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33

小胡子阿志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医师肿瘤易转移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董小小小姐

已采纳
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与肿瘤的种类、恶性程度以及疾病分期有关,分期越早,恶性程度越低,复发的风险越小;而分期偏晚或者恶性程度越高的患者,复发转移的风险会增加,复发时间也较早。所以,肿瘤术后复发的风险期因具体情况不同会有很大的差异。恶性肿瘤治疗难的一个原因是容易复发和转移,很多患者家属担心什么时间内出现复发和转移风险最高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做好预防工作。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5年内是高发期,医学上说的是恶性肿瘤五年没复发就是医学上的治好了,这是很多人也都知道的,但其实这五年内也是有复发高峰期的和安全期的,根据临床数据分析,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转移率为50%,6个月复发转移率高达69%,此外有80%的恶性肿瘤患者常死于复发和转移,数据显示,恶性肿瘤的复发高峰期是在术后前三年时间,后面两年相对前两年来说概率会低,但是风险还是有的,五年后概率就低很多。癌症复发和转移的原因如下1、手术切除的的建瓯市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还有很多眼睛看不到的病灶不能去除干净,所以通过微创灭杀一些隐藏的癌细胞,预防复发和转移,可以降低概率2、癌细胞很狡猾,除了成型的细胞,还有一种肿瘤干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在体内冬眠存活,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候,这些肝细胞重新被激活,导致复发和转移,所以就算是,治疗后还是要提高免疫力,做好预防,定期复查,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因为有着更加恶劣的生物学行为,所以手术以后发生复发转移的风险会很高,生存期短。比如: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各种刺激都会导致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即使较早发现的肿瘤,根治性切除后,大多会在一年之内出现复发;而皮肤的鳞癌,大多病灶局限,经过局部切除或联合放疗后,多数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也就是终生不复发。肿瘤分期 分期是决定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哪种癌症,早期患者都有临床治愈的可能,也就是说根治性切除后,有些可以终生不复发,而分期偏晚的癌症,分期越晚复发的风险越高,复发的时间越短。 比如:I期非小细胞肺癌,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为80-90%,而5年不复发,后续出现复发转移的风险就较低了;而III期肺癌根治术后,即使术后经过放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理措施,绝大多数也会在1-2年内出现复发转移。总之,肿瘤复发转移是风险是根据具体病种的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判定的,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复发转移时间多数在1-3年之间,而术后3个月就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并不多见。

执业医师肿瘤易转移

293 评论(14)

猪猪的面团

特别赞成,因为在手术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出现不成功的情况,而且在接受手术的时候,也有可能会找不到肿瘤的位置,在手术之后就会出现转移的情况。

81 评论(8)

西城桃乐蒂1126

是这样的,因为在手术三个月之后就会暴露出来很多的问题,而且在手术之后可能因为切除不干净,容易出现转移,所以是一个高峰期。

218 评论(9)

neil2446326902

对于不适合做手术或者放化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北联NK免疫治疗是唯一的选择;术后定期采用北联NK免疫治疗,可以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

264 评论(13)

想想冬至

恶性肿瘤术后取得暂时性治愈,查体、影像检查等等手段没有发现肿瘤,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肿瘤原发部位、或其它部位又长出同样性质的肿瘤是复发。总体上,癌症术后70%-80%的复发都发生在术后3年以内,3-5年内几率要少一点,过了5年还没有复发迹象,治愈也就大有可能了。分期早晚、生物学特性、组织分级、基因分型等等都是肿瘤自身“特有”的性质,比如胰腺癌、肝癌复发可能要比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要快些,三阴性乳腺癌复发大概要比其它分型要快。 癌细胞很狡猾,除了成型的细胞,还有一种肿瘤干细胞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5年内是高发期,医学上说的是恶性肿瘤五年没复发就是医学上的治好了,这是很多人也都知道的,但其实这五年内也是有复发高峰期的和安全期的,根据临床数据分析,我国恶性肿瘤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转移率为50%,6个月复发转移率高达69%。癌细胞很狡猾,除了成型的细胞,还有一种肿瘤干细胞,这种细胞可以在体内鼕眠存活,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候,这些肝细胞重新被激活,导致复发和转移,所以就算是,治疗后还是要提高免疫力,做好预防,定期复查,早发现,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还有一种情况,做手术的时候,肿瘤已经发生远处转移还有一种情况,做手术的时候,肿瘤已经发生远处转移,例如转移到了肝脏,肺部,大网膜等等。但是,做手术的时候,这些转移灶非常的小,肉眼看不见,CT或者核磁等影像学检查,都没有发现这些小小的转移灶。分期是决定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不管是哪种癌症,早期患者都有临床治愈的可能,也就是说根治性切除后,有些可以终生不复发,而分期偏晚的癌症,分期越晚复发的风险越高,复发的时间越短。 手术是局部治疗方法,只能切除原发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的区域淋巴结手术是局部治疗方法,只能切除原发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的区域淋巴结、或周围浸润的组织,并不能切除其他地方“小”的肿瘤,况且检查还不能发现,也没目标去切。手术后,“隐藏”在其他部位的癌细胞经过时间的推移,裂变、增殖,它们长大了,有可能在原发灶附近就是复发,有可能距离原发灶比较远就是转移。因为良性肿瘤,他的肿瘤细胞虽然说增值成团,但是他还没有毫无节制的生长他不会突破我们正常的血管淋巴管进入到血液,进入到淋巴液或者浸透其他组织的基底膜。它的生长部位往往和周围的组织环境有依赖性。 而且很多早期的癌症,通过这样的根治术,他真的是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且很多早期的癌症,通过这样的根治术,他真的是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比如说宫颈癌一期经过宫颈癌根治术以后,90%的病人,甚至90%以上的病人,他是可以不复发的。但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病人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比较大的。比如说放疗和化疗,目的就是要把那些散落的根须里边的那些癌细胞也都给他杀死。这样才真正有可能性实现根治的效果。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癌症病人,做了根治术以后还是有可能复发。

117 评论(15)

颖的时光

执业医师考试体格检查考官问答-12-04 03:04①如果听诊血压时声音减弱与消失的数字较大,该如何记录(报告)?(1分)答:应记录为140-150/80-90mmhg②肱动脉(测量血压时)的正确位置是什么?(坐、卧位)(1分)答:坐位时平第4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③为什么听诊器头不能塞入袖下?(1分)答:听诊器塞在袖带里,使袖带更紧迫,压力加大导致误差,会真正给予肱动脉的压力减小导致测得血压较真实的更高。①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缩小)有什么临床意义?(1分)答:中枢神经和虹膜的神经支配障碍②两侧瞳孔(针尖瞳)说明什么问题?(1分)答:见于虹膜炎、有机磷中毒、毛果芸香碱药物反应③两眼辐辏功能不良(不能聚合)考虑什么?(1分)答:动眼神经损害①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1分)答: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②肺癌、乳癌各易转移至何处浅表淋巴结?(1分)答:肺癌:右侧锁骨上窝或腋窝淋巴结群;乳癌:腋窝、锁骨下,胸骨旁淋巴结。③颈下部淋巴结肿大破溃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答:淋巴结核、肿瘤转移、淋巴瘤①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考虑什么?(1分)答:淋病、梅毒、盆腔肿瘤 ②滑车上淋巴结肿大常见于什么病?(1分)答:非霍杰金淋巴瘤③发现淋巴结肿大应如何描述?(1分)答: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①甲状腺两侧对称性肿大。考虑什么问题?如果一侧肿大有结节。又考虑什么问题?(1分)答:双侧肿大考虑单存性甲状腺肿,如有结节考虑结节性甲状腺肿,②甲状腺肿大时,任何从体征上区别甲亢与单纯性甲状腺肿?(1分)答:因单存性甲状腺肿多不伴甲亢体征,所以可从有无眼突、手颤相鉴别③气管向右偏移,可能是胸部有了什么病变?(1分)答:左侧甲状腺肿大、左侧胸腔积液、气胸①为什么不能同时触诊两侧颈动脉?(1分)答:晕厥②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周围血管检查有何异常?(1分)答:枪击音③有水冲脉者应考虑什么问题?(1分)答:脉压差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①扁平胸、桶状胸、鸡胸各见于什么病变?(1分)答:扁平胸见于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桶状胸见于肺气肿、慢阻肺②正常呼吸频率是多少?呼吸频率增快考虑什么问题?(1分)答:12-2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见于运动时、缺氧下、心衰③什么是陈-施(Cheyne-Stokes)呼吸?见于什么情况?(1分)答:又称潮式呼吸,见于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如脑出血、脑炎、脑肿瘤①一侧胸部呼吸运动较对侧减弱,考虑什么?(1分)答:胸膜炎、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肺不张、肺炎、肺纤维化等②一侧胸部语颤增强常见于什么病?(1分)答:大叶性肺炎实变期、空洞型肺结核、压迫性肺不张③一侧胸部语颤减弱常见于什么病?(1分)答: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肺癌、气管结核;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等①肺部叩诊有几种方法?讲一下正确做法。(1分)答:直接和间接叩诊②右胸部清音区叩诊明显变浊,考虑什么疾病?还要做什么体检鉴别?(1分)答:肺炎、肺结核、肺肿瘤、胸腔积液、胸膜肿瘤、胸膜增厚。可行胸膜摩擦感检查鉴别胸膜病变③肺下界移动度范围正常值是多少?减少说明什么问题?(1分)答:6-8cm,减少见于肺气肿、肺不张、肺纤维化、气胸、胸水等①正常人肺部听诊有何正常变异?(1分)答:(略)②胸腔积液时患侧胸部听诊有何改变(体征)?(1分)答:呼吸音减弱③大片状肺炎时该部听诊有何异常?(1分)答:肺泡呼吸音增强①心前区膨隆常见于什么疾病?(1分)答:提示心脏增大,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后心脏病②右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左心室增大时,心尖搏动有何变化?(1分)答:右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侧移位,但不向下移位。左室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达腋肿中线。③主动脉瓣区膨隆常提示什么问题?(1分)答:高血压心脏病。①心尖搏动最强点在第4肋间锁骨中线外,考虑什么情况?(1分)答:右心室增大②心尖搏动触不到,有什么可能?(1分)答:胸避过厚,③如何辨别收缩期震颤和舒张期震颤?(1分)答:可通过心尖搏动触及胸避的时间确仍为收缩期的开始。④心前区触到舒张期震颤即肯定有器质性心脏病,对不对?(1分)答:对①心脏叩诊的正确顺序是什么?(1分)答:(略)②什么叫梨形心?提示什么病变?(1分)答:二尖瓣型心,提示二尖瓣狭窄③什么叫靴形心?提示什么病变?(1分)答:主动脉型心,提示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心脏病①如果心尖部听到舒张期杂音,还要注意什么?(1分)答:应区分杂音的时项,早、中、晚,杂音的性质,②什么是三音心率?包括哪些?如何区别?(1分)答:(略)③什么是奔马律?说明什么问题?(1分)答:见于心肌病、心衰 ①腹部膨隆可见于什么情况?(1分)答:腹腔肿瘤、腹水、腹腔积气②腹部凹陷可见于什么情况?(1分)答:消耗性疾病,肿瘤③门脉高压、下腔静脉阻塞、上腔静脉阻塞在腹壁静脉曲张有何不同?(1分)答:(略)①反跳痛检查如何操作?(1分)答:(略)②炎性包块和肿瘤性包块各有什么特点?(1分)答:活动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压痛,质地、光滑程度,边界情况等 ③液波震颤检查什么?腹腔内有多少液体可查出液波震颤?(1分)答:检查有无腹水,超过3000-4000ml可查出。①肝上下径正常值是多少?(1分)答:9~11cm②右肋缘下触及肝缘时要注意哪些内容?(1分)答:肝缘聚肋缘的距离,肝脏表面质地、光滑度、有无结节、压痛、①脾脏肿大应如何分度?各提示什么病变?(1分)答:小于肋下2cm为轻度,肋下2cm致脐中线间为中度,大于脐中线或前正中线为高度②Murphy征阳性,提示什么?(1分)答:(略)①胃泡鼓音区(Traube区)消失说明什么问题?答:胃泡鼓音区上界为隔肌及肺下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长径为5-13cm,横径为7-10cm,若鼓音区明显缩小提示重度脾脏增大,胸腔积液,肝左叶增大等。②什么叫移动性浊音?代表什么?(1分)答:有腹水③一侧肋脊角叩击痛考虑什么?双侧肋脊角叩击痛考虑什么?(1分)答:有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①怎样才算肠鸣音消失?(1分)答: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②如何区别动脉性和静脉性血管杂音?(1分)答:动脉杂音常在腹中线或腹部一侧,分收缩期及舒张期;静脉常在脐周或上腹部,为连续性嗡鸣音③腹中线部位听到动脉性血管杂音要考虑什么?如何进一步检查?(1分)答:腹中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肱二头肌反射中枢为颈髓5—6节。膝腱反射反射中枢为腰髓2—4节①什么叫上运动神经元?什么叫下运动神经元?(1分)答: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损伤后特点:瘫痪肌肉张力降低(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上运动神经元:(略)②一侧大脑中动脉出血时,对侧肢体会怎样?为什么?(1分)答:(略)③检查神经反射时应注意事项答:检查者叩击力量要均等,两侧要对比腹壁反射意义: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分别见于同平面胸髓病损。(1分)双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1分) 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角膜反射临床意义: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1分)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1分)两侧角膜反射同时消失,提示深昏迷。提睾反射意义:双侧反射消失,提示腰髓1—2节病变。(1分)一侧反射消失或减弱,提示锥体束损害。(1分)①浅反射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哪两种?答:跖反射、肛门反射②试述腹壁反射的传导径路。答:(1分)①Kernig征与Lasegue征(直腿高举试验)体检操作时有什么不同?(1分)答:略②举出两种能引起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的疾病。(1分)答: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①一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二侧锥体束征阳性考虑什么?(1分)答:(略)②正常人能否出现Babinski征(+)?(1分)答:1岁半前儿童可出现,余为异常。③当一侧肢体锥体束征(+)时,还需做什么体征检查?(1分)

23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