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伟2050
鱼腥草(英文名HERBA HOUTTUYNIAE)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拉丁学名:Houttuynia cordata T)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2~3cm;表面棕黄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黄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michelle850322
-CN&q=%E9%B1%BC%E8%85%A5%E8%8D%89&gbv=2&aq=f&oq=可以搜索到好多鱼腥草的图片。鱼腥草是凉性的,可以药用,还可以治痘痘呢。
luanqiqing
鱼腥草是一种开胃爽口、味道独特的山野佳肴,属贵州著名野菜,妇孺老弱特别爱吃,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多年生草本,高60cm。茎下部伏地,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或节上被毛。叶互生,薄纸质,有腺点;叶柄长1-4cm;托叶膜质,条形,长约5cm,下部与叶柄合生为叶鞘,基部扩大,略抱茎;叶片卵形或阔卵形,长4-10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常呈紫红色,两面脉上被柔毛。特性:野生于阴湿或水边低地,喜温暖潮湿环境,忌干旱。耐寒,怕强光,在-15℃可越冬。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生长最好,不宜于粘土和碱性土壤栽培。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等功效,是天然消炎药的王牌。清肺热功能显著,能降肺火,感冒流黄涕、咳黄痰用鱼腥草效果非常好。可用于治疗实热、热毒、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病症。鱼腥草外用可以榨汁滴鼻子还可以治疗肺热导致的过敏性的肺炎和鼻窦炎。现代药理实验表明,鱼腥草可提高吞噬细胞的功能,抑制细菌病毒的活性,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应用:鱼腥草的根质嫩而脆、微辣带腥,为主要食用部位。鱼腥草既可生食亦可熟食,其茎、叶、根可凉拌或炒食,也可腌渍或制作成茶、酒、汽水等保健饮料。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