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咩小宝er
如果你是业余人士那么最好先看唐云的《走近中医》和刘力红的《思考中医》这两本书。可以帮你建立初步的中医印象。接下来,如果有能力,应当直接看古籍。不要去看现代的中医教材,一般看了你也不会用。而古籍中也不要先读《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之类的,没有一点基础,读了脑子也是糊涂的。读古籍从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开始,因为他的书是逻辑性最好的,一看就明白。然后再读他的《长沙药解》建立初步的中药理论。黄元御的书现在没有单卖的,书店里都是黄元御全书。黄元御擅长五行理论。在下来读《郑钦安医书阐释》。这本书其实是郑钦安的三部医书的合订本,由唐步祺阐释。郑钦安擅长阴阳理论模型。读到这里一般的病你基本都可以自己解决了。往下就要继续读黄元御的《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作为一个提高。这两本书在黄元御全书中有。这时,你可以看看《黄帝内经》了,很多东西一看,你就会明白。至于《伤寒论》在《郑钦安医书阐释》和黄元御全书中,他们二位都为其作过注,看着更方便些。直接读无注的原本,对初学者肯定不行。到此,你的中医水平肯定比外面很多中医师都高。因为我就是在这样学,很有感觉。
快乐的陆小晶
自学中医看书顺序:医古文 、中国医学史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针灸学 。如果有条件最好就读医学院,进行系统学习。因为中医的很多书籍都不是纯白话,就算是白话也有很多专业的知识,给你看也看不懂,所以先应该学一下医古文,文言文大家中学都学过,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学起来不是那么难。中医药大学进门第一课,医古文。中医能自学,但也要有基础。书还是其次,关键是如何认识中医的世界观,能接受就可以试着去理解,否则最好别碰。可以先理解周易和道家相关知识,不感兴趣或学不进去的话就别学了,还不如生病去医院找大夫。中医根源还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并不是使用中药就是中医。基于这个认识,学中医需要有一定传统文化的熏陶。《道德经》、《庄子》、《易经》、《孙子兵法》、《论语》、《孟子》这些都可以读一读,感受一下,甚至是道家的许多著作,内丹修炼的书籍理论,不妨了解了解。中医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方法论是阴阳五行,所最求的也是形而上的道,这些都不是单单学习几个方子,被一些中药功效就有的。不过还是不推荐自学,最好去医学院系统学习。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