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6

墨墨姐姐
首页 > 医学类资格证 > 2022执业药师抗真菌药物应用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黄某某007luffy

已采纳
灰黄霉素 两性霉素B 达克宁

2022执业药师抗真菌药物应用

132 评论(15)

淡蓝喵喵喵

临床上应用较多 的分类是根据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将其分为多烯类 、唑类和棘白菌素类 。多烯类  多烯类是 临床上应用最早的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 B , 该药也是目前评价新的抗真菌药物的标准对照药物。其机制为通过与敏感真菌细胞膜上的固醇相结合,损伤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如钾离子、核苷酸和氨基酸等外漏,破坏细胞的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该类药物的优点为抗真 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缺点为副反应大,包括肾毒性、肝毒性及输液相关毒性等。唑类  唑类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等。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影响麦角甾醇合成,使真菌细胞膜合成受阻 ,影响真菌 细胞膜的 稳定性,导致真菌细胞破裂死亡。其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差异较大,部分有抗曲霉菌活性。现有品种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拉夫康唑和泊沙康唑等 。 该类药物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视觉改变, 表现为视敏度、视力范围或色觉异常; 另外该类药物通过肝脏P450酶系统代谢,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棘白菌素类  棘白菌素类包括卡泊芬净、阿尼芬净、米卡芬净等。这类药物可以特异性地抑制 1,3-β-D-葡聚糖的合成,从而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性,导致真菌细胞壁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消失,最终使真菌细胞溶解。基于这种独特的干扰真菌细 胞壁合成的作用机制 ,此类药物在人体内发生与作用机制有关的毒性反应的可能性要远远低于其他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的抗真菌药物。由于该类药物对很多耐唑类药物的真菌 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对高等生物无影响 ,因而具有低毒高效的临床效果。另外,该类药物与唑类无交叉耐药,是抗真菌药物联合用药的一个基础药物,并同其他抗真菌药有协同作用和增效作用。该类药物用药安全,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对肝脏P450 酶无影响,耐受性好;对一般情况较差存在、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真菌感染患者, 因此该类药物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

143 评论(14)

iamsongsam

对抗真菌一般来说需要讲卫生,然后用抗真菌的药物,比如酮康唑,硝酸咪康唑等等。

324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