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海01
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
而战胜自卑的办法有:
1.认知法。就是通过全面、客观地认识,辩证地看待别人和自己。
2.作业法。不妨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
3.补偿法。补偿法即通过努力奋斗,以某方面的成就来补偿自己自身的缺陷。
4.暗示法。暗示法就是个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进行自助的方法。
5.领悟法。领悟法即有自卑感受的大学生,主动求助于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分析治疗。
6.性格训练法。有自卑心理的人常常在性格上表现出不当之处,如内向,不与人交往,敏感多疑等,为此我们不妨进行一下成功性格的训练。
兜兜兜尔
首先它让我更接受自己了,接受自己不够高,没那么好看,接受自己会在努力的同时还是会有点懒,接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和千千万万的人一样,接受自己是不完美的。其次就是会更接受自己的情绪了,它让我知道我不需要一直很快乐,不需要一天24小时散播“正能量”,知道我自己是可以愤怒的,是可以悲伤的,这对我来说比“更快乐”要重要得多。还有就是更理解和接受别人了,其实当人慢慢接受自己之后,接受别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会理解有些人就是不爱吃香菜,有些人就是不能接受咸口的豆腐脑(我是一个北方的小编),有些人就是不管你的idol在你心里有多完美,还是会很讨厌ta。会更尊重别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偏好。不再强行用性向、民族、种族来区分你我,而是更尊重这个世界的Diversity.至于我有没有变得更快乐,我觉得倒是没那么重要了:)
娃娃哇娃娃呀
自卑心理其实很多人都会有,比如突然有一个很帅或者很漂亮的人来主动跟你聊天的时候,你的自卑感就会油然而生,或者跟老板对话时,你会感觉你会被他的气势给压住,其实自卑心理如何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你自卑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所以你也只能去一点一滴的去改变,首先你要做到的就是,克服恐惧,也就是你什么东西不敢,就去做什么,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人如何越来越自信,就是以前做不到的,你现在可以做到了,以前不敢的,你现在敢了,你怎么可能不自信,你知道为什么在电影里那些不怕死的角色,那么有魅力吗?因为人类最大的恐惧就叫死亡,他连死亡都不怕,这个世界上已然没有能让他称之为怕的东西了,所以你真的觉得自卑很让你苦恼,先做到去做那些你不敢的,你不会的吧,不要怕别人眼里的你,说实话,你这个人都不值钱,难道你不去尝试你在别人的心里就会有多重要吗?不会。永远都是笑柄
丨加小菲丨
最大得收获应该是明白了人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吧。
现在有一种风气,不知道是怎么流行起来的,锤骨大家看很多晦涩的高级书,什么哲学、人文乱七八糟的,一开始我也陆续读了一些,后来不读了,为什么?因为我发现,这种东西读的越多,人反而变得越脆弱。
一个人最痛苦的是什么呢?就是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东西,既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还看赫拉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既懂得民主又懂法治,懂这个懂那个,觉得自己很有品位,很优雅,是有思想的人。但是呢,在世俗的市场经济体系里,大众并不认可这些,可能人家只关心钱多不多,有几套房,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社会现状。当你读了很多大道理之后,却发现自己无法参与到社会分赃中,根本没有能力参与社会的财富分配,你的内心会很痛苦,有时候活的可能还不如那些农民工开心快乐。
举个例子,ISIS基地组织的创始人,都是知识分子,因为在社会上无法得到认可,说白了其实就是得不到利益,于是揭竿而起。只读圣贤书的人,内心的敏感和自尊心,要比常人强很多,因为读了很多书,懂得了很多道理,觉得自己应该需要一定的优待,与之相对的,是读书多的人超越普通人的优越感。不要变成那种特别爱看书,但所有想法都来自书本的人,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要看到形而上的东西,但也要考虑的形而下。只有这样读书,才不会使得人脱离实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