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3

我是睡觉大王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经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onathan7704

已采纳
你可以在百度上搜一下就出来了,也可以到医学考试网上查看哈。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经

250 评论(15)

飘泊四方的狼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2)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3)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4)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治法、处方、操作等知识;(5)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知识;(6)中医技术专长方面的临床专业知识。 扩展资料:报考条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二)取得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医师资格证

184 评论(12)

正在缓冲1234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范围为:  1)中医基础科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  2)中医临床医学科目: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  3)西医及临床医学科目: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  注自2010年开始,取消中医(含民族医)中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考试中的西医内容。  注增设壮医、朝医和傣医考试,其中壮医考试自2010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朝医和傣医考试自2011年开始逢单数年进行。

137 评论(11)

Mr。。伍

一、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科目都包括以下内容:1、中医基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2、中医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3、西医及临床医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内科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二、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分为三站式考试,为病历考试、基本损伤与体格检查考试、临床答辩考试;每位考生必须在同一考试基地的考站进行测试。医学综合笔试为标准化考试,全部采用客观选择题,包括A1型题、A2型题、B1型题。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322 评论(12)

水里漂浮的雨

第一单元:中医基础60分左右;中药50;方剂 第二单元:中诊70;西医诊断30;西医内科15;传染病15;医学伦理10法规 第三单元:中医内科80;针灸 第四单元:中医妇科60;中医外科50;中医儿科

179 评论(15)

颖颖emma

第一、改变学习观念。很多学生认为中医基础理论学容易。事实上却是学习不够系统,那么在学习别的课程时,因为对于中医的理念认识不够,导致后面的课程不能理解,死记硬背又任务太过繁重,所以,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却年年不能取得满意的考试成绩。就有这方面的部分因素。第二、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课程的基础,是中医理法方药体系中围绕医理讲授的一门课程。同学们在学习时要注意通过理解的方法去学习。道理是没办法单纯靠死记硬背掌握好的。第三、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还不要忘了用辩证的思维去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很多矛盾概念是双向性的,就像阴阳,既有绝对,也有相对。对于这些概念的掌握要灵活。第四、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论绝大多数来自《内经》。《内经》成熟的时代距今久远,我们现在对于《内经》的理解都是后代医家的注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在学习时要以考试大纲为准,注意考试和临床的区分。同时,因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容易逆向考学员对《内经》原文的理解,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去掌握这一点。第五、中医基础理论的难点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脏关系和治则中,大家在学习这四个知识点的时候要多花些精力。

27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