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李东家
想要给孩子做某一学科的启蒙,首先是孩子愿意读,愿意学 ,感兴趣 ,对于历史也是如此 。
而每个阶段孩子的阅读习惯、学习特点也是不同的,既是说启蒙,那一般孩子也就最多到小学阶段 ,而历史学科的启蒙,咱们也建议是在5~10岁,那咱们就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点来说一说 。
1、喜欢漫画、图画类的书籍
2、不喜欢长篇大论,喜欢相对简短、阅读轻松 的书籍
3、理解不了过于深刻的内容,内心相对单纯 。
4、不喜欢讲道理、分析文、议论文,更喜欢读故事 。
鉴于以上4点,我推荐给您以下几套历史启蒙书籍 ,这些书籍也是我家大宝做历史启蒙时喜欢阅读的 。
1、《赛雷三分钟漫画中国史》-漫画类
这套书阅读很轻松,比较幽默。
2、《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漫画类
这一套书特别推荐,我家大宝爱不释手,开始只是入了2本,后面凑齐了一整套。
3、《小学生也能轻松读史记》-故事 人物传记
这套书属于故事类,插图也很精美,涵盖了400多位历史人物。
4、《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故事 人物传记
这本书比较薄,精选了10位人物的故事,插图不多,但是非常精美,古风系。
5、《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史》 &《地图上的全景中国史》- 图片+大百科
这套书特别推荐,大量精美的图片,有震撼的感受。而且把世界史与中国史关联对比学习。
6、《大中华寻宝系列》-漫画类 大百科 历史
这套书融合了地理和历史,还有文化美食风俗,适合作为通识类书籍。
7、《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图片+百科
这一套相对比较平淡,但也可以作为一个系列读读。
最后,我还是一个建议:孩子爱读爱看历史是重中之重,其它的标准可以往后放。
欢迎关注!我是豆妈,一位心理咨询师二胎妈妈,专注家庭与育儿。关注我!育儿不焦虑,家庭更幸福。
鹿脸脸舅舅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让孩子置于书的海洋他会在其中耳濡目染,这种优雅而且可以提升孩子的气质。但也要注意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才是。
都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读书也应该注意到这一点。选择孩子喜欢的类型,譬如,有个公主梦的女孩子可以给她买《灰姑娘》这一类型的王子公主童话、对天文这类知识感兴趣的孩子可以为他们买关于天体知识这类的书籍、对万事万物总想问理由的孩子,最好为他们买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这样子的依据兴趣买书仿佛是因材施教,捕捉到他们的兴趣点,陪他们一同阅读解惑,将他们引向读书的道路。
孩子的世界毕竟还是纯真美好的,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还是买童话寓言,或者是成语故事这类的书籍,以讲故事的方式带动他们,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一起探寻世界的美好;已经开始上小学的孩子,还要注重有意识地培育他们的写作能力,可以陪他们读一些有情节的小说或是优秀作文,一同积累下有意思的素材,才能让孩子的作文有话可写。通过陪同孩子读书来一举多得才是这一行为的真谛。
与其说是如何选择书籍,不如说是有陪同孩子的时间,孩子需要家长陪同他们的时光,选择书籍不如说是选择了一种爱好,陪孩子一起成长。选择一本好的书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后海大鲨鱼鱼
这是一个与孩子有关的话题,也是一个所有家庭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孩子的阅读,无疑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或英语,或科学,自然等多门功课,均是考验到孩子的阅读基本功。
何为阅读的基本功?简言之,对字、词、句、段的把握,首先是否可以理解到词语的基本含义,基本含义是指词语本身的意义,因为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解释,英语尤是。然后,抓住一句话的要领,并归纳到段,到章。
总而言之,孩子们的阅读,始终是为了扩展知识,增长见识为目的,应试只是手段而已。
那么,如何选择阅读的书籍呢,尤其是陪孩子阅读时。
陪读可能意味着亲子共享,意味着孩子的阅读需要你的陪伴和引导。
因此,需要陪读的孩子,建议父母根据以下几个关键词来给孩子选择书籍。
1、年龄
分龄阅读不难理解,不同的年龄适应不同的书籍阅读难度;这是其一,其二,作者们总是会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写出适合那个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所需要的读物。这一点,家长们很容易get到,各大网站总是会有相关目录供你选择;
2、兴趣
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爱好,即使他们年龄相当,性别一样。有的孩子喜欢恐龙,有的孩子则从来都不喜欢这种“看起来很恐怖的东西”;还有的孩子喜欢小汽车,但TA的同伴可能会喜欢火车,虽然都是车,但就是做不到都喜欢呀。等等。
相信你会看到自己的孩子一贯喜欢什么,那么,就选择相关的书籍和孩子一起看吧,相信孩子会很喜欢和你一起分享TA的爱好!
3、不同的时刻,需要不同的陪伴
这里,或许和心理学有关。
心理学上,尤其是发展心理学,会把孩子们的发展分成若干发展阶段。这里,我们把“阶段”偷换成“时刻”。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孩子会在某一时期,或许是妈妈将要离开她去出差的那段时间,或许是每个周日的晚上谈到周一要去幼儿园的那个晚上。也可以是孩子最近在学校表现良好,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还可以是孩子最近与同学交往出现问题的阶阶段。
Anyway,任何一个阶段,孩子会涌现出不同的情绪,衍生出不同的情感需求。而你与书籍,则是这时陪伴孩子的一剂良药,鼓舞孩子的一首战歌。
对的,我想说的是:根据孩子的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给予孩子不同的陪伴,比如说选择不同的书籍。
慢下来,心生活,我是心理咨询师蒋敏,愿与您一起寻回生活的初心。
欢迎关注公众号:翔步心理。
角落小泰迪
首先,我想纠正一下这位家长的观点: 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绘本阅读是其中一种方式,但绝对不是唯一的可行性路径。
其次,再回到这个问题上面,选择具有激发想象力的绘本,这个着实需要花费一点心思。我觉得可以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大胆,二是有空间。
画面绝不落入俗套,看起来亲切但是又别具一格,能够引导孩子作多元化阅读拓展,展开丰富的想象,此为其一;给孩子留白一些,让他自己去思考。那么这类绘本其实是很多的,当然真正优质的就很少了。推荐《一个部落的孩子》,这是一本讲述孩子归属感问题的书,画面很美,故事也很美,我家孩子特别喜欢,还认真写了读后感。
最后,家长要多为孩子提供可以随意发挥想象的机会,引导孩子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任何一个作品,这才是激发想象力的核心。
目前,关于绘本的必要性父母们都达成了一致意见,但对于绘本的选择确是莫衷一是,有的持有这样的观点,有些父母也可能持有相反的观点。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忽略掉孩子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亲子关系的融洽性,这两个因素直接决定了不同的选择方式和孩子喜欢的绘本类型。
对于绘本的选择来说,不论是小宝宝,还是大点的幼童,最终的选择权应该都是把握在他们自己的手中。因为他们才是最终的阅读受益者,父母只是旁观者,所以如果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那就让孩子自己来挑选。他们喜欢的,就会愿意读下去。
当然,父母也不是完全放手,也要帮助孩子筛选,并做好监督者的角色。比如,绘本是否适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年龄接受阶段,是否适合孩子自主阅读还是亲子阅读;是否适合问题启蒙或是角色扮演;是否需要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参与等。切记,在他们小时候,还是要以保护他们的想象力为主,如果不违反原则就不要过度参与,干涉过多反而影响他们的兴趣。
如果孩子愿意主动为你讲解,或是主动和你探讨的话,那说明他们可能开启了想象力的大门。
孩子通过阅读绘本,本身就有激发想象力的作用。而一些好的绘本通过设计、故事的编排、设定小 游戏 或机关等方式,就更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了,像一些洞洞书、翻翻书、立体书等。
最近听了一场绘本分享课程,接触到一套非常棒的绘本就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名叫《法国孩子的创意玩具书》,这套书包含了4本分册:《红盒子里有什么?猜一猜》《你要穿什么?翻一翻》《你怎么了?拉一拉》《你喜欢哪个?转一转》。
和一般的,单纯给孩子输入的书不同,这套书不打算一字一句地教孩子认知,而是需要孩子放飞自我、动手进行试验、互动, 把书正着看、倒着看、每个方向都观察一遍 ;同时还带着孩子一起一本正经地恶搞生活中那些熟悉的东西。
这种诙谐、有趣的方式,更能带孩子走进一个轻松、有趣的世界。
我和孩子看过的绘本具有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绘本有, [日]宫西达也著,彭毅翻译的系列绘本共四册,有《虎斑猫和黑猫》、《喵呜》、《一只小猪和一百只狼》、《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
我们孩子特别爱看这套绘本,每次给他讲的时候,他都听特别认真,尤其是在讲《虎斑猫和黑猫》的时候,因为虎斑猫咪咪和黑猫布鲁斯有鲜明的对比,能挖掘孩子找两只猫的不同特点,听故事的同时,还有鲜明的图片对比!绝对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特别钟爱这套绘本!
我觉得激发孩子想象力的绘本,应该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1, 要有吸引小朋友的故事情节,简单易懂, 风趣生动。《拔萝卜》的绘本故事就有很多种,无论是听儿歌,还是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都很受小朋友的喜爱,孩子也能轻松地复述这个故事
2, 配图色彩鲜明,人物形象生动, 一起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是其一,完美的配图才是关键,和孩子读绘本的时候,他一边听爸妈讲故事,一边自己研究,生动的图片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阅读体验,孩子更容易爱上绘本,孩子模仿绘本人物的过程,也是在激发想象力的过程
3 ,整个绘本故事中,要有与读者的互动, 前几天,和孩子读《小布谷鸟让座》就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公交车上载满了客人,这时兔奶奶上车了,动物们争先恐后的让座,最后兔奶奶坐在了小布谷鸟的座位上,请问小布鸟坐哪了?孩子一下子就猜了好几个答案,
可以选择没有结尾或是图片为主的绘本。
没有结尾的绘本,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给故事编一个或多个结尾。家长也可以与孩子一起编故事。
图片为主的绘本,可以带动孩子发挥想象,让孩子看着图,按自己的思维去编故事。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适当停顿,让孩子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其实绘本本身就是发挥想像的产物,如《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妈妈与孩子可以学着兔妈妈与兔宝宝那样,发挥想象,比一比谁更加爱着对方,激发想象力的亲子互动就这样开始了。
好的绘本,也要有一个用心的家长陪伴,这样才能发挥它巨大的光芒。
优秀的绘本,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也能够滋润孩子的心灵,更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美好的 情感 。
如何为孩子选择激发想象力的绘本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而定,比如有的孩子爱机械,那么家长可以为他多买一些机械类的绘本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有的孩子爱动物,爱植物,那么家长可以给为他购买一些动物和植物的那些绘本,来激发他的想象力。
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曾幻想过,要是能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该有多好,可以从高空俯视自己生活的地方,也可以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但就绝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想法仅仅是一个闪念而已。
但有一个人,记得自己童年时的这个想象,把它画下来了,于是这飞上云端的愉悦感就被记录下来,使得我们这些有过同样想象的人也能重温记忆,感受这愉悦。
这个人就是日本绘本作家黑井健,他的这部作品是——《飞向云端》。
《飞向云端》这本绘本以图画为主,字很少,有一半的页面一个字都没有,可以说作品丰富的含义都是通过图画来表达的。
《飞向云端》的封面描绘的是一个小男孩望着远处的白云,伸展手臂,飞在半空中,他脚下是蜿蜒的河流和低矮的山脉。
这时你会想,他真的能飞到云端吗?书的扉页告诉我们答案:看来他真的飞上云端了,飞得比飞机还高。
书的第1页,窄窄的一条画面,描绘的是傍晚山坡前的景象。第2页镜头拉近了,画面上有个小男孩望着远处的山峦,他说,每当太阳落山的时候,他都好想一直飞到云端。为什么太阳落山的时候就好想飞上云端呢?
接着小男孩扇扇手就轻轻地飘起来了,一直飘一直飘,地上的房子开始变小,云彩好高好远,就在他以为到达云端时,突然到处白茫茫一片,原来是小男孩飞到云朵里了。
有2幅画面很值得提一提。第1幅是小男孩在云朵里看到的景象——到处是轻轻薄薄看得到却抓不到的白色,还透着一点蓝,透着一点绿。第2幅是小男孩在云朵里的样子,他被点点滴滴的白色水滴包围,把置身云雾之中的梦幻感描绘得很真实。
作者黑井健是美术科班出身,给多本绘本画过插画,比如《小狐狸买手套》这本绘本就是他画的。他的绘画作品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颜色偏浅,事物之间界限柔润不凌厉,所以给人感觉既干净又温馨。
《飞上云端》同样延续了这个风格,画面充满温馨感和梦幻感。
最后,小男孩从云朵里飞出来飞上了云端,他看到了刚刚已经落山的太阳发出万丈光芒。原来,每到太阳落山就想飞上云端的小男孩是想追寻太阳!
这幅画谁看了都会感到眼前一亮,心情愉悦。太阳的光芒把它周围的云朵照成了鲜亮的金黄色,又把光芒万丈辐射开来,这是在地面上绝对看不到的景象!
我第一次坐飞机,看到云朵之上的太阳时,也是这样震撼的感觉——平视太阳的感觉!
后来,小男孩好几次都想飞起来,却都没成功,不过没关系,他真的飞上过云端哦。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提高孩子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范本呢?
首先得解释清楚什么是创造性想象。
儿童想象力的萌芽大约出现在2岁左右,通常是无意想象,内容比较贫乏,比如看到勺子想象吃饭。2岁之后,儿童开始出现有意想象,但一般都是再造想象,即根据他人的语言描述在脑海中勾画出情景。大约5岁以后,儿童开始显现高级的想象能力——创造性想象,即能够有目的,有主题,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来。
就像《飞上云端》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孩子想象自己飞上云端的过程。从如何飞上云端,到飞上云端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这个过程有目的,有主题,很完整。
这也是尽管这本绘本内容并不复杂,且文字比较少,却标示着“5-8岁适读”的原因——因为低于5岁的孩子还没体验过独立的、有主题、完整的创造性想象的过程。
创造性想象是创造和创新的源泉与核心。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他所说的“想象力”就是指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创造性想象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呢?
有2个根本办法,1个是想办法让孩子大量阅读,为想象积累素材;另1个是对孩子进行主题式想象力训练,就像“命题作文”一样。
比如,当你和孩子一起读完这本《飞上云端》后,你就可以问问孩子,如果他飞上云端会看到什么?如果是潜入海底呢,又能看到什么?会不会像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海底两万里》那样,发现一颗人头那么大的珍珠?
可锻炼创造性想象能力的主题太多了,再比如遇到仙女会发生什么事情?遇到吃人的巨人呢?这个巨人会不会是个“好心眼巨人”,不吃人只吃臭臭的瓜?
而且想象的过程不只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像黑井健这样把想象的过程画在好几页纸上,使之成为一个连续的故事,而不仅仅是只有一页纸的场景。
看吧,这本与众不同的不传输道理,不讲故事,只是描绘了一段想象的绘本,可以作为训练儿童创造性想象能力的范本,依据这个范本,我们能延展出许多可训练想象力的主题。
我想这也是《飞向云端》这本绘本能够入选日本图书馆协会、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指定图书的原因吧。能够吸引彭懿这位中国较早翻译和研究图画书的专家来翻译,这本书一定有其独特之处,等着大家来发现。
作者:梵高的二维星空 80后, 心理咨询师 一直借着 育儿 的幌子育己。
我觉得阅读本身就能激发想象力,无论是哪个种类的书,对孩子的想象力都是有激发作用的。当然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偏好,可以选择一些无字书,只有图片没有文字那类,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孩子的想象。当然还有一些奇异书或者是一些立体书,对孩子的想象力都有激发作用。我记得自己的孩子就是看过一本立体书之后,自己着手就做了一些手工,特别有创意。
想象力是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减少的,一般来说孩子的想象力是比成人丰富的多。而我们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不要遏制孩子想象力的发展,不要责怪孩子胡思乱想,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想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看绘本只是一方面,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听来自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随意画画;根据喜好做各种手工,哪怕就是剥橘子皮都能剥出一只小动物来。
如果单从看绘本来说,首先要选择富有想象力的绘本,故事生动,有悬念,结尾还给人想象的空间,比如魔法魔幻之类的绘本。
其次画质要好,画面富有艺术感染力,艺术价值高,还有足够多的细节供孩子观察、发现和思考。
最后孩子是读绘本的主体,所以一定要考虑孩子意见和喜好。否则即使是大师级的作品,孩子脸看都不看一眼,那也就失去看绘本的意义了。
狮子跃峡谷
小可的方法是,陪着孩子选择他喜欢的书,而他如果不认识字的话,那么小可会告诉他这本书里讲的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他还是选择要买,那么小可就会买给他,并且告诉他自己选择的就要把书看完,因为不看完就是在浪费。
比如小可的大宝喜欢看的一些动物之类的书,大宝才上中班,所以对于选择书方面,可能有些孩子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小可因为从小就培养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决定,因此每天晚上从班级里带回来的绘本书都是她自己去跟老师要的,而很多家长却是帮助孩子选择书籍,有些宝宝会站在旁边选择书,而他们明明很喜欢一本书,但是接他们的妈妈觉得那本书没有什么好看的内容,就会拒绝给他借阅过来读。
小宝宝们其实还是会挺失落的,因为他们并不想看妈妈帮忙选择的绘本。小可的是完全由大宝自己去选择,不管她选择的书可能是很小的宝宝才看的,或者没有什么内容的,小可都不会自做主张的帮她换了,会问她是否确定了,然后会拿一本自己觉得不错的,让她再次选择一次,又或者会告诉她两本书里面讲的都是什么,而这时候如果宝宝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小可就会按着她的意思帮她登记的。
一般她自己选择回来的书,都会自己坐在那儿先看一看图片,然后告诉小可里面讲的是不是这样的啊之类的,她自己看完以后,小可再帮她正确的讲一遍书里的内容,并且告诉她她看错了哪里。
如果你想陪着你的孩子看书,那么就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书,而不是选择你觉得有用的书,如是是按你的意思选择,那么就不是陪孩子看书,而是孩子陪你看书。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