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93

A可儿她姑
首页 > 育婴师 > 育婴师实操给宝宝穿纸尿裤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乐淘淘

已采纳

纸尿裤可以说是婴儿在控制自己大小便之前这段时间的必备用品了,因为纸尿裤用起来更方便,省事不用清洗换下来直接扔掉就好了,对于新手的爸爸妈妈来说非常的简单方便,但是对于给宝宝使用纸尿裤来说又是一门大学问,那么新生儿纸尿裤怎么穿才正确呢?

第一步:妈妈先洗净双手,以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宝宝皮肤。准备好一片新的纸尿裤、一盒湿纸巾、护臀膏、一个垃圾袋。

第二步:把宝宝放在更换尿布的台上,打开尿裤,提起宝宝两条小腿(注意食指要放在宝宝两脚中间,以免磨着宝宝脚踝),将尿裤抽出,放进垃圾袋。用湿纸巾清洁宝宝的小屁屁,再用护臀膏薄薄地抹上一层,将宝宝双腿放下。

第三步:将新尿裤打开,提起宝宝两腿,将其铺在宝宝屁屁下面,放下宝宝两腿,将尿裤两端抻平,一边按下纸尿裤边缘,一边拉腰贴,左右对称粘好。从上方按下腰贴,从腰贴根部轻轻往上拉,用手顺着大腿根捋一圈,贴合屁屁,褶边不要内折。

第四步:注意粘贴后,松紧要适度,以能容下妈妈的1个手指为宜。尿裤腰部的外边要向外折一下,不能盖住肚脐,以免尿湿后弄湿肚脐,引发肚脐的感染和不适。整理一下,看看腿部的松紧是否合适,太松则易出现渗尿,太紧则容易勒着宝宝,使宝宝不舒服。

每次换纸尿裤先将纸尿裤摊开,放在宝贝臀下,背部要放得比腹部稍高些将宝贝两腿中间的纸尿裤往上拉到肚脐下,把两边的胶粘对准腰的位置,分别撕开贴牢,这样可以防止尿液从背部漏出。

刚出生的宝贝肚子上有还未脱落的脐带,为了避免碰触对宝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用时可将纸尿裤往内摺或往外翻,或专门使用肚脐凹形设计的纸尿裤,以免脐带根部与纸尿裤摩擦,使皮肤磨破、发炎、出血。

宝贝穿纸尿裤时,如果以前面胶粘上的记号和刻度为准,先进行左右两边的固定,再调节腰部和腿部的褶边,就可避免褶边卡住宝贝柔嫩的皮肤,磨伤皮肤。

纸尿裤每次用脏后,先尽量将上面的大便冲入马桶里,然后把脏了的部分往内侧摺,尽可能摺成小块,再用胶带粘住扔到分类垃圾桶里,这样有利于环境保护。

妈咪不能对宝贝随时进行“实时监控”,确知宝贝何时会有“情况”,尤其是很小的婴儿。不过,只须关注这样几种情况便可随时监控纸尿裤是湿了还是脏了,如每次喂奶前后、每次大便之后、每次睡觉之前或当宝贝醒来时、带宝贝外出时。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所以,在此之前,孩子是没有能力完全控制排尿排便的。

1岁以前,与其说把尿是训练孩子,不如说是训练家长找到孩子比较容易排尿的时间,比如吃奶后5~15分钟、睡醒后。

太早把尿,不仅不能帮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多多。下面我们就来细数一岁一下宝宝把尿的危害吧!

1、对宝宝的脊椎不好

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到三个月会抬头时,颈椎前凸,形成了第一个弯曲;六个月会坐时,胸椎后凸,脊柱形成第二个弯曲;一岁会走路时,腰椎前凸—脊柱形成了第三个弯曲,这样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弯曲。

如果把尿姿势的不正确,会增加骨骼发育不良的风险,发生脊柱侧弯、驼背等情况,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2、宝宝的括约肌得不到锻炼,反而易尿频

家长频繁地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尿尿,二不是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由于缺乏憋尿的经历,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会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容易尿频。

由于把尿不容易掌握时机,把尿时间长了,孩子的肛门周围压力加大,会对娇嫩的肛门括约肌造成损伤。

3、不利于婴儿髋关节的发育,也容易造成婴儿脱肛、肛裂等现象

局部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非常容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这又容易引发肛裂。

通过本文的讲述可以知道把尿虽然对家长来说比较好,但是过早的把尿对孩子的伤害却是非常大的,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多的健康问题,甚至是影响到宝宝成年后的健康,所以作为家长一定不要过早给宝宝把尿,否则得不偿失哦。

育婴师实操给宝宝穿纸尿裤

245 评论(10)

馒头笑开了花

新生儿纸尿裤怎么穿才正确?第一步:妈妈先洗净双手,以免手上的细菌污染宝宝皮肤。准备好一片新的纸尿裤、一盒湿纸巾、护臀膏、一个垃圾袋。第二步:把宝宝放在更换尿布的台上,打开尿裤,提起宝宝两条小腿(注意食指要放在宝宝两脚中间,以免磨着宝宝脚踝),将尿裤抽出,放进垃圾袋。用湿纸巾清洁宝宝的小屁屁,再用护臀膏薄薄地抹上一层,将宝宝双腿放下。第三步:将新尿裤打开,提起宝宝两腿,将其铺在宝宝屁屁下面,放下宝宝两腿,将尿裤两端抻平,一边按下纸尿裤边缘,一边拉腰贴,左右对称粘好。从上方按下腰贴,从腰贴根部轻轻往上拉,用手顺着大腿根捋一圈,贴合屁屁,褶边不要内折。第四步:注意粘贴后,松紧要适度,以能容下妈妈的1个手指为宜。尿裤腰部的外边要向外折一下,不能盖住肚脐,以免尿湿后弄湿肚脐,引发肚脐的感染和不适。整理一下,看看腿部的松紧是否合适,太松则易出现渗尿,太紧则容易勒着宝宝,使宝宝不舒服。每次换纸尿裤先将纸尿裤摊开,放在宝贝臀下,背部要放得比腹部稍高些将宝贝两腿中间的纸尿裤往上拉到肚脐下,把两边的胶粘对准腰的位置,分别撕开贴牢,这样可以防止尿液从背部漏出。刚出生的宝贝肚子上有还未脱落的脐带,为了避免碰触对宝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用时可将纸尿裤往内摺或往外翻,或专门使用肚脐凹形设计的纸尿裤,以免脐带根部与纸尿裤摩擦,使皮肤磨破、发炎、出血。宝贝穿纸尿裤时,如果以前面胶粘上的记号和刻度为准,先进行左右两边的固定,再调节腰部和腿部的褶边,就可避免褶边卡住宝贝柔嫩的皮肤,磨伤皮肤。纸尿裤每次用脏后,先尽量将上面的大便冲入马桶里,然后把脏了的部分往内侧摺,尽可能摺成小块,再用胶带粘住扔到分类垃圾桶里,这样有利于环境保护。妈咪不能对宝贝随时进行“实时监控”,确知宝贝何时会有“情况”,尤其是很小的婴儿。不过,只须关注这样几种情况便可随时监控纸尿裤是湿了还是脏了,如每次喂奶前后、每次大便之后、每次睡觉之前或当宝贝醒来时、带宝贝外出时。

260 评论(14)

hansile2002

很多的事物都是要讲究技巧的,这样做起来才能事半功倍,纸尿裤也是一样的。但是有的妈妈怀疑自己用的方法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在穿的过程中是否有什么技巧性的东西是自己没有掌握的。那么纸尿裤的穿戴方法和技巧分别是什么呢?

纸尿裤首先穿戴前,先将要更换下来的纸尿裤解开,垫在宝宝的屁股下面,这样做是防止宝宝突然尿尿,以便及时处理突发状况。然后用温水冲洗干净宝宝的小屁屁,大家注意,一定是冲洗哦,因为宝宝肌肤娇嫩,过渡清洗会造成肌肤表面的角质层损伤,这才是宝宝红屁屁的罪魁祸首!完成清洗这一步后,千万不要着急的给宝宝穿上,正确的方法是先用干棉布将水分轻轻拭干,然后让小屁屁在空气中晾4-5分钟,这个间隙,我们可以活动一下宝宝的身体,让宝宝做一下伸展运动,这样的亲子互动不但可以锻炼宝宝,还能促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即使在户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最好用湿巾清洁小屁屁,保证卫生的情况下再穿戴纸尿裤。

其次要护理小屁屁:这一步非常的重要,待宝宝小屁屁干爽后,我们还是不能急于穿戴,先用棉签蘸少量护臀膏或者紫草油,最好不要用爽身粉,因为爽身粉容易堆积在宝宝肌肉褶皱里,给宝宝肌肤带来严重的伤害,护臀膏和紫草油有预防、治疗、滋润的功效,可以有效护理小屁屁;

然后取出纸尿裤,轻轻搓揉、拉伸、检查纸尿裤,让折叠过的纸尿裤变得更加柔和,然后单手手指分开,叉住宝宝双脚,轻轻抬起,将纸尿裤铺开,后方的位置,正好在宝宝的肚脐以上,同时抽出脏的尿裤,将纸尿裤一端从宝宝双腿间拉伸出来,提至肚脐上方,若是男宝宝,生殖器调整朝下,然后将腰贴左右对称粘好。腰围松紧适度以一根手指能够放入为准,腿部以不影响宝宝活动为准,当腰围及腿部松紧调整完毕。

有些家长说,会不会因为使用尿不湿,孩子会出现岁了还学不会上厕所,其实随着孩子的语言系统发育,渐渐能够听懂家长的语言表达,大人要多说而且还要配合实地操作的对孩子进行锻炼,孩子很快就会学会上厕所的。什么时候宝宝才能不再使用纸尿裤,这个要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来决定,毕竟每个宝宝发育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最起码要等到孩子能够听懂我们讲话,或者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以后再说吧。

初生的小宝宝脐带未脱落时,每次更换纸尿裤要将腹部边往外翻,离开脐带大约3毫米,以免脐带根部与纸尿裤发生摩擦,而使皮肤磨破、发炎、出血,更可防止脐带沾上尿液而造成脐带发炎。在纸尿裤中加入的一种一遇尿液便会褪色的化学物质,它对宝宝的皮肤没有刺激。这种尿湿标识使宝宝一尿湿,妈妈便能及时发现并更换。当然,妈妈也不必每次小便后都更换纸尿裤,掌握在2-3次尿后更换就可以,但每次大便后都要换的呦!

294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