祎伊妈妈
木有雨啊
2008年执业中医师临床技能考试真题大整理第一站 住院病历一:辩证论治(完成辨病辩证依据、治法、方药)感冒 风寒束表证 暑湿伤表证 气虚感冒 阴虚感冒咳嗽 风燥伤肺证 痰热郁肺证 肝火犯肺证哮病 肺脾气虚证 肺肾两虚证喘证 痰浊阻肺证 风寒壅肺证 肾虚不纳证肺痨 虚火灼肺证 气阴耗伤证肺胀 痰热郁肺证 肺肾气虚证心悸 心阳不振证胸痹 痰浊闭阻证 心肾阴虚证 心肾阳虚证不寐 胃痛 湿热中阻证 瘀血停胃证呕吐 外邪犯胃证 痰饮内阻证腹痛 中虚脏寒证泄泻 痢疾 虚寒痢 湿热痢 疫毒痢便秘 胁痛 肝胆湿热证黄疸 热重于湿证积聚 鼓胀 气滞湿阻证 水湿困脾证 水热蕴结证头痛 肾虚头痛眩晕 中风 风痰入络证 痰热腑实证 痰火瘀闭证 气虚络瘀证瘿病 水肿 风水相搏证 脾阳虚衰证 瘀水互结证淋证 热淋 劳淋郁证 血证 吐血消渴 肾阴亏虚证虚劳 痹证 风寒湿痹-着痹 风湿热痹腰痛 有机磷农药中毒 肠痈 颈椎病 痄腮 热毒壅盛证惊风 惊恐惊风证小儿泄泻 疳证 崩漏 肾阴虚 虚热证绝经前后诸证 肾阴虚证二:鉴别诊断(书写病历常用的)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辨哮病与喘证辨鼓胀与水肿辨胸痹与真心痛辨胃痛与腹痛辨胃痛与胁痛辨中风与厥证辨淋证与癃闭辨呕吐与噎膈辨哮病与支饮辨头痛与眩晕
百变珠珠侠may
主诉、现病史、个人史、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力争不失分。要重点复习。必需认真掌握每一种疾病的定义和诊断依据,中医、西医疾病诊断—无巧可取。得出正确诊断结论的过程中,主诉是一定要抓好的重要环节。其中,西医诊断依据一定要从病史、症状、体征、辅查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多作辨病辨证分析训练,练习病历书写及辨病辨证依据的过程中,一定要贯穿“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这两个中医的基本观念,将病史、证候、舌象、脉象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先辨病、再辨证。思路清晰、辨病、辨证、治法、选方、用药,环环相扣。注意从症状及舌脉中取得辨病辨证的线索。各病的定义一定要记住。心系:胸痹(真心痛)心悸、不寐、郁证肝系:胁痛、黄疸、鼓胀、积聚、脾胃:胃痛、呕吐、泄泻、痢疾、腹痛、便秘、肠痈肺系:感冒、咳嗽、肺痨、肺胀、哮证、喘证肾系:水肿、腰痛、淋证脑系:眩晕、头痛、中风其他血证、消渴、瘿病、痹证、有机磷农药中毒、虚劳、颈椎病妇科:崩漏、绝经前后诸证儿科:小儿泄泻、疳积、痄腮、急惊风辨证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脏腑辨证:心、肝、脾、肺、肾小肠、胆、胃、大肠、膀胱气血津液辨证:气虚、气滞、血虚、血瘀、痰热、痰湿、痰浊西医诊断依据:疾病诊断必备的条件: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考卷内容多有提示。呼吸系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心脑血管系统: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房颤抖、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消化系统: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急性胰腺炎、甲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胃癌、胆囊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输尿管结石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液系疾病:缺铁性贫血风湿病: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桡骨前段1/3骨折、颈椎病儿科:流行性腮腺炎、小儿惊厥、小儿腹泻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综合征风热犯肺则疏风清热宣肺,治法与辨证相符。如:气血双虚则益气补血或气血双补。选方用药与治法相符。
爱家薇薇
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外市场需求日趋流行中医药行业海外日趋流行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的逐步提升,使得中医药在海外日趋流行。明星效应的推动也帮助中医药得到了更多的曝光。但是,中医药的海外推广并不尽如人意。如今英国中医药行业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沉淀期”。尽管在争取英国医保体制认可上屡屡碰壁,业界仍在为推动英国中医立法这一终极目标而努力。海外传播效果颇丰中医起初是为海外华侨华人服务,随后传播给了华人圈子附近的外国人。如今,中医药在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传播效果最好,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也有所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其中29个设立了传统医学的法律法规,18个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中医药行业发展阻碍分析尽管海外传播取得喜人成果,但中医仍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在医学实践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除韩日以外,中医并未进入当地医疗体系的主流,大都停留在“个体户式”的诊所模式。在中医接受度较高的荷兰,中医有4000多人,却开有1500多家中医诊所,每间诊所受训的中医人员亦不过3人,中医在立法、标准制定、教学体系、职业系统和社会声誉方面都不乐观。立法限制人才缺乏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困境,与立法监管方面的缺陷具有密切关系,英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世纪90年代之前,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诊疗方法在英国发展迅速,其对于部分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良好治疗效果,赢得了英国主流媒体关注和社会认可。然而,英国政府对中医药治疗的零监管也使低水平的中医诊所混入市场,中医诊疗整体水准出现滑坡。90年代末爆发的“中药致癌”事件大大损害了中医药的声誉,其负面影响一直延续至今。2011年《欧盟传统草药制品法令》正式实施,占据中药市场份额达60%的中成药被禁止出售。目前西方国家对中草药进口的限制仍然是中医药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海外中医药人才缺乏海外中医药人才的缺失也是影响中医药长足发展的因素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习中医的人越来越少,后备人才不足成为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部分在英国行医的中医药医生来自中国,年龄较大,在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和新的信息技术掌握方面有一定局限,影响其行医效果。在英国的中医诊所良莠不齐,通过市场优胜劣汰,服务不佳的诊所被市场淘汰也符合正常市场规律。完善产业加强监管如今,中医药的海外传播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中央部委和各省区市陆续发布的中医药行业发展扶持文件多达50份,据《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称,中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支持国际传统医药发展,促进国际中医药规范管理。目前,中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已经支持在海外建立了10个中医药中心。中医药的国际化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各国推进。据《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欧盟、非洲、中东欧等地区和组织卫生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未来,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应致力于人才供应链、产业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的搭建。中医药在海外的推广需要构建相关的政策、市场、科研、教育等全体系专业人才结构;同时搭建贯穿产地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物流、零售服务终端的产业供应链;利用人参、红豆杉等具有金融属性的中草药产品,结合创新金融投资模式,借由金融渠道推进中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
韩食小神厨
说句实话,如果病例分析这一站诊断写错了的话,原则上就1分没有了因为诊断都错了,后面的诊断依据,治疗原则都是白写,方向都错了,后面写的再对也恐怕是徒劳无功的。不过由于技能考试是主观题目,所以可能也不是100%没分,这要看判卷子的考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甚至要看考官当时的心情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给些分数,不过最多恐怕也不会给多于2/5的分数了,建议尽快想办法运作一下,这个考试多重要啊,这个要是不过的话,笔试没有机会考的。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