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2

小蘑菇110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2019法律法规执业药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春天的薄荷叶

已采纳
执业药师报考条件如下:一、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1、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5年;2、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3年;3、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4、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博士学位;5、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中专考生:符合原人事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印发〈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发〔1999〕34号,以下简称原规定)要求的中专学历人员(含免试部分科目的中药学徒人员),2020年12月31日前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成绩有效期按原规定执行,各科目成绩有效期最迟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照原规定,中专学历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执业药师考试工作年限计算时间截止日期为报考年度的当年年底,在报考当年12月31日前满足年限规定的考生可以报名。二、免试条件符合《执业药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报考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药学或医学专业高级职称并在药学岗位工作的,可免试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取得中药学或中医学专业高级职称并在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可免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

2019法律法规执业药师

199 评论(14)

凭海而居

您好,考执业药师有相应的学历和年限要求,不同的学历年限要求不一样,具体要求如下: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考试:[如果要学习课程,可以来百通看一下,有免费视频和资料]1、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5年;2、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3年;3、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4、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博士学位;5、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相关专业相应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以上就是相应年限要求,希望对您有帮助!

177 评论(13)

木木停留

参加全部科目考试的人员须在连续两年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免试人员须一年内通过其余科目的考试,才能获得执业药师资格证。全国执业药师注册管理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业药师注册机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执业范围: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不予注册单位:机关、院校、科研单位、药品检验机构。办理再次注册时,同时变更执业单位的,须提交新执业单位的合法开业证明。变更执业范围、执业地区、执业单位时办理变更手续,注册证有效期不变。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保障药品质量与指导合理用药。执业药师需每年参加国家或省级药师协会不少于15个学分的继续教育学习。执业药师的执业活动包括处方的审核调配、用药指导、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药物治疗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品包括:用于人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药品安全管理最核心的就是要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有机结合起来。药品的质量特性: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药品的特殊性:专属性、两重性、质量重要性、时限性。药品生产企业应负担起药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安全监测和风险管理工作。

319 评论(11)

我是娜弟

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考试内容有较大改变,以前的药学专业知识一和药学专业知识二的科目包括: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正式合并为新的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为新增加科目: 1、药学专业知识一:调整为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合并原药一、药二内容)。 2、药学专业知识二:调整为临床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均为新增科目。将临床常用药物按照药物功效的不同分章进行阐述,包括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用药监护的讲解,以及主要代表药品的介绍。 3、药学综合知识与技术:在原有内容上有较大调整。 4、药事管理与法规:2019年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在原有内容上有调整,包含执业药师与药品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监督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药品研制与生产管理、药品经营与使用管理、中药管理、特殊管理的药品管理、药品标准与药品质量监督检验、药品广告管理与消费者权益保护、药品安全法律责任等内容。

14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