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69

freekalong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中级中药师中药总结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云里雨里大太阳

已采纳
在大学不是读中药的我,第一份工作就是接触中药。回想当时,其实也并不是对中药感到兴趣,但上进的我还是选择了去学习,毕竟读西药的我学多一个专业并没有坏处。因为这,早早的在2012年就考到了初级中药师,之后一直也没打算考中级。政策要求,2012年过了初级,三年后,也就是2015年就可以考,但2015/2016我都没有去考,毕竟2012年我早已经考到了西药的执业药师和中级西药师,因此中级中药师显得并不那么的重要,难听点说,这个证其实已经是没有用处。        不知道为何,2017年我又无端端地报考了中级中药师,3科的考试,过了2科,意味着2018年还需要再补考一科就可以取得中级中药师。然而,2018年改革,考试变为评审。本来想着2017年过的那两科就白费了,没想到今年(2019年)8月又出了通知说今年有一个收尾的考试,就是针对2017年部分考过的考生最后一次机会,虽然说这个证拿到也没啥用处,但是这机会怎么可能错过,以后评审中级可就难了,所以这次一定要把2017年不过的那一科给过了。         不过的那一科是“中药学专业知识”,我打算在一个月时间把以前的中药知识重新“放进”脑袋里,考试的内容还是理论的比较多,而且现在工作的内容没接触多少理论知识,再加上中药完全是属于自学,一个月时间还是有点紧凑,所以我还是花了点时间去想怎么开展复习。         利用网络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知识,但由于这个考试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执业药师考试的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和卫生系统的中级中药师考试(中级中药师只是广东省的职称考试,执业药师是全国性的资格考试,卫生系统中药师考试也是全国性的职称考试,三者都不太相同),大部分的知识和考题都是后两者的题纲和考题,所以前提错误的花了两周的时间在复习一些没考的科目上,复习时间剩下两周时才发现,真正的“中药学”还没看过。         当时只能及时发现及时修改复习计划,每天加多点时间在复习上,可能是年龄大了,记忆力比上学和考执业药师的时候也差了。记的东西都不太容易记住,但最后还是克服了这个困难,考试前几天时间把该复习的都过了一遍,完成了复习计划。         最终的考试还是比较顺利,大部分的题目基本上都看过,而且考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有一部分的内容实在没有办法记忆选择放弃的,例如中药鉴定学里面的显微特征,自学很难找到方法去记忆,太多知识点是自学所不能去记忆的,所以选择放弃了,所幸,分值不算高。         考试5个小时,单选40,配伍40,多选10,判断10。没想到半小时就做完了,之后边涂答题卡边重新再过一遍,又过了半个小时,我没敢放松,剩半个小时再重新看了一遍,期间发现有一题自己选A却涂了D,也够粗心大意的,所幸还是改了回来,所以检查还是有用的。还有面对一些不确定的题,花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但最终也是得懵一个答案,一个相对成功率比较高的答案。考试就这样过了。         出考场后不断回忆考题,上网查询答案,懵的题目有对有错,但主要是确定对的题目占比已经超过60分,所以总结是这次考试肯定是过的了。其实很多时候一发卷子下来阅览一遍,大概也就知道过还是不过了。         考试完了,不用复习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也让我想起很多以前大学生活和考执业药师复习的那一段时光。虽然说取得这个证可能用不上,但我相信,知识从来不嫌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能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这就已经是值得了!

中级中药师中药总结

229 评论(12)

HazimiYoYo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274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