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4

末末很烦躁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药师养生指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只爱摄影

已采纳
与肝、脾、肾等其他脏腑器官相比,养心更抽象、更复杂一些。“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灾病不生”,养心不仅仅是滋养“血肉之心”,还要从养神、养气等多方面考虑。这也不仅仅是饮食调理那样简单,更需要对情绪的控制、对欲望的控制。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 养生 重点在于养心,而养心就要从养神开始。 清代 养生 学家梁文科在《集验良方》中写道:“ 养生 以养心为主,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 这里明确地指出了心、神、人之间的紧密联系性。 在中医看来,要想养好心,首先要养好神。 养神甚至比每天吃饭还要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神”呢?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解释,就应该是心灵或者是精神。也可以说,人的一切的生命活动,都是“神”的体现。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养神”似乎有些玄妙抽象, 其实,你只要记住两个原则就可以了, 一个是不要过度地耗神, 另一个就是要保持心平气和。 中医中认为:神之机在目, 也就是说,要想不耗神,就要少“熬夜”,保证眼睛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要手机、电脑看个没完没了,这不仅耗神,更耗心血,不利于 健康 。 另一个“养神”的原则就是保持身心平和, 现在的人,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大,可以说每天都在“心神不宁”中度过,这对“养神”是非常不利的。生活中的挫折是难免的,不顺心的事也会常发生的。这一切都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因此说,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心态平和一些,自然而然也就是在“养神”了。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在中医理论中,更注重的是“静”。我们不能说运动对 健康 不利,但是过多的、大量的运动,对心脏是没有好处的。这里可以通过几个例子看一看:挪威的长跑奇才门森.恩斯特44岁死于心脏疾病;1956年奥运会万米冠军、苏联运动员库茨48岁同样死于该病;除此之外,还有蝉联1960年罗马和1964年东京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埃塞俄比亚的“赤脚大仙”比基拉也是死于该病,时年才41岁。 有数据统计,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因心脏疾病而去世的占到77.5%, 而且很多都是世界名将。如果说他们本身心脏有问题,那又怎能取得超乎寻常的成绩呢?所以说,他们能拿到世界冠军,足可以证明之前的心脏是 健康 的、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却又如此年轻地去世了,也就证明了一点:大运动量的锻炼会伤害心脏,影响 健康 ,并非是养心的选择。 这也就是我们中医强调的的“静养阴、可长寿”的原因所在。 其实,中医中的“静”,并非是绝对的静止不动,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静与动、阴与阳,只有在平衡的状态下,人才会更 健康 ,生命才会更长寿。而这种平衡,就是养心、 养生 所必须的先决条件。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句话: 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王八乌龟是有名的“慢性子”,但它们都能长寿,虽然例子不太恰当,但是这可以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静”对心脏的好处、在 养生 中的重要地位。同样的动物还有仙鹤、大象,虽然仙鹤会飞,但你看到飞的时候多还是站着的时候多呢?而慢吞吞的大象80岁的年龄,不是一般人类能比得了的。豹子的速度飞快,但只能活20年。 总之,要想 养生 ,首先要养心,心脏好气血充盈,人才能 健康 长寿。而养心的关键在于养神和养阴。不熬夜、心态平和才能做到气定神闲,容光焕发。对于一些运动的选择,要掌握好“度”,过犹不及,大量的运动对心脏并不好。慢运动、以静养阴才是应该首选的 养生 之道。

中药师养生指什么

156 评论(12)

qq810833606

通过饮食和作息进行调养。中药师一般是建议是吃一些中药和加强运动来进行调理。

237 评论(10)

贪吃的懒妞

中药师修中医师,可以在大二换专业的时候选择转专业。中药师是指国家在中药生产和中药流通领域实施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凡从事中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药保健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在其关键岗位必须配备有执业中药师资格的人员。中医师官方: 历代王朝都有设置,唯名称、体制及官品各异,但都为治疗、管理医事所设。 周官有医师上士、下士,当医之政令。秦置太医令。西汉、东汉及曹魏时太常、少府都有太医令。属太常者为百官治病,属少府者为宫廷治病。隋唐时设太医署。宋代设医官院,金代改名为太医院。元、明、清朝仍沿用。民间: 为师徒相传的方式,医术及医德则只能自我要求。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大医习业》及《大医精诚》两篇中,详细论述医者的医德与治学方法。

33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