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51

小虫超人HC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分数咋查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摆脱拖延症

已采纳
中医助理医师的考试成绩,可以在考试之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登录原报名的网站查询。

中医助理医师资格分数咋查

113 评论(15)

普陀小吃货

国家医学考试网里面有成绩查询的

169 评论(15)

农夫三下乡

根据往年,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成绩查询在国家医学考试网登录查询,国家医学考试网成绩查询入口为全国医师资格成绩查询入口。公卫执业医师笔试成绩由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统一发布,一般查询方式有三种:1.国家医学考试网报名系统查询。2.医学考试中心微信公众号查询。3.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开通的语音查询系统查询成绩。医师资格考试的性质是行业准入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医师资格考试分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考试分为两级四类,即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两级;每级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类。中医类包括中医、民族医和中西医结合,其中民族医又含蒙医、藏医和维医三类,其他民族医医师暂不开考。到目前为止,我国医师资格考试共有24种类别。

247 评论(8)

基督城里

医师考试分数线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确定,并于每年的12月间向社会公告。考生可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点击“成绩查询”,在国家医学考试服务平台登录界面填写正确的用户名、密码及验证码成功登录后,进入“考试成绩”界面,点击分数右侧的“查看成绩”链接即可查询成绩。

83 评论(12)

安吉拉pig

2014相关医师资格考试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医学考试网官方入口于2014年12月31日开通,2014相关医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国家医学考试网官方入口.  查分注意事项:  1、如人数较多的单位,请尽量由单位人事科统一代为领取(凭单位公章),来之前请查询并记下所有职工的报名序号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如个人前来领取成绩单,则请携带准考证,如准考证已遗失,请携带身份证并点击下面的链接后查询并记下自己的报名序号;  3、代他人领取成绩单则需携带他人的准考证或身份证;  4、此次考试凡参加了考试的考生(除缺考、违纪和零分外)均有成绩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  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2014年12月31日会议讨论决定,2014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合格分数线为:  临床执业医师:363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176  口腔执业医师:359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178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348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143  具有细则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351  具有细则学历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82  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医师:351  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8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365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180  具有细则学历的蒙医执业医师:298  具有细则学历的蒙医执业助理医师:131  师承或确有专长蒙医执业医师:298  师承或确有专长蒙医执业助理医师:131  具有细则学历的藏医执业医师:346  具有细则学历的藏医执业助理医师:150  师承或确有专长藏医执业医师:346  师承或确有专长藏医执业助理医师:150  具有细则学历的维医执业医师:383  具有细则学历的维医执业助理医师:176  师承或确有专长维医执业医师:383  师承或确有专长维医执业助理医师:176  具有细则学历的哈萨克医执业医师:191  具有细则学历的哈萨克医执业助理医师:94  具有细则学历的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医师:272  具有细则学历的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120  师承或确有专长中医(壮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120

203 评论(10)

花葬夏季

2015年中医助理医师的考试成绩,可以在考试之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登录原报名的网站查询。

166 评论(13)

静妙奔奔1123

2014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已于12月31日17点开通,医学教育网校第一时间发布了。可以前往成绩查询进行查询。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中西医结合发轫于临床实践,随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和途径有结合疾病的诊治、结合中西医诊断方法的研究、结合中医治法治则的研究、结合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等。195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工作不仅在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广泛开展,而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20 世纪60-70年代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开创阶段。其特点是临床各学科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全面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的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深化发展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90年代以后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发展阶段。198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一级学科,招收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1992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又将“中西医结合医学”设置为一门新学科,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把学科建设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和历史任务。

302 评论(12)

18821090937

考生可以通过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发布的三种途径获得成绩,并按以下优先顺序发布:1、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公众号成绩查询入口。2、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语音查询途径(010-59935001,59935002,59935003,59935004)。3、国家医学考试服务系统,即网上报名入口。注:上述三种途径均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官方发布,请考生切勿相信网上其它链接入口,以免上当受骗。

97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