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勇敢
黑粉精灵
1.人民文学出版社除了用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名出版了大量图书外,该社还先后使用过作家出版社(1953至1958,1960至1969),艺术出版社(1953至1956),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至1957,1987至1989)、中国戏剧出版社(1954至1979)、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至2009)等副牌出版各类文艺图书。至于“名著”类,由于该社采用的多是老一代翻译家的版本,语言风格有些陈旧,特长是苏联文学和东欧文学。但是老一代也有老一代的好处,由于按月领工资,犯不着急着干完活儿,一辈子翻译一本书都行,精雕细刻,作风严谨。有的翻译家一辈子就研究一个作家,轻易不出手,一出手就是“XX全集”,相当有分量。真是计划经济为数不多的好处啊,结果还给改没了。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风格是注解不大详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倾向于出版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和荣誉的作家的书,搁置争议,作风保守。作为老牌国有出版社,也不能要求他走先锋路线,,更不能奢望高大上的包装。好在该社在纸质、印刷方面无可挑剔的同时还始终坚持良心价,这一点十分难得。我把人民文学出版社当做一个值得尊敬、德高望重的老人,尽管有着深深的代沟,尽管有着些许的遗憾,但仍然发自内心地敬重。2.上海译文出版社其实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出版界圣地,我曾经专门跑到上海冲着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大门鞠过三个躬。之所以把他排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后,是因为我对该社产品不那么厚道的价格心怀怨念。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在外国文学方面首屈一指,名至实归。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作为一个打着“译文”招牌的出版社,居然也出版国内作家的作品,作为一个不误正业的人,对于这种不务正业的作风,我一贯的态度就是力挺。上海译文出版社同样是国营老牌儿出版社,但是作风开明,愿意给年轻人以机会,从这个角度看,真是业界的良心。我始终觉得上海译文的书,除了贵,就没有毛病了。上海译文出版社,就像我的恩师3.商务印书馆出版工具书的巨头。同时在出版学术类书籍方面拥有强大实力。但是该社在书籍装帧方面就太朴素了点,虽然也有人喜欢这种风格,但是堂堂商务印书馆,弄得霸气一点我觉得更好些。4.作家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翻译的外国文学从来没有给过我惊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文学那是相当给力。5.上海文艺出版社该社出书不多,质量相当高,靠谱。最大的优点是装帧精美,最大的缺点就是价格很贵。 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全中国所有高校出版社当中,最优秀的,没有之一。什么清华什么北大,都没法跟他比。该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材大胆,别人不敢出的,他敢出。虽然价格相当贵,但是高校出版社除了南开都很贵,综合考虑纸张、印刷、装帧、内容、页数的话,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性价比已经相当高了。7.春风文艺出版社青春文学的摇篮,选纸一般,包装一般,由于该社的核心读者群是学生,节约成本降低价格倒也合情合理。8.复旦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的书极少,极精,是出版界的劳斯莱斯。9.高等教育出版社仗着垄断教材类图书,漫天要价。我的职业就是教材科的科员,打交道最多的就是教材,有人要我把教材类单独列出来,限于本人职业的利害关系,不好公开讲,想了解这方面信息的,分享本文,加我好友私聊。10、北京燕山出版社很多年轻人不喜欢看书就是因为一时图便宜买了该社的书。不过没想到还真有替燕山出版社鸣不平的人,难道仅仅是我对该社的封皮质量、包装、翻译有意见?还是因为他家书便宜所以那些比较能忍的读者觉得好呢?我目前没见他家出过一本活人的书,这是有多小气。11、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业界的先锋,作风开明。但是有一个小毛病,错别字多,估计负责校对的都是走后门来的。12.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感觉该公司出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畅销,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可毕竟人家叫公司不叫出版社,说明人家很有自知之明,对于这样表里如一的出版社,我给个赞。13.辽宁教育出版社其实这家出版社相当好,就是因为不懂包装被埋没了。可悲的辽宁啊,好像无论什么产品都是这样,上好的东西,就是不会包装,心眼太实。14.长江文艺出版社国内文学方面表现出色,翻译外国文学方面十分平庸。15.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在传记类图书方面是巨头16.中央文史出版社居然敢给被党国驱逐出境的诗人北岛出版《时间的玫瑰》,你说这出版社多有种?尽管,在印刷方面有点问题,油墨味道太浓,熏得慌,但是看在他们这么有种的份儿上,熏着我也愿意。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