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09

装璜专家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感冒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jessicabeck

已采纳
中医助理医师考点:清热药   一、概述   分类、功效与主治病症清热药根据其性能,主要分为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虚热五类。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的作用。其中清热泻火药主治气分实热证及脏腑火热证,清热燥湿药主治湿热证,清热凉血药主治血热证,清热解毒药主治热毒证,清虚热药主治虚热证。   配伍方法使用清热药,首先要辨别热证的虚实。若里热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气血两燔者,宜气血两清;里热兼阴虚者,应兼以滋阴;里热积滞者,当配以泻下;兼脾胃虚弱者,应辅以补脾。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气虚,食少便 溏 慎用;苦寒药物宜化燥伤阴,热证伤阴或阴虚患者慎用;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禁用清热药;使用本类药物,中病即止,以免克伐太过损伤正气。   二、清热泻火药   石膏   【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应用】   (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本品甘寒,清热泻火力强,并能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治温病气分实热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2)肺热喘咳证。本品善清肺热,常与麻黄等同用,如麻杏甘石汤。   (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本品善清胃火,与升麻、黄连等同用,如清胃散。治胃火头痛,可与川芎同用。   (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等。煅石膏外用,可收湿敛疮。   【用法】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宜外用,研末撒敷患处。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知母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应用】   (1)热病烦渴。善治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常与石膏同用,如白虎汤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2)肺热燥咳。本品能清肺火,润肺燥,能治肺热或肺燥咳嗽。   (3)骨蒸潮热。本品滋阴降火,常与黄柏相须为用,如知柏地黄丸。   (4)内热消渴。治阴虚内热消渴,常配天花粉、葛根,如玉液汤。   (5)肠燥便秘。常配伍生地、玄参,如增液汤。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 溏 者不宜使用。   【比较】石膏与知母二药,均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常用于温病气分实热证及肺热咳嗽等。但石膏清解力强,重在清泻火热,并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常用于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煅石膏外用还能收敛生肌;知母则滋阴润燥力强,重在滋润肺、胃、肾阴,常用于阴虚火旺证。   芦根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肺 痈 吐脓;热淋涩痛。   天花粉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肺热燥咳;内热消渴;疮疡肿毒。此外用于中期引产。   淡竹叶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主治病证】热病烦渴;口疮尿赤,热淋涩痛。   栀子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应用】   (1)热病心烦。本品清泻三焦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豉合用,如栀子豉汤。   (2)湿热黄疸。常与茵陈、大黄合用,如茵陈蒿汤。   (3)血淋涩痛。常配车前子、滑石同用,如八正散。   (4)血热吐衄:配黄芩、黄连、黄柏同用,治疗三焦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   (5)目赤肿痛。治肝胆火热上攻之目赤肿痛,常配大黄,如栀子汤。   (6)火毒疮疡。可与金银花、蒲公英配伍。   【用法】煎服。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虚便 溏 者不宜用。   夏枯草   【性味归经】辛、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应用】   (1)目赤肿痛,头痛 眩 晕,目珠夜痛。可单用,也可配伍应用。   (2) 瘰 疬 , 瘿 瘤。可单用煎服或人复方用。   (3)乳 痈 肿痛。常与蒲公英同用。   决明子   【功效】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病证】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头痛 眩 晕;肠燥便秘。   三、清热燥湿药   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 痢 等。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善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本品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可单用或入复方。   (3)血热吐衄。用治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配大黄,如大黄汤。   (4) 痈 肿疮毒。常与黄连、栀子同用,如黄连解毒汤。   (5)胎动不安。有清热安胎之功。   【用法】煎服。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多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应用】   (1)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本品大苦大寒,尤长于清中焦邪热,并能解毒。治肝火犯胃,常与吴茱萸同用,即左金丸。   (2)湿热泻 痢 。为治疗泻 痢 的要药,与木香同用以调气行滞,如香连丸;或配葛根、黄芩、甘草同用,即葛根芩连汤。   (3)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本品泻火解毒力强,可用治多种热毒病证。善清心经实火,可治心火亢盛证。   (4) 痈 肿疖疮,目赤牙痛。治胃火炽盛牙痛,可与升麻、生地等配伍,如清胃散。   (5)消渴。治胃火盛之消渴证,常与麦冬等同用。   (6)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应用】   (1)湿热带下,热淋涩痛。本品尤长于清泻下焦湿热。常用治湿热带下、热淋。   (2)湿热泻 痢 ,黄疸。善除大肠湿热以治 痢 ,配白头翁、黄连等,如白头翁汤。   (3)湿热脚气,痿证。治湿热下注,足膝肿痛等证,常配苍术、牛膝,如三妙丸。   (4)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本品长于清相火,退虚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3)疮疡肿毒,湿疹瘙痒。内服外用均可。   【比较】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均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用于多种湿热与热毒病证。但黄芩善清上焦热邪,并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证,兼能凉血止血、清热安胎,可用于血热出血与胎热不安等证;黄连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尤强,并善清中焦热邪,并善泻心火、清胃火,为治心、胃火热证常用之品;黄柏善清下焦热邪,多用于下焦湿热证,并能退虚热,可用于阴虚发热证。   龙胆草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病证】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秦皮   【功效】清热燥湿,收涩止 痢 ,止带,明目。   苦参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主治病证】湿热泻 痢 、便血、黄疸;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湿热小便不利。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反 藜 芦。   白鲜皮   【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四、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   (1) 痈 肿 疔 疮。为治一切内 痈 外 痈 的要药。还可用治肠 痈 、肺 痈 。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与连翘相须为用,如银翘散。也善清心、胃热毒,有透营转气之功,如清营汤。   (3)热毒血 痢 。本品有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 之效。单用浓煎有效,或配黄芩、黄连、白头翁等同用。   此外,尚可用治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连翘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   (1) 痈 肿疮毒, 瘰 疬 痰核。本品有“疮家圣药”之称。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本品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常与银花等相须为用,如银翘散。   (3)热淋涩痛。兼有清心利尿之功。   【比较】金银花与连翘二药,均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相须为用,治疗 痈 肿疮毒、外感风热与温病初起。但金银花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并能凉血止 痢 ,还可用于热毒血 痢 证;连翘清心解毒之力强,能消 痈 散结,为“疮家圣药”,并可治 瘰 疬 痰核。   穿心莲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用法用量】6~9g。煎服,煎剂易致呕吐,故多作丸、散、片剂。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大青叶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应用】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本品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   (2)喉痹口疮, 痄 腮丹毒。本品能清火解毒,利咽消肿。   板蓝根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病证】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毒发斑, 痄 腮,丹毒, 痈 肿疮毒。   青黛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主治病证】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咽痛口疮,火毒疮疡;咳嗽胸痛,痰中带血;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5~3g。本品难溶于水,一般作散剂冲服,或入丸剂服用。外用适量。   贯众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主治病证】风热感冒,温毒发斑;血热出血,虫疾。   蒲公英   【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   (1) 痈 肿 疔 毒,乳 痈 内 痈 。为清热解毒、消 痈 散结之佳品,为治疗乳 痈 要药。可治 痈 肿 疔 毒、肠 痈 、肺 痈 和咽喉肿痛。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治黄疸可配茵陈、栀子等,治热淋可配金钱草、白茅根等。   紫花地丁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土茯苓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主治病证】杨梅毒疮,肢体拘挛;淋浊带下,湿疹瘙痒; 痈 肿疮毒。   鱼腥草   【性味归经】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 痈 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   (1)肺 痈 吐脓,肺热咳嗽。本品以清肺热见长,又具消 痈 排脓之功,故为治疗肺 痈 之要药。还可用治肺热咳嗽。   (2)热毒疮 痈 。常与蒲公英、金银花同用。   (3)湿热淋证。可与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同用。   射干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应用】   (1)咽喉肿痛。本品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治咽喉肿痛常用之品。可与黄芩、马勃等配伍应用。   (2)痰盛咳喘。常与桑白皮、桔梗配伍应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虚便 溏 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或慎用。   山豆根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治病证】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慎用。   马勃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白头翁   【性味归经】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 痢 。   【应用】   (1)热毒血 痢 。本品为治热毒血 痢 良药,如白头翁汤。   (2)疮 痈 肿毒。   马齿苋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 痢 。   鸦胆子   【功效】清热解毒,止 痢 ,截疟,腐蚀赘疣。   【用法用量】内服,O5~2g,以干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包裹吞服,亦可压去油制成丸剂、片剂服,不宜人煎剂。治疟疾,每次lO~15粒;治 痢 ,每次10~30粒。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对胃肠道及肝肾均有损害,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不宜多用、久服。外用注意保护好周围的正常皮肤,以防止对正常皮肤的刺激。孕妇及小儿慎用。   白花蛇舌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主治病证】 痈 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   熊胆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用法用量】内服,25~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弓l起呕吐,故宜用胶囊剂。外用适量。调涂患处。   五、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   (1)热人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本品为清热、凉血、止血要药。常用治温病热入营血证,如清营汤;也可用治血热出血证。   【使用注意】脾虚湿滞,腹满便 溏 者不宜使用。   玄参   【性味归经】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应用】   (1)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治温病热入营分,如清营汤;治温病邪陷心包,神昏 谵 语,如清宫汤。   (2)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治津伤便秘,常配生地黄、麦冬,如增液汤。   (3)目赤咽痛, 瘰 疬 ,白喉, 痈 肿疮毒。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食少便 溏 者不宜服用。反 藜 芦。   【比较】生地与玄参二药,均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适用于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等证。但玄参泻火解毒力强,可用于 痈 肿疮毒,咽喉肿痛证;生地清热凉血作用较强,故血热出血、内热消渴多用。   牡丹皮   【性味归经】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治血热出血,可与生地黄、赤芍等配伍。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青蒿等药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   (4) 痈 肿疮毒。   【使用注意】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使用。   赤芍   【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经。   【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凉血、止血、散瘀消斑。善清肝火   (2)目赤肿痛, 痈 肿疮毒。   (3)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瘢 瘕 腹痛,跌打损伤。多配入复方使用。   【使用注意】血寒经闭不宜使用。反 藜 芦。   【比较】牡丹皮与赤芍,均味苦性微寒,均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具有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的特点,血热、血瘀所致的病证常相须为用。同可用于治疗热人营血,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 癜 瘕 ,跌打瘀肿, 痈 肿疮毒等证。不同的是,牡丹皮兼辛味,清热凉血并能清透阴分伏热,可用于温热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及肠 痈 腹痛等证。而赤芍苦泄,散瘀止痛力强,血滞诸证尤为多用,并能泻肝火,用于肝热目赤肿痛。   紫草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主治病证】温病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   【用法】煎服。外用适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搽。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而滑利,脾虚便 溏 者忌服。   水牛角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主治病证】温病高热,神昏 谵 语,惊风,癫狂;血热妄行斑疹,吐衄; 痈 肿疮疡,咽喉肿痛。   【用法】镑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时以上。水牛角浓缩粉冲服,每次5~3g,每日2次。   六、清虚热药   青蒿   【性味归经】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效】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应用】   (1)温邪伤阴,夜热早凉。本品长于清透阴分伏热,可治温病后期,余热未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之证,或热病后低热不退之证,常与鳖甲、知母等同用,如青蒿鳖甲汤。   (2)阴虚发热,劳热骨蒸。本品退虚热,除骨蒸,常配秦 艽 、鳖甲、知母等。   (3)暑热外感,发热口渴。   (4)疟疾寒热。本品有截疟与解除疟疾寒热之功,可单用较大剂量鲜品捣汁服。   【用法】煎服,不宜久煎;或鲜用绞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肠滑泄泻者忌服。   白薇   【功效】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肝、肾经。   【功效】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生津止渴。   【应用】   (1)阴虚发热、盗汗骨蒸。本品善清虚热,除有汗之骨蒸。   (2)肺热咳嗽。本品清泄肺热,常与桑白皮、甘草同用,如泻白散。   (3)血热出血证。本品清血热而止血,常与白茅根、侧柏叶等同用。   (4)内热消渴。本品泻热而止烦渴,须与生地、天花粉等养阴生津药同用。   【比较】丹皮与地骨皮二药,均能清热凉血,退虚热,均可治血热吐衄、阴虚发热证。前人虽有“丹皮治无汗骨蒸,地骨皮治有汗骨蒸”之说,但对阴虚发热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并常相须为用。丹皮长于清热凉血,常用治热人营血证,又能活血化瘀,用:于:多种瘀血证以及肠 痈 、 痈 疡肿毒等证;地骨皮则长于清退虚热,多用于虚热证,并能清泻肺热,可用于肺热咳嗽,以及内热消渴证。   银柴胡   【功效】退虚热,清 疳 热。   胡黄连   【功效】退虚热,除 疳 热,清湿热。   【比较】黄连与胡黄连二药,均能清湿热,善除胃肠湿热,可用于湿热泻 痢 。但黄连为毛 茛 科植物的根茎,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强,并长于清心、胃之火,常用于多种热毒病症,以及心、胃火热证等;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的根茎,长于退虚热,除 疳 热,可用于阴虚发热与小儿 疳 积证等。 ;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感冒

177 评论(8)

bonbean棒冰

第一站:病案分析【0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风寒感冒,和时行感冒鉴别; 肠痈,湿热证,和宫外孕破裂鉴别。【0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咽痛,鼻塞,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与时行感冒鉴别;截石位肛门左下方见肿物,色紫暗,内有硬结,触痛明显,肛管紧缩,肛缘水中,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与肛乳头肥大鉴别。【0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风热咳嗽; 脱疽, 寒湿阻络。【0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咳嗽——痰湿 肠痈——热毒。【0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哮病,冷哮,与喘证鉴别;痔,脾虚气陷,与脱肛鉴别。【0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马某,女45岁已婚教师,2017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三天前因外出受凉,出现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咳嗽。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现症:咳嗽加剧,气粗,痰多黄稠,咳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鼻涕头痛身楚,舌苔薄黄,脉浮数。与喘证相鉴别;陈某,男31岁未婚工人,2016年3月12日初诊,患者5个月前小腿反复出现红肿疼痛,游走不定,此愈彼起,在某医院诊断为“游走性浅静脉炎”经治疗后好转,3个月前出现左足麻木,发凉,行走后小腿酸胀疼痛,少歇痛减。查体:左足皮色苍白,汗毛稀少,触之发凉,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愈雷诺病相鉴别。【0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哮病,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与直肠癌鉴别;痔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止血, 脏连丸, 与直肠癌鉴别。【0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喘证,风寒壅肺;乳癖,冲任失调。【0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喘证,肾虚不纳;肠痈,瘀滞证。【0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肺痨,阴阳两虚;痔,风热肠燥。【1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肺痨,虚火灼肺,百合固金汤,和肺痿鉴别;乳癖,肝郁痰鸣,逍遥蒌贝散,与乳岩鉴别。【1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心悸,心虚胆怯,镇静安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奔豚气鉴别;精癃,脾肾气虚,补脾益气,温肾利尿,补中益气汤,前列腺癌鉴别。【1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心悸,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湿疮,湿热蕴肤,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1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胸痹,瘀血,鉴别真心痛;湿疮,脾虚湿蕴,鉴别牛皮癣。【1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胸痹,心肾阳虚,参附汤;脱疽,血脉淤阻,桃红四物汤。【1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不寐,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湿疮,脾虚湿蕴,健脾理湿止痒,除湿胃苓汤。【1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不寐, 心肾不交;绝经前后诸证, 肾阴阳两虚。【1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痫病,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带下病,带下过多,阴虚夹湿,益肾滋阴、清热止带,知柏地黄丸。【1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胃痛,寒邪客胃,与真心痛鉴别;不孕症,肝气郁结与暗产鉴别。【1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胃痛,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崩漏,虚热,上下相资汤。【2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呕吐,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与反胃鉴别;带下过多,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加减。【2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呕吐,胃阴不足;痛经,气血虚弱,与异位妊娠鉴别 。【2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腹痛,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2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腹痛 淤血;产后发热外感。【2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泄泻,肝气乘脾;胎漏,血热证。【2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泄泻,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胎漏、胎动不安,肾虚,固肾安胎,佐以益气,寿胎丸与异位妊娠鉴别。【2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痢疾,疫毒痢,白头翁汤;痛经,湿热瘀阻证,清热调血汤加红藤、败酱草、薏苡仁。【2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痢疾,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与泄泻鉴别 ;崩漏,血瘀证,活血化瘀,止血调经,桃红四物汤。【2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便秘,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 绝经前后诸证,肾阳虚,温肾扶阳佐以温中健脾,右归丸合理中丸苏某,女,45岁,已婚,工人。2017年4月6日初诊。患者近3年来反复发作右胁肋部疼痛,多与进食油腻有关,两天前吃火锅后右胁肋部疼痛又作。现症:右胁肋灼热疼痛,痛引右侧肩背,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钱某,女,35岁,已婚,职员。2016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平素月经紊乱,末次月经:2016年4月1日,持续5天,至今未潮,曾做B超显示子宫内膜过厚。近来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少腹胀痛拒按,舌边紫暗,脉沉弦。与胎死不下相鉴别。【2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便秘,阴虚秘;症瘕,气滞证。【3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苏某,女,45岁,已婚,工人。2017年4月6日初诊。患者近3年反复右肋疼痛, 痛引右侧肩背,恶心呕吐,胸闷呐呆,口苦口黏,请于胃脘痛相鉴别。【3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右胁肋灼热疼痛,右侧肩背,恶心呕吐,胸闷纳呆,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与胃脘痛鉴别;月经紊乱,子宫内膜过厚,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胸肋胀满,少腹胀痛,舌边紫暗,脉沉弦。与胎死不下鉴别。【3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胁痛,肝络失养 ,一贯煎。【3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朱某,女,48岁,已婚,职员。2016年2月23日初诊,患者昨天外出未注意保暖,回家后即出现头痛。现症:头痛连及项背,有拘急收紧感,有恶风畏寒,通风头痛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医学|教育网;李某,男,1岁半。2016年12月6日初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近2个月来腹泻时轻时重,大便清稀,每日3-4次,完谷不……便后脱肛,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泽。【3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黄疸,阳黄,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与萎黄鉴别 ;水痘,邪炽气营,清气凉营,解毒化湿,清胃解毒汤加减,与脓胞疮鉴别。【3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黄疸,阴黄,寒湿阻竭,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痄腮,毒窜睾腹,清泻肝火、活血止痛,龙胆泻肝汤。【3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头痛,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肺炎喘嗽,心阳虚衰。【3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头痛,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与眩晕鉴别 ;痄腮,邪犯少阳,柴胡葛根汤,与化脓性腮腺炎鉴别。【3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小儿发热,头痛。【3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小儿泄泻脾虚泄、眩晕肾精不足。【3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中风,中经络,真方白丸子加减,痉证鉴别;痄腮,热毒壅盛,普济消毒饮加减,发颐鉴别。【4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中风,风阳上扰,平潜肝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水痘,邪伤肺卫,疏风清热、利湿解毒,银翘散。【41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中风恢复期,气虚络淤,与口癖鉴别;小儿泄泻,湿热泄,与细菌性痢疾。【42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水肿,风水相博,小儿泄泻,风寒泄症假,便秘,阴虚秘。【43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水肿,阴水,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跟鼓胀鉴别;小二肺炎喘嗽,风热闭肺,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跟咳嗽变异哮喘鉴别。【44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韩某,女 35岁 已婚 干部。2016年8月1月初诊。3日前游泳后,小编短涩,灼热刺痛,未经治疗,加重 现症小便不畅 尿道刺痛,热 黄 少腹胀痛,口干口苦 ……请与癃闭想鉴别; 王某 女 4岁半 16年8月18日初诊。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不思进食,食量减少,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大便溏薄,夹不消化食物,舌质淡,……请与疰厦相鉴别。【45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淋证,膏淋,膏淋汤;厌食症,脾失健运。【46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阳痿,命门火衰;肠痈,湿热证与早泄复方大柴胡汤。 和宫外孕破裂鉴别。【47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郁证,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干散;痔,脾虚气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48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郁证,甘麦大枣汤;脱疽,阳和汤郁证,心神失养,水痘,清胃解毒汤。【49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血证,便血,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肠痈,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50号题】 6月17日 第一站:血证,紫斑,阴虚火旺;痔。查看完整试题请访问-13911

19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