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41

追梦少年0215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药师考试中成药清热剂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猴子kami

已采纳
明目蒺藜丸——具有清热散风,明目退翳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黄连、蒺藜(盐水炙)、旋复花、蔓荆子(微炒)、密蒙花等组成。 适应症: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云蒙障翳,羞明多眵,眼边赤烂,红肿痛痒,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事项:对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对小儿、老人用量酌减。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食物,忌鱼、虾腥物。 开光复明丸——具有清热散风,退翳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冰片、玄参、红花、地黄、泽泻等组成。 适应症:用于肝胆热盛引起暴发火眼,红肿痛痒,眼睑赤烂,云翳气蒙,羞明多眵。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忌服。忌食辛辣食物。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黄连羊肝丸——具有泻火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黄连、胡黄连、黄芩、黄柏、龙胆等组成。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18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2次。 注意事项: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平时有头痛,眼胀,虹视或青光眼等症状的患者以及眼部如有炎症或眼底病者应去医院就诊。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六味明目丸——清热泻火,平肝明目。 主要成分:由铁粉(制)、小檗皮、诃子、毛诃子、葛缕子、余甘子组成。藏医:调节查赤,清热消朦,养肝明目。 适应症:藏医:用于查赤引起的目赤羞明、迎风流泪,视物模糊。中医: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视物不清。 用法用量:嚼碎服用,一次3丸,一日2次。 注意事项:本品含铁粉,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清心明目上清丸——具有清热散风,明目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黄连、黄芩、栀子(姜炙)、连翘、石膏、菊花、天花粉、薄荷、荆芥、蒺藜(去刺盐炙)、桔梗、赤芍、当归、麦冬、玄参等组成。 适应症:用于上焦火盛引起的:暴发火眼,红肿痛痒,热泪昏花,云翳遮睛,头痛目眩,烦燥口渴,大便燥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小儿、年老体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用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拨云眼膏——具有明目退翳,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要成分:炉甘石(锻)、冰片、龙胆浸膏、没药(制)、麝香、硼砂(煅)、芒硝、玄明粉乳香(制)、明矾(煅)。 适应症:用于暴发火眼,目赤肿痛,痧眼刺痛,目痒流泪,翼状胬肉。 用法用量: 外用,点入眼睑内,或涂于患处,一日2 3次。或遵医嘱用药。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外用时应无明显沙涩磨痛,方可应用,如与其它外用眼药合用时应间隔1小时以后再用。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用药期间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忌鱼、虾腥物。 拨云退翳丸——具有散风明目,退翳明目的功效。 主要成分:由密蒙花、蒺藜(盐炒)、菊花、木贼、蛇蜕、蝉蜕、荆芥穗、蔓荆子、薄荷、当归、川芎、黄连、地骨皮、花椒、楮实子、天花粉、甘草组成。 适应症:用于风热上扰所致的目翳外障、视物不清、隐痛流泪。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本品适用于目翳外障,症见黑睛星翳,隐涩流泪,痒涩生眵,视物不清。脾虚大便溏者慎用。儿童、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眼科的清热剂可治疗风热或者火热上攻所致的各种目疾,本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散风明或者清热泻火明目的功效,兼有退翳、消肿、止痛、利尿或通便等作用,但因大多数辛散苦凉清泄或苦寒清泄,有作阳,伤津之弊,所以脾胃虚寒或阴虚津亏者慎用。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眼部有基础疾病者宜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中药师考试中成药清热剂

251 评论(9)

瑾年凉薄

夏季最容易上火了,一上火就想到清热解毒,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清热解毒类中的中成药。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哪些吧。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   〔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冰片、雄黄。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肺胃热毒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痛、耳痛、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片3克)每日2~3次;丸剂,每次1丸(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酌减。孕妇忌服。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慎用。不宜与四环素族并用,亦不宜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2、六神丸   〔组成〕蟾酥、麝香、牛黄、雄黄、珍珠、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积火盛所致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喉烂,丹痧、皮肤疮疖等。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0粒,每日1~2次。小儿1岁服1粒,2岁服2粒,3岁服3~4粒,4~8岁服5~6粒,9~15岁服8~9粒。外用时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溶成糊状,每日数次敷搽患处。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疮烂化脓者不可外敷。   3、冰硼散   〔组成〕冰片、硼砂(炒)、玄明粉、朱砂。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实火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吹敷患处,每次少量,每日数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4、消炎解毒丸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蟾酥、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粒,小儿1岁服1粒,4~8岁服5粒,9~15岁服8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取10粒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数次搽敷。孕妇忌服。局部破溃者禁用。   清热解毒的水果   1、橄榄:橄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鞣酸、山楂酸、挥发油、香树脂醇等,可以生津止渴,清热排毒,抗炎消肿,抗肿瘤,其制品及橄榄油制品对心脏很好,可谓老少皆宜。   食疗功效:降火祛痰,润喉消炎,解疮毒、酒毒等体内毒素。   注意:橄榄吃过量会产生胸隔痞闷,所以不要吃太多,另外热性咳嗽的患者禁食,胃溃疡患者也要慎食。   2、火龙果:火龙果味甘性凉,富含碳水化合物、胡罗卜素、抗坏血酸、钙、锌、钠等微量元素,可以生津止渴,清热凉血,防中暑,增强身体抵抗力。   食疗功效:改善热症的牙周病、口疮、痔疮、便秘、青春痘等。   注意:火龙果性凉,所以寒性体质,表现为怕冷,脸苍白,四肢乏力,常腹泻,这样一类人不宜多吃,不过饭后喝一杯则没什么问题。月经期妇女也要忌口。   3、橙子:橙子性平微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磷、β-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橙皮甙以及醛、醇、烯类等物质,可清热排毒,消痰降气、健脾开胃、醒酒止渴、防治便秘、美容、帮助循环等,仅发出的气味也会帮助消解人体的紧张情绪。   食疗功效:利尿,改善便秘、痔疮,及部分热症的不适。促进食欲,减肥,防范胆囊疾病,及降低口、喉、胃部患癌风险。   注意:橙子多吃会破气,易伤肝气。橙中的鞣质可妨碍铁的吸收,所以贫血病人不宜多吃。另外痞疟寒热,气虚瘰疬者禁服。   4、梨:梨子营养丰富,富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钙、磷、铁、胡萝卜素、果胶以及多种维生素,可以降血压、清热镇凉、养阴退热、润肺消痰解毒等。还可以通利大便,保护心血管及肝脏,帮助减肥。   食疗功效:改善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热证,尤其冬春季发热或有内热的病人。适于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长期食疗。   注意:吃梨后,不能立刻喝温热的汤水及油腻食物,以免引起腹泻。其性凉,脾胃虚弱、腹泻、消化不良以及产后妇女也不宜食用。   清热类中成药   凡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内热、火毒、湿热、瘟疫等多种里热证的中成药,统称为清热类中成药。   1、清热泻火类中成药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三焦、脏腑、五官,症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耳鸣耳聋,牙痛,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此类中成药品种繁多,按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清上焦头目实火者,代表中成药有上清丸;清三焦火者,代表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等;清肝胆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等;清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胃黄连丸等;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清肺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等。   2、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或热炽盛,化为热毒,熏肌蚀肤,深入脏腑,发于官窍,症见烦躁狂乱,头面红肿焮痛,口鼻生疮,咽喉不利,疮疡疔毒,化脓溃烂,大便燥结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   3、清热燥湿类中成药   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湿邪化热所致诸症。如湿热蕴结大肠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代表中成药有葛根芩连片等。湿热蕴结膀胱之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爽,尿道刺痛,痛引小腹,或尿血,甚或癃闭不通。代表中成药有金沙五淋丸等。肝胆湿热之黄疸、胆囊炎、胆结石,代表中成药有利胆排石片等。   4、清热凉血类中成药   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具有轻盈头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入营血所致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等;热入血分所致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凉血膏等。   使用清热类中成药需要注意一般在表证已解,里热正盛,或里热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如邪热在表,当先解表,否则会因邪入里;如里热已实,则应采用攻下中成药;表邪未解,里热已实,则宜表里双解。另外,辨别热症的叙事、真假、在脏在腑也很重要。此类中成药多用苦寒之品,易伤人体阳气,所以不能长久服。   >>>下一页更多精彩“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331 评论(10)

泡菜汤Ojz

太多了吧,大范围来看,清热解毒中成药片仔癀很好,针对的病症也比较多,也可作为日常保健,但注意孕妇不能食用!

10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