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微漾
【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这一段是讲结劝受持。世尊在经中谆谆劝导与会大众,要恭敬受持药师咒。如果有男子或女人,对于药师琉璃光如来能够以至诚之心、殷重之心,恭敬供养药师如来,就应当常常持念药师如来灌顶真言,自利利他,广饶益一切众生,切勿荒废念诵或是遗忘、漏失咒语。这里顺便说一下供养受持的利益。利益分为两种:一是供养得护持益;二是受持得加被益。其中供养得护持益又中分为:(一)修供养行;(二)得护持益。得护持利益里面又包括了:1、文殊护持;2、诸天护持。受持药师法门得加被益也分为两种:(一)受持仪轨;(二)受持效益。受持效益又包括了:1、获福益。能够获福,能够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2、免难益,可以免离五种灾难。哪五种灾难呢?(1)免离百怪出现难;(2)免离一切怖畏难;(3)免离内乱外患的灾难;(4)免离毁犯堕落的灾难。如经中所说:有些众生受了戒,但是后来犯戒了,于是心生忧惧,担心会堕到三恶道之中去。如果他们至心修持药师法门,所犯戒律都可以还得清净,不堕恶趣;(5)免离女人生产之难。这五种都是上面经文所提及的,我们再重温一下。【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这一段是世尊再一次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如果有对佛法具足清净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在听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供、正等觉的所有殊胜名号之后,能够了解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所发的十二大愿中的慈悲愿力,能令众生所求如愿,身心康健,了解之后渐渐生起信心,发心持诵药师佛圣号,持念药师咒。那么这些修行者应该如何供养药师佛呢?首先是清晨起来,就得沐浴漱口。在古印度,一般习惯于清晨就嚼一种叫做齿木的东西,齿木中有苦汁,可除口臭,而且齿木中有纤维,可以清洁牙齿。其实就等于现在用牙膏和牙刷清洁口腔,当然,在我国古代也有用青竹盐来清洁牙齿的习惯。这里大致介绍一下齿木:齿木,音译为禅多抳瑟插,又作杨枝,也就是磨齿刮舌的木片,是古代僧人的日常用品之一。关于它的质料,其实并不仅仅限于杨枝,据《五分律》卷二十六中载,除漆树、毒树、舍夷树、摩头树、菩提树等五种木外,其余的木都可以作为齿木使用。佛在律中说了嚼杨枝有消食、除冷热唌唾、善能别味、口不臭、眼明等五种功德。经中说沐浴漱口之后,身口清净。再以恭敬心献上各种微妙香花;以及烧香,就是燃烧香料令之散发浓郁的香气,称为烧香。烧香在世俗谛来讲是为了拂邪气,请神灵,但是在第一义谛上来说,则是为了令修行者所修的功德,周遍一切处。如《大日经疏》卷八中说:“烧香是遍至法界义,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涂香就是以香涂身体和手之上,以供养佛。印度自古以来天气就十分酷热,人体容易产生臭气,所以当地的风俗是以旃檀等香料捣成粉末,加水调和,涂抹在身上,熏衣并涂地上及墙壁,称为涂香。后来烧香和涂香都用于迎请、供养佛菩萨仪轨之中。据《大智度论》中记载,印度的风俗中,天气寒冷时常常使用烧香的方法,而涂香则是天寒天热时都通行的。值得说明的是,以身涂香这点这是针对在家众而言的。对于出家众来说,就不是以世间的香来庄严自身了,而是以戒香来庄严其身,《中阿含》卷十五<三十喻经>就说道:“如是比丘、比丘尼以戒德为涂香”。当然,烧香和涂香供佛,这是通于在家和出家二众的,不过出家众是以戒香来庄严自身罢了。作众伎乐,就是以种种的乐器来演奏美妙的音乐,来歌颂、赞叹、供养药师佛。这些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对于三宝生起真实、清净的信心,相信三宝的种种殊胜功德,以种种微妙供养来供养药师佛。
Charles2Lillian
药师佛不是阿弥陀佛也不是佛祖,哪位回答说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阿弥陀佛的有点张冠李戴了。药师佛的咒:NAMO BHAGAVATE BHAISAJYAGURU VAIDURYA PRABHA RAJAYATATHAGATAYA ARHATE SAMYAKSAMBUDDHAYA TADYATHA OM BHAISAJAYE BHAISAJAYE BHAISAJYA SAMUGATE SVAHA每天念单数固定次数就对了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