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20

张小天11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执业医师阴挺病案分析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yan燕yan

已采纳
阴吹的病因及治疗偶尔,有些妇女到妇科门诊求医,很难为情地说,阴道里有气流冲出,有时伴有响声,状似肛门放屁一样,使她们惊恐万分。这就是祖国医学所称的阴吹,凡妇人阴道里时时出气,或气出有声,状如矢气者,谓阴吹。许多患者由于感到羞耻,不敢向丈夫或医生诉说,所以就医者远较实际患者为少,因而临床上似为少见。那么,阴吹究竟是怎么回事,有了阴吹又该怎么办呢?这里就它的来龙去脉简单地介绍一下。1.产后体虚阴吹大多数发生于产后妇女,特别是多产妇、体质虚弱者,中医属气血大虚,中气下陷。究其发生机理,还得从分娩过程中产道的变化说起。未曾产育的妇女的阴道,虽然形为内宽外狭的喇叭状,但在正常情况下,阴道外面的盆底肌肉与筋膜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对阴道壁有提托作用,使阴道前后壁贴合在一起,管腔消失,外阴的两侧大小阴唇闭合,遮盖阴道口,好像两扇关闭的门一样,阻止空气进入阴道内。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阴道明显扩张而松弛;盆底提托阴道壁的肌肉组织和筋膜断裂,或过度伸张而失去弹性,这样,阴道前后壁不能密贴而形成空腔。会阴裂伤使阴道外口开张,不能遮盖阴道,使空气能进入阴道内。这种情况一般在产褥期能够恢复,但有部分产妇不能完全复原,特别是分娩过程中产程时间过长,胎儿较大或骨盆偏窄使胎儿娩出困难,阴道手术产如钳产或吸引产,都会使盆底组织损伤严重而难以恢复。多产妇由于产道反复损伤,阴道自然较松弛。体质虚弱的产妇,虽然损伤不严重,其恢复也较慢。在上述情况下,当阴道形成负压(如仰卧、吸气等)时,空气即进入阴道最深处(穹窿部),当起身或增加腹压时,空气即从阴道排出,并常有响声。这种原因所致的阴吹,处理上包括三方面:(1)服用大补气血,提升中气的药物;(2)增强体质,促进产后恢复;(3)局部肌肉锻炼,除了产后保健操外,着重进行盆底、肛门和阴道肌肉收缩的锻炼,有助于产道的复原。2.阴道感染有些阴道炎的妇女也会有阴道排气的现象,但这些患者,阴道排出的气流多较微弱,而更主要的是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或阴道不适感觉。这是由于感染阴道的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气体并存于阴道内,当体位改变或增加腹压时,这些气体即从阴道里排出。致病的微生物多数为厌氧菌或阴道滴虫,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当到医院看妇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3.直肠-阴道瘘这是较少见的原因,由于直肠和阴道之间存在着异常通道(瘘管),当肛门排气时,小部分气体通过瘘管进入阴道,然后排出体外。其发生原因可为先天性,也可为后天性,前者称先天性直肠-阴道瘘,出生时已存在,故症状从新生儿时即出现;后者主要发生于产伤、直肠或阴道手术创伤,或直肠和阴道之间的隔膜发生晚期癌肿坏死而成,症状出现于产后或手术后不久,或伴有晚期癌肿(大便或阴道有脓血)的表现。这种情况需到医院检查,行修补手术或对癌肿进行治疗

中医执业医师阴挺病案分析

240 评论(12)

木小蹬蹬民

以子宫脱垂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参看

90 评论(15)

miracle11sno

阴挺 病证名。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指妇人阴道中有物突出。《景岳全书》:“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谓之阴挺。”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阴痔、阴脱等。又名阴突、阴茄、阴挺下脱、茄病、下(疒^番)、鸡冠疮等。《诸病源候论》卷四十:“阴挺出下脱候: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临床多见因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因产用力,或劳力过度、抬高负重等致气虚下陷,系胞无力而阴挺下脱,或因产育过多,房事所伤等,致肾气亏虚,带脉失约,冲任不固而系胞无力;亦有因脾虚聚湿,日久化热,湿热下注或脱垂又感染湿热毒邪所致。气虚下陷者,兼见气短乏力,小腹空坠,宜补气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内升麻、炙黄芪用量须加大;肾虚者,兼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宜补肾益气,用大补元煎加鹿角胶、升麻、枳壳。湿热下注者,兼见脱出物表面溃疡,外阴肿胀疼痛,黄水淋漓,身热心烦,小便短赤,治宜清热利湿,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治可用乌梅、蛇床子等煎水薰洗。参见子宫脱垂条。又:阴挺或指阴纵,详见各条。 妇女阴中有物下坠,或挺出阴道口外者,称为阴挺,又称阴挺下脱、阴菌或阴痂。因本病多发生于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阴挺包括了西医所称的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本节主要讨论子宫脱垂。 阴挺的诊断要点 1.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作为诊断标准。 2.根据脱垂的程度,子宫脱垂分三度: I°子宫颈下移至处女膜阴道口内,但不越出阴道口。 Ⅱ°A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宫体仍在阴道内。 Ⅱ°B子宫颈及部分宫体,大部分阴道前壁脱出阴道口外。 Ⅲ°整个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全部阴道壁外翻。一般认为I°及Ⅱ°A可服中药治疗,Ⅱ°B及Ⅲ°常须手术治疗。 阴挺的辨证分析 阴挺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多产、产伤等,导致中气下陷或肾虚不固,使胞络损伤,不能提摄子宫。治法应根据“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的原则,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主。 阴挺的辨证论治 气虚型【证见】 子宫下移或脱出阴道口外,自觉小腹下坠,有物从阴中脱出,劳则加剧。四肢无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尿频,带下量多,质稀色白。舌淡苔薄,脉虚细。 【治法】 补气升提。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呆《脾胃论》)加味 处方:北黄芪50克,白术15克,陈皮6克,升麻15克,柴胡6克,党参30克,炙甘草9克,当归15克,续断15克,金樱子30克(或用金樱子根),枳壳15克,水煎服。 2.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升陷汤(龚其恕《浙江中医杂志》1985.4) 处方:柴胡15克,升麻15克,黄芪60克,桔梗10克,知母15克,党参60克(重者用红参15克,另炖后兑人)。水煎早晚2次分服,每日1剂。 (2)老南瓜蒂汤(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老南瓜蒂6个。将瓜蒂对剖开,煎取浓汁顿服。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 (3)托垂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 处方:升麻4克(研末),鸡蛋1只。在鸡蛋顶端钻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圆孔,把药末放入鸡蛋内,搅匀;取白纸一小块,蘸水将蛋孔盖严。然后将蛋放蒸笼内蒸熟,去壳内服。每天1次,10日为1个疗程;间隔2日,再服第2个疗程。 肾虚型【证见】 阴中有物脱出。腰酸膝软,小腹下坠,小便频数,夜间尤甚,头晕耳鸣。舌淡红,脉沉弱。 【治法】 补肾固脱,佐以益气。 【方药】 主方大补元煎(朱丹溪《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党参30克,山茱萸15克,杜仲15克,枸杞子15克,熟地黄20克,当归15克,炙甘草9克,山药30克,北黄芪30克,白术15克,金樱子30克,菟丝子20克。水煎服。 说明:上述二型均可因子宫常脱出阴道口外,摩擦损伤,局部出现红肿溃烂,黄水淋漓,带下色黄量多,或如脓有臭气,此时必须先清利湿热,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也可用此汤外洗,再喷撒喉风散合珍珠层粉,以清热解毒生肌。局部症状改善后,按各型施治,或行手术治疗。 阴挺的其他疗法 1.阴挺的针灸治疗 (1)气虚者,取督脉、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针刺补法并灸。取穴:百会、气海、维道、足三里、三阴交。 (2)肾虚者,宜调补肾气,固摄胞宫,取任脉,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穴:关元、子宫、照海。 2.阴挺的饮食疗法 北芪升麻乌鸡汤:乌鸡1只,宰好去肠杂洗净,再将北黄芪30克、升麻15克纳入鸡腹中,然后加水500毫升及调料适量,隔水炖烂。食肉饮汤,隔日一料,连服多日。肾虚明显者,也可加入巴戟天肉30克。 猪肠巴戟汤:猪大肠300克,巴戟天30克,升麻9克。将大肠治净,升麻、巴戟天一起纳入大肠内,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调味后分次吃肠喝汤。每周2~3次,连服3周。 乳鸽北芪杞子汤:将乳鸽宰净切块,加入北黄芪、枸杞子各30克,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去药渣饮汤吃鸽肉。隔日1次,连服10-15次。 3.阴挺的预防与调护 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可大大降低阴挺的发病率。 实行新法接生,及时修补裂伤的会阴。 产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慢性咳嗽。

336 评论(13)

木秀于森林

虚有阴虚和阳虚两种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内寒看看自己是热症还是寒症就明白了

22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