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蝶之梦
辉帅LED照明
1、影响药物升降沉浮的因素有:D A:四气五味;B:药物本身质地的轻重;C:炮制、配位;D:以上均是 2、下列药物不能与五灵脂同用的是:A A:人参;B:草乌;C:郁金;D:犀角 3、下列关于四气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B: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C:说明药物作用的唯一理论以军;D: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 4、小儿退热口服液一般不用于:B A:小儿外感风热;B:小儿外感风寒;C:咽喉肿痛;D:头痛目赤 5、VC 银翘片可以用于:D A:流行性感冒;B;四肢酸懒;C:头痛咳嗽;D:以上均是 6、感冒清热颗粒的功用是:A A:疏风散寒,解表清热;B:疏风解表、清热解毒;C:疏散风热、宣肺止咳;D:清热散风、解表退热。 7、中成药的优点:D A:便于保存;B 便于携带;C:可大规模生产;D:以上均是 8、双黄连口服液的功用是:B A:疏风散寒,解表清热;B:疏风解表、清热解毒;C:疏散风热、宣肺止咳;D:清热散风、解表退热。 9、千柏鼻炎片可用于:D A:鼻渊;B:慢性鼻炎;C:过敏性鼻炎;D:以上均是 10、VC 银翘片治疗的病症主要是:B A: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B:流行性感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C:鼻渊、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D:风热犯肺、恶寒头痛、咳嗽、痰黄 11、柴胡注射液的功用是:D A:和解退热;B:疏肌解热;C:举升阳气;D:以上均是 12、下列哪种中成药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A A:感冒清热颗粒;B双黄连口服液;C:桑菊饮颗粒;D: VC银翘片 13、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有(E) A辨证用药 B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C剂型的选择使和用剂量的确定 D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E以上答案都是 14、老年人使用剂量应取(A) A偏小值 B偏大值 C偏中值 D偏高值 E偏底值 15、使用中药注射剂错误的(E) A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B 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C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D加强用药监护E中药注射剂可以混合配伍 16、以下哪些人群需要加强药品监护的(E) A老人 B儿童 C肝肾功能异常 D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 E以上答案全是 不属于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的是( E ) A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B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 C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 D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 E中成药不能采用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 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是(E) A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 B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C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 D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 E以上答案全是 以下不是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的是(B) A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 B成人药品儿童可以随便使用 C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 D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E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 一般情况3岁以内的儿童服成人量的(A) A 1/4 B1/3 C1/2 D2/3 E1/5 一般情况3~5岁以内的儿童服成人量的(D) A1/2 B1/4 C2/3 D1/3 E1/5 一般情况5~10岁以内的儿童服成人量的(B ) A1/5 B1/2 C1/4 D2/3 E1/3 属于大毒的,国务院《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颁布的有多少种毒性药材:(C) A30 B29 C28 D27 E26 下列药品属于毒性药品的是( E) A砒石(红砒、白砒) B砒霜 C水银 D生马钱 E以上答案全是 26、参麦注射液一般不用于:( D ) A、冠心病 B、慢性肺心病 C、病毒性心肌炎 D、感冒 27、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可以用于:( D ) A、小儿食积咳嗽 B、痰热症 C、喉间痰鸣 D、以上均是 28、清开灵颗粒的功用是:( B ) A、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B、清热解毒、镇静安神 C、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D、清热散风、解表退热。 29、双黄连颗粒的功用是:( B ) A、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B、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C、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D、清热散风、解表退热。 30、板蓝根颗粒的功能主治是:( B ) A、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 B、咽喉肿痛、口烟干燥、腮部肿胀 C、鼻渊、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D、风热犯肺、恶寒头痛、咳嗽痰黄
索邦大学
执业药师考点:中成药概念和中成药的特点 1 中成药概念和中成药的特点 概念: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成药为辅料,按规定的处方和工艺成批生产的具有确切的疗效和可控的质量标准,可以直接供临床辨证使用的制剂,简称成药。 特点:有明确的功效和主治;严格的用法和用量;科学的命名和有效期;便于贮存和携带;毒副作用小。 2 中成药学的发展,各个朝代的代表作 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 两汉魏晋南北朝:《黄帝内经》 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 首创麻醉的药《麻沸散》 华佗 晋代:《肘后备急方》最早应用脏器疗法实例之一 隋唐时期:《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王思邈 宋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本草纲目》 近现代时期:《中国药典》 3 中成药处方的主要来源 历代医药文献,经验方,医院制剂协定方和新研方 4 君臣佐使 君: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其用量较大,甚至超过常用量。 臣:辅助君药治疗主病的药物;对兼病或兼证其主要作用的药物 佐:主要治疗次要见证的药物,但在本方中作用次于臣药;用以消除、减弱君药、臣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而又能起相反相成作用的药物;反佐药是指在病斜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的药物 使:引经药,即利用其归经的`特点以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5 中成药的命名 以处方组成功效命名: 以主药名称命名《益母草膏》;以成药功效命名<清热解毒颗粒>;以主药及其功效命名《柏子养心丸》;以组成药物味数命名《二妙丸》;以组成中药味数及主要功效命名《十全大补丸》;依主治病症命名《白带丸》;依味药加减命名《复方丹参片》 以方源、创始人及产地命名: 依制药处方原载书籍命名《局方牛黄清心丸》;依制剂创始人命名《使国公药酒》;依产地或厂家命名《云南白药》 以炮制方法,方药配伍,服用剂量及服用方法命名: 依炮制方法命名《石灰丸》;依方药配比命名《六一散》;依服用剂量命名《十滴水》;依服用方法命名《川芎茶调散》; 以成品的外观性状而命名: 依成品德颜色命名《紫雪》;依裱褙材料命名《狗皮膏》; 以古代哲理或寓意、夸张命名: 依古代哲理命名《定坤丸》:依寓意或夸张而命名《逍遥丸》; 6 常见剂型概念,优缺点 剂型:中药的形态,即中成药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临床应用形式,并与中成药的制法和服法 密切相关。 丸剂: 概念:用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固体剂型,分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 特点:一般吸收慢,药效持久,且体积小,服用,携带,贮藏都比较方便。 散剂: 概念: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药剂 特点:制作简便,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用量不易吞服,易挥发,潮解 膏剂: 概念: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 特点: 丹剂: 概念:用汞及某些矿物类药材,经高温炼制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无机化合物。 特点易发生化学反应,,避光, 颗粒剂: 概念: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特点:易携带,服用简便,易吸潮 胶剂: 概念:动物的皮骨甲用水煎去胶质,浓缩成愁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服制剂 特点: 合剂与口服液: 概念:要采用水或其它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液体制剂。 特点:用量小,易吸收,口感好,作用迅速,质量稳定,携带方便,以保存,但成本比较高。 ;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