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2

贝贝花儿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反射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豆瓣酱7

已采纳
1、神经调节: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5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包括5部分,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2、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在人体主要是激素,细胞因子,血PO2PCO2NO等参与的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以神经为主导、有体液参与的复合调节方式  3、自身调节:是指组织细胞不依靠神经和体液调节,而由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心,肾脏的血流供应,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机理不清)。  两个概念: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反射弧和反射方式都比较固定的反射,多为人和动物维持生命的本能活动;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反射,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总之,人体功能调节的自动控制:开环式的非自动控制系统:其实质就是单一的反射过程,既效应器只产生动作并不反过来影响中枢的活动;闭环式的自动控制系统又称反馈式控制系统。

执业医师考试神经反射

83 评论(14)

肥猫啃鱼头

一、医患沟通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二)病证诊断(三)鉴别诊断(四)确立治法(五)选方与用药(六)预防与调护内庭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通里神门后溪天宗听宫攒竹天柱肺俞膈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髎委中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涌泉太溪照海内关大陵中冲外关支沟翳风风池肩井环跳阳陵泉悬钟行间太冲期门腰阳关命门大椎百会神庭水沟印堂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四神聪太阳定喘奔脊十宣(三)针灸技术毫针法艾灸法拔罐法其他针法(1)三棱针法(2)皮肤针法针灸异常情况处理(1)晕针(2)滞针(3)弯针(4)断针(5)血肿(6)皮肤灼伤及起泡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1)偏头痛(2)落枕(3)中风(4)哮喘(5)呕吐(6)泄泻(7)痛经(8)扭伤(9)牙痛(10)晕厥(11)虚脱(12)高热(13)抽搐(14)内脏绞痛(四)推拿技术(扌衮)法揉法按法推法拿法抖法捏脊法(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墨菲征、液波震颤)(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脊柱、四肢检查(1)脊柱(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2)四肢关节神经系统检査(1)肌力、肌张力(2)共济运动(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4)脑膜刺激征(5)拉塞格征(二)基本操作外科洗手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手术区消毒穿脱隔离衣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伤口换药脊柱损伤的搬运长骨骨折简易固定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三)辅助检查心电图(1)正常心电图(2)心房、心室肥大(3)典型心肌梗死(4)心肌缺血(5)期前收缩(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心房颤动(8)室性心动过速(9)心室颤动(10)房室传导阻滞X线片(1)正常胸部正位片(2)肺气肿(3)气胸(4)胸腔积液(5)急性胃肠穿孔(6)肠梗阻(7)长骨骨折实验室检查(1)血液一般检査(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査(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7)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血清钾、钠、氯(10)淀粉酶(11)心肌酶(12)肌钙蛋白(13)B型心钠素(14)抗链球菌溶血素"0"(15)甲胎蛋白(16)类风湿因子(17)漏出液、渗出液(18)血气分析五、中医常见病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痨心悸胸痹不寐痫病胃痛呕吐腹痛痢疾便秘胁痛黄疸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胎漏、胎动不安产后发热不孕症症瘕肺炎喘嗽小儿泄泻厌食症水痘痄腮

250 评论(9)

别针换别墅嘞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2)易化扩散(3)主动转运(4)出胞和入胞 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2)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3)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2)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二、血液 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1)内环境与稳态(2)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3)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细胞及其功能 (1)红细胞生理:红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造血原料及其辅助因子(2)白细胞生理: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所占百分数,白细胞的生理特性及功能(3)血小板生理: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血液凝固和抗凝 (1)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2)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 血型 (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反应(2)AB0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3)输血原则 三、血液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脏做功、心力贮备(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每搏输出量的调节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 (1)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2)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导性(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血管生理 (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素(2)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3)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器官循环 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 四、呼吸 肺通气 (1)肺通气原理: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2)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3)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肺换气 肺换气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2)血氧饱和度、氧解离曲线及影响因素 呼吸运动的调节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五、消化和吸收 胃肠神经体液调节的一般规律 (1)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2)胃肠激素及其作用 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唾液分泌的调节 胃内消化 (1)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2)胃液分泌的调节(3)胃的运动: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排空及其控制 小肠内消化 (1)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2)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大肠内消化 排便反射 吸收 小肠的吸收功能 六、能量代谢和体温 能量代谢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2)基础代谢率 体温 (1)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2)体热平衡:产热和散热(3)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学说 七、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肾小球的滤过率和滤过分数(2)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1)对Na、Cl、水、HC03和葡萄糖的重吸收(2)对H和NH4的分泌 尿生成的调节 (1)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清除率 血浆清除率 尿的排放 排尿反射 八、神经系统的功能 突触传递 (1)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3)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神经反射 (1)反射与反射弧(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3)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1)感觉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2)内脏痛与牵涉痛 脑电活动 正常脑电图的波形及其意义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 (1)骨骼肌牵张反射(2)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3)小脑的主要功能(4)基底神经节的运动调节功能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2)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脑的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九、内分泌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 (1)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功能联系(2)下丘脑调节肽 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 (1)腺垂体激素的种类(2)生长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甲状腺激素 (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 与钙、磷代谢调节有关的激素 (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2)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3)维生素D3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 胰岛素 (1)生物学作用(2)分泌调节 十、生殖 男性生殖 睾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女性生殖 (1)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作用(2)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的激素调节

320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