壅滞,气血凝滞 --- 局部红肿热痛   邪郁肌腠,邪正相争 --- 发热、恶寒   正盛邪实,热毒壅滞 --- 舌苔薄黄,脉数有力   【病机】风热邪毒客于肌腠经络,气滞血瘀痰结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君:金银花—甘寒清轻,清热解毒,消散痈疮   臣:当归尾、赤芍—活血通滞和营   没药、乳香—散瘀消肿止痛   陈皮—理气通滞,消痈散结   佐:白芷、防风—疏风透邪,散结消 肿,透达营卫   皂角刺——通行经络,溃坚排脓   天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排脓   使: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为主,   兼疏风透表,行气、化痰、散结   黄连解毒汤   集苦寒泻火药于一方,相须为用,泻火解毒力强,直达三焦,直折火势,善治火热毒盛充斥三焦之壮热烦躁,咽干口燥,错语不眠,或吐衄,发斑等。为泻火解毒之代表方。   · 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用治热毒痈疮等。   仙方活命饮   解毒药与消散药并用,功专解毒消痈,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治热毒内壅,气血瘀滞,营卫畅之痈疮肿毒初起证,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是外科“消法”的代表方。   五味消毒饮   【主治】火毒结聚之痈疖疔疮   热毒邪蕴结、气血凝滞:患处红、肿、热、痛   热毒炽盛:舌红苔黄脉数   【病机】   火热毒邪蕴结于肌肤、经脉   【治法】   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君:金银花—清热解毒,清宣透邪   臣:蒲公英—清热解毒,兼能消痈散结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散痈   佐:野菊花、紫背天葵—   1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酒煎通血脉助药势   2福后被盖,意在“汗出则疮已”   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主治:阳虚血弱,寒凝痰滞之阴疽   局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面色皎白,口不渴,舌淡脉细   病机:阳虚寒凝,营血不足,痰凝   治法:温阳散寒,养血化痰   方解:君:熟地 — 滋阴养血,填精益髓。鹿角胶 —填精益髓,强壮筋骨/温肾助阳。   两药配伍益精血,助阳气,补肝肾之力更强。   臣:肉桂/姜炭 — 温补阳气,温通血脉   佐:麻黄 — 开腠散邪,发越阳气   白芥子 — 化痰散结   生甘草 — 解毒,调药   诸药相合共奏助阳补血,温经散寒,除痰通滞之效。   应用:本方以温补营血药熟地黄鹿角胶)与辛散温行药(肉桂,炮姜,白芥子,麻黄)相配。使补而不滞,温而不燥。   补不收敛邪,散不伤正,相反想成。   透脓散   主治:气血不足,痈疮难溃证。   疮痈内以成脓,不易外溃,舌淡,买细弱。   病机:气虚亏损,脓成难溃   治法:养气养血,脱毒溃脓   君:生黄芪甘而微温,大补元气而脱毒排脓,疮家之圣药。   臣: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化瘀通络。   君臣配:补益气血扶正以脱毒,又通畅血脉,使气血充足血脉通畅。生肌透脓外泄。   佐:皂角善于穿透,可直达病所,   软坚溃脓,加酒少许,宣通血脉, 以助药力   PS:方中生黄芪补而能走,故本方中用以大补元气,排毒托脓。   且黄芪与当归配,气血双补以助扶正脱毒之力,与皂角相配,则益气溃坚以增脱毒排脓之功   黄芪在各方中作用   1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   2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   3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4黄芪防己汤——补气祛风行水利水   5内补黄芪汤——益气生阳,脱毒生肌,疮口不收之要药(溃后不敛)   6补阳还五汤——生 大补元气,气旺血行

方剂执业医师试题

158 评论(9)

会发光的欧巴i

94、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55 评论(13)

pan36924778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号《医师资格考试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对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2005版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医学综合笔试部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2006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部分)。2006年2月,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颁布了2006年版中医师(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本知识的原则下,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本次大纲修订在突出中医、突出临床、突出基础知识的原则下,合理删减了部分考试科目(中医不考人解,生理,病理之类的了),将中医经典著作内容纳入了中医基础理论考试范围之中,将传染病学、医学伦理学等科目纳入了考试范围,将针灸学纳入了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范围,同时合理扩展了各考试科目的知识范围。大纲是考试的命题依据,格式分为单元、细目、要点,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反映执业医师资格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基本要求。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中医类别医学综合笔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A1型题是单句型最佳选择题,A2型题是病例摘要型最佳选择题,B1型题是标准配伍题。(1)A型题:又称最佳选择题或单项选择题。每道试题由一个题干(即问题)与A、B、C、D、E 5个备选答案(即选项)组成,题干在前,5个备选答案在后。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佳选择(即正确答案),其余4项为干扰答案。答题时,须按题干要求,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A型题采用为A1型题、A2型题2种题型。A1型题:题干以论述题形式出现,或为叙述式,或为否定式。答题时,要求在5个备选答案中肯定或否定1项,作为正确答案。例治疗下痢,属“通因通用”法的方剂是 答案:DA葛根黄芩黄连汤B大承气汤C白头翁汤D芍药汤E黄连解毒汤A2型题:以1个简要的病例作为题干,后面是与题干有关的A、B、C、D、E共5个备选答案。答题时,要求从中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例患者下痢不止,色暗不鲜,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日久不愈。腹痛喜温,小便短赤,舌苔淡白,脉沉迟。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答案:CA白头翁汤B木香槟榔丸C桃花汤D四神丸E真人养脏汤(2)B型题:又称配伍题,采用B1型题。B1型题:每道试题由A、B、C、D、E 5个备选答案与2个或2个以上的题干组成,5个备选答案在前,题干在后。答题时,要求为每个题干选择1项作为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1次或1次以上;也可以1次也不选用。为了试卷的规范化及分数计算的统一性,命题时要求B1型题一律用2个题干。例A午后发热B傍晚发热C潮热骨蒸D身热夜甚E夜热早凉清骨散证的热型是 答案:C清营汤证的热型是 答案:D

110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