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5

samantha427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执业医师考试针具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食VS钞票

已采纳
临床、口腔、公卫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测试分为基础综合、专业综合和实践综合三部分。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审定颁布的《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中医、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师资格考试科目具体如下:一:中医:考试对象: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考试对象: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考试对象:具有规定学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考试对象:师承和确有专长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二:中西医结合:考试对象:执业医师考试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药理、卫生法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考试对象: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含中医经典著作内容)、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医学伦理学、传染病学、卫生法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针灸学。

执业医师考试针具

270 评论(14)

北京吃贷123

回答国际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是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资格考试部组织的权威性针灸师资格(水平)考试。报考级别:报考者可根据报考条件要求,由本人在申请表内注明A级(助理医师)、AA级(针灸医师)、AAA级(主治医师)等级别。报考条件:①资格(水平)考试A级(助理医师)报考条件 具有中医学大专或中专学历,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者; 具有西医学大专或中专以上学历,并经过针灸专业培训满500学时,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者; 在学术团体或个人开办的中医药院校学习,学制三年以上,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 随师学习针灸专业满3年,临床实践满2年,交验导师执业证书复印件者; 有6年以上针灸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经所在学会推荐者; 在各种形式的针灸专业培训班学习,累计学满2000学时,临床实践满2年者。

211 评论(8)

wangqinglin0

考针灸师证,需要满足具有中医学大专或中专学历,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具有西医学大专或中专以上学历,并经过针灸专业培训满500学时,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在学术团体或个人开办的中医药院校学习,学制三年以上,针灸临床实践满1年等条件之一。考试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2)正常人体解剖学(3)针灸学(4)临床病例辨证论治(5)临床取穴与针法灸法操作

276 评论(9)

紫童vivi

针灸学部分的知识内容,相对于与其他主线中医学课程如诊断、用药、内科等来说,略显孤立。针灸学有着以经络学说为主要思路,腧穴为处方思路的独特的学科体系。然而其诊断和辨证思路,包括治疗的思路,都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个理论的基础之上。所以就需要同学们在打好整个中医思维方式基础上,来熟悉这个独立的课程,否则容易因为忽视而产生陌生感。好在针灸学的出题往往比较浅,考的都是基本知识,很少涉及高精深的专业难度,所以这部分的分并不难拿到。有些同学觉得陌生,就想放弃这部分分值,实际这样是比较可惜的,因为在大分值课程上,复习到一定程度,分数就很难再上去。而很多人考试失败,成绩其实只是差一点点。所以希望大家认真对待课程,拿到这里该有的分数。出题侧重点①疾病治疗的主穴和配穴,以中风、崩漏、胃痛、牙痛、眩晕、面瘫、感冒、呕吐、便秘为主。②穴位定位。③腧穴主治特点。④五输穴五行属性与穴位对应关系(一分左右)。⑤穴位治疗疾病的操作方法。一、如何应对针灸学病案类考题 病案类考题是综合了诊断和治疗两个环节,是这部分考试中最难的考试形式。但是有一个好处,病案类考题在出题的时候非常规范,没有一个病症信息是无效信息或者反对信息,所以难度大大的降低了。病案部分适合用很多习题,来反复锻炼巩固,直到临战不退的底气。自己做题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习题,每一个选项都不要放过。比如这个题,看到题干就已经知道答案了,非常高兴选出来,不能结束,每一个干扰选项往往都有意义,这时候去弄懂为啥其他选项是错的。有些题,一看发现不会,不要急着翻书看答案,直接看答案是最容易反复遗忘的学习行为。要想一想,再把每个选项都看一遍试图排除掉,这章节知识不记得,其他章节的知识能不能帮助猜出来这个答案?这样即使还是没做出来,此时看答案后,遗忘的概率大大减少。在辨证的时候,着重看舌苔,脉象,是我们做题的关键词,当然也得结合诊断学功底。当然,学科间穿插来回复习也是个极好的办法。 二、关于腧穴你不得不知道的重要问题 题目类型可能是给出一个穴位名称,选择其定位,或者给出一个定位选择穴位名称。这些穴位的定位很多涉及解剖学知识,在记忆的时候和题目碰到则十分繁琐。但是穴位长在我们身上,并且按压会有穴位独有的酸麻感。在学习课程中,跟着老师讲解来仔细的按压,记住这种感觉,根据老师讲到的一些应用知识来在不同的情景下回忆,如晕车或者生气时该按压哪里,从而让每个腧穴像标签一样的烙印在我们自己身上。在遇到题目时候,逐个分析,很多定位具有明显的标志性词语如拇长伸肌腱,胫、腓等标志,从而辨别每个选项。视觉记忆是最直观,也是难忘的,就像你十年后也许不记得某同学的名字,见到却一定知道这是熟人。所以那些可视的知识,穴位、度量、艾灸、火罐等等,希望充分利用图片和生活,一次性收入脑中。

22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