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meNicole
全科医疗是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基层医疗保健体系,现已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行,尤其在许多发达的西方国家,全科医疗已得到医学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全科医疗综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及协调性的医疗保健服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专科服务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要,只有推行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协调发展、互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才能实行分级医疗,加强基层医疗保健工作,减轻专科医疗的负担,更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要。要推行全科医疗,首先要积极培养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对于全科医生,社会上存在种种误解。大多数人望文生义,认为全科医生是什么科都了解一点,但什么科都不精的“万金油”大夫或“赤脚医生”。而了解国外全科医生发展现状的人又会觉得全科医生高不可攀(相当于硕士水平),不符合中国国情,是一种超前的概念。实际上全科医生作为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他所受的训练和经验使他能够从事内、外科等若干领域的服务。对方家庭的成员来说,不论共性别、年龄或所发生的躯体、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问题的类型,全科医生均能以其独特的态度和技能,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必要时,也适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及专科咨询,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从性质和功能来看,全科医生继承了传统,又结合了现代时尚,是横向信息交流的中心,所有专科知识都在这里汇集、筛选并形成独特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全科医生是医生中的多面手,这种多面手一直存在于整个医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作用是任何其它专科医生所无法取代的。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培养相当于硕士水平的全科医生去基层医疗单位工作,但实施全科医疗、发展全科医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广大卫生医务工作者勇于探索和实践,因地制宜,积极培养能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全科医生。为繁荣我国的全科医学事业而努力
多妈elva
1、可及性服务。2、人格化照顾。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服务。5、协调性服务。6、以家庭为照顾单位。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8、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诊断程序。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扩展资料全科医师在全科实践中提供保健服务。也被称为家庭医生或家庭医生,是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全科医生具有独特的态度、技能和知识,有资格为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持续和全面的医疗、护理、保健和预防服务。全科医师通常以门诊的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突发事件;社区全科医生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上门服务。全科医生经常以家访的形式处理家庭病人,并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建立自己的家庭病床和医疗档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科医生
巧儿妹妹
一、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 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2、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3、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4、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 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协助转诊。5、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6、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 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7、建立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8、参加在职全科医学学习和社区专项技术服务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社区卫 生服务技能。9、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二、全科医生工作内容:1、建立并使用家庭、个人健康档案(病历)。2、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及适宜的会诊/转诊。3、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诊。4、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筛查与咨询。5、社区慢性病人的系统管理。6、根据需要提供家庭病床及其他家庭服务。7、社区重点人群保健(包括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8、人群与个人健康教育。9、提供基本的精神卫生服务(包括初步的心理咨询与治疗)。10、开展医疗与伤残的社区康复。11、计划生育技术指导。12、通过团队合作执行家庭护理、卫生防疫、社区初级卫生保健任务等。扩展资料:报名参加全科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同时具备下列相应条件:1、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7年。2、取得相应专业专科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6年。3、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4年。4、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受聘担任医师职务满2年。5、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科医生
优质医学类资格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