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小主改名了
赵13先生
前言上篇图一(1)针具的名称、号数、直径一览表(2)分寸折量法及指寸法图二(1)针灸常用体位(2)进针姿势图三 全身体表前面骨性和肌性标志图四 全身体表后面骨性和肌性标志图五 全身体表侧面骨性和肌性标志图六 全身前面皮肤节段性神经分布图七 全身后面皮肤节段性神经分布附录1:十四经循行及穴位名称和主治疾病下 篇图八 头面部皮肤与俞穴图九 头面部肌与俞穴图十 头面部血管、神经与俞穴图十一 头面部骨骼与俞穴图十二 头后部皮肤与俞穴图十三 头后部肌与俞穴图十四 头后部血管、神经与俞穴图十五 头后部骨骼与俞穴图十六 头颈部右侧面皮肤与俞穴图十七 头颈部右侧面肌与俞穴图十八 头颈部右侧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十九 头颈部右侧面骨胳与俞穴图二十 躯干前面皮肤与俞穴图二十一 躯干前面肌与俞穴图二十二 躯干前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二十三 躯干前面内脏与俞穴图二十四 躯干前面骨骼与俞穴图二十五 躯干后面皮肤与俞穴图二十六 躯干后面肌与俞穴图二十七 躯干后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二十八 躯干后面内脏与俞穴图二十九 躯干后面骨骼与俞穴图三十 躯干右侧面皮肤与俞穴图三十一 躯干右侧面肌与俞穴图三十二 躯干右侧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三十三 躯干右侧面内脏与俞穴图三十四 躯干右侧面骨骼与俞穴图三十五 右上肢前面皮肤与俞穴图三十六 右上肢前面肌与俞穴图三十七 右上肢前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三十八 右上肢前面骨骼与俞穴图三十九 右上肢后面皮肤与俞穴图四十 右上肢后面肌与俞穴图四十一 右上肢后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四十二 右上肢后面骨骼与俞穴图四十三 右上肢外侧面皮肤与俞穴图四十四 右上肢外侧面肌与俞穴图四十五 右上肢外侧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四十六 右上肢外侧面骨骼与俞穴图四十七 右下肢前面皮肤与俞穴图四十八 右下肢前面肌与俞穴图四十九 右下肢前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五十 右下肢前面骨骼与俞穴图五十一 右下肢后面皮肤与俞穴图五十二 右下肢后面肌与俞穴图五十三 右下肢后面血管、神经与前穴图五十四 右下肢后面骨骼与俞穴图五十五 右下肢外侧面皮肤与俞穴图五十六 右下肢外侧面肌与俞穴图五十七 右下肢外侧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五十八 右下肢外侧面骨骼与俞穴图五十九 右下肢内侧面皮肤与俞穴图六十 右下肢内侧面肌与俞穴图六十一 右下肢内侧面血管、神经与俞穴图六十二 右下肢内侧面骨骼与俞穴图六十三(1)耳廓前面皮肤与耳针穴位(2)耳廓前面静脉与耳针穴位(3)耳廓前面动脉、神经与耳针穴位图六十四(1)耳廓背面皮肤与耳针穴位(2)耳廓背面动脉、神经与耳针穴位(3)耳廓背面静脉与耳针穴位图六十五 标准耳针穴位图附录2:十四经穴位、取穴体位、针刺角度、方向、深度、主治疾病一览表附录3:针刺选穴注意事项附录4:常见病针灸取穴选例
康昱装饰
初学针灸的第一步,首先学会扎针,也就是无痛进针。我认为这是学习针灸的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迈出了这一步,患者才有可能接受你的治疗。如果你扎针进针不好,即便是你的理论再好,患者已经心存畏惧了,甚至不会给你扎他第二次的机会了。因此,只有做到扎针不痛,患者才能够接受你,你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的在患者那里去应用你的所有的理论。辨证论治,针到病除。这就是未学理论先学针。那么如何做到无痛进针呢?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但你一定要知道针刺疼痛产生的原理, 牵牛要牵牛鼻子, 原理知道了,也就怎么知道避免针刺疼痛了。◆ 痛是针扎到血管所产生的感觉◆ 酸是针扎到肌肉所产生的感觉◆ 麻是针扎到神经所产生的感觉◆ 重是针扎到骨膜所产生的感觉知道了以上针扎到不同的组织所产生的感觉之后,就会知道原来并不是扎到任何地方都会出现疼痛,而只有在针扎到血管时才会出现痛的感觉。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知道如何避免进针疼痛了,也就能够达到无痛进针的境界了:拇指和食指持针身或针柄,中指抵住针尖,也就是把针尖藏在中指指腹处,用中指瞬间点扣所要针刺得穴位的时候,针尖也随着点扣得动作而迅速穿透真皮层而进入肌肉层,患者根本就感觉不到疼痛而针已经进入了肌肉层中。
偷吃月亮
我现在有的就只有下面这些了。 复溜:足内踝上2寸,跟腱前。 承山:小腿后,腓肠肌腹下交角处。 绝骨:足外踝上3寸。 新设:C3-4之间,旁开5寸。 落枕:手背,正对掌心处。 大肠俞穴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 命门穴 〖取穴方法〗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渚穴 〖取穴方法〗位于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通天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5寸 梁丘穴 〖取穴方法〗 屈膝,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剖〗 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布有股前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 公孙穴 〖取穴方法〗公孙穴位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三阴交: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地机穴 : 〖取穴方法〗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印堂穴:(两眉头连线中点)抹至神庭穴(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睛明(目内眦旁1寸) 攒竹(眉头凹陷中) 神庭、百会(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穴) 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处) 曲池、支沟(该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阳穴曲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外关(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 内关(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膻中(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乳根(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 期门(锁骨中线上,平第六肋间隙) 上脘(中脘穴上1寸为上脘穴) 中脘(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下脘(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气海(肚脐下四指宽) 关元(肚脐耻骨连线,五等分,上五分之三处)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太冲(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 肩中俞(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心俞(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肝俞(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 胆俞(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 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 关元俞(第五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 腰眼(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5—4寸之间的凹陷中) 哑门:第一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5寸 支沟: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1寸 复溜穴 〖取穴方法〗人体复溜穴位于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解剖〗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绝骨:外踝尖上3寸。 落枕穴 〖取穴方法〗 位于手背侧,当第2、第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5寸处。 血压点(C6棘突下,旁开2寸)、定喘(大椎旁开5寸) 任脉(气海[脐下5寸] 气门(关元穴即脐下三寸,旁开3寸)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