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百利
宅基腐闹不住
中医师承是传统医学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传统师承教育一般以师授为主,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 由于师承在中医的传承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指导意见,推进中医师承在当代社会条件下的复兴。各地方、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执行方案和管理细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并逐步成为在职医师接受再教育、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 2006年11月27日,《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52号令)颁布,允许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并考取医师资格。 2016年4月25日,广东中医师承项目在全国率先启动,基层中医师承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颁布,传统医学的师承得到法律的进一步保护与支持。①师承教育是培养高级中医临床型人才的重要形式。通过对经过师承教育的与未经过师承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相比,除门诊量与博士生接近以外,经过师承教育的开设特色专科最多,病房中药使用率最高,临床有效率最高;②师承教育是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解决老中医后继无人问题的有效方式。调查显示,通过师承班的学习,学生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指导老师的经验和专长,起码能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整理和总结出来,不至于丢失;③师承教育对徒弟的科研水平有所提高;④师承教育是在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备见效快、成长周期短、经费投入少、对工作影响小的优势。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