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5

理想气体911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辅导孩子的话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贪吃的晨晨

已采纳

叛逆期一般会从孩子步入青春期开始,而且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步入青春期的年龄也越来越小龄化。为人父母之后你就会知道,要教育好一个孩子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有些特别叛逆的孩子,教育起来更有难度,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更加多多学习家庭教育的方法。都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或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教育好叛逆的孩子。面对叛逆的孩子,父母们应该如何的应对和教育呢?特别是那些很不愿意听父母讲一些大道理的孩子,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呢?康菲特青少年成长中心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案例积累,总结出以下核心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处于困惑的家长。如果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叛逆心理,父母可以偿试以下的方法:1、学会感受孩子的感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一下,不要把孩子当成敌人,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考虑问题。2、找出孩子抗拒的原因,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强制他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同时,也不可放纵。3、给情绪找个宣泄口。教育专家认为,很多时候,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宣泄不良情绪或不安感。鉴于此,如果再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要先看这个情绪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情绪,而不是一味的责骂或体罚他。4、及时给予孩子欣赏、鼓励和认识,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多表扬孩子,让他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非常强,希望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5、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既然处于逆反期,对于有些事不再做硬性规定,而是有条件地让孩子享受民主权利

心理咨询师辅导孩子的话语

299 评论(11)

lostangelus

以下是我在小鳅订的杂志《读写新天地》上看到的一个上海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文章《我不要上那么多课》: “唉,又到周末了!”我长叹一声。你一定会问周末不好吗?先别着急,听我细细道来。 最近,我因为成绩不好,妈妈给我报了一大堆补习班,有英语、作文、奥数……甚至还有二胡班!这几天,光是做作业就要做六、七个小时,加上课程就更甭说了。每到周末都要起早贪黑,晚上十一点睡觉,已是家常便饭。第二天整一副“熊猫眼”,真是苦不堪言。 作业一多,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写完作文做数学,做完数学读英语,做完英语……是谁剥夺了孩子天真的童年?因为作业多,所以我经常会趴在桌上睡着! 我也常常向妈妈抗议,但是结果不是被妈妈的刀子嘴批评一顿,就是被爸爸的金刚拳扁一次! 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我一边埋头做作业,一边听着老妈的唠叨,心里不住地大喊:我不要上那么多课! 看了这个孩子的心声,作为家长,你能了解孩子心中有多苦吗?你是会继续让你的孩子上那么多课还是给孩子减减压呢?以下陈默老师讲座的记录文字,希望能对你的决定有所帮助。 陈默老师每年都会为六七百个孩子做咨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她的数据和观点相当有说服力。据说陈老师的咨询非常难约。 陈老师说厌学的症状是作业明明七点半能完成,可非要做到九点。小学二年级下以后不少孩子开始厌学。孩子整体上的压力非常大,一般高二出现问题,孩子压力太大时就会放弃。 陈老师对学校环境的定论是单调的学校生活、浓烈的竞争气氛和焦虑的教师群。教师是焦虑的高危人群,孩子的情绪是受老师情绪影响的,设想走进教室的张老师是焦虑的,王老师是焦虑的,李老师也是焦虑的,孩子在学校受焦虑老师的影响已经很焦虑了,回家后家长要给她心理上放松,每个家人都要对她笑咪咪的,第二天孩子到学校再紧起来,这样孩子就能走得远。然而现实的家庭环境是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是高期望。如果在学校已经紧张了一天的孩子,回到家接着紧张,那橡皮筋终有一天要断的。 陈老师告诉我们:独生子女教育的大原则是父亲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儿子,母亲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女儿,这种孩子的力量会稍微大一些。 陈老师谈到影响学习的因素时,是从生理、心理和生存环境三个方面来论述的。 生理上除了遗传的智力外,还有身体条件。浅睡眠的孩子神经发育弱、注意力弱;刚上学的孩子有的字写不进格子里,是他身体发育不到位的原因,不是他不努力。在学校已经忙碌了一天的孩子,如果老师和家长嫌他写得不好,还要再罚他写,这样就更毁了他。对于孩子家长要等,要有耐心,一般等到小学三四年级时孩子会慢慢赶上来的,不要一开始就把他的心理摧毁,家长要多宝贝他、保护他。 有遗尿现象和哮喘的孩子,中枢神经弱,精力不够集中,这样的孩子最怕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心态就坏了。高中生学不好的原因都是情绪问题,而小学生不是。 心理方面主要体现在焦虑(主要是妈妈的焦虑)、人际和自卑。小孩是背着妈妈的情绪出去的。如果全班同学都排斥你孩子的话,家长要介入,一定时候要找专业人士。还要取得学校的配合,这样的孩子恶梦可以做到五十岁。孩子在小学的心理任务是种上一棵自卑的树还是勤奋的树。这棵树是老师种的。小学老师是不能说评价的话的。如果老师对孩子做了不好的评价,妈妈要做橡皮,把老师对孩子评价不好的话擦掉,鼓励孩子,那么老师的树就种不下去。 小孩心理难受就作(zuo),偷东西,打人,因为他不会用语言表达,他心理有很重的压力源。小孩子是没有品质问题的,小孩子的基本心理危机是恐惧。小孩子要读好书就要心神安宁。 生存环境包括家庭结构(大家庭、三口之家、重组家庭)、父母关系和教养方式。如果我们让孩子参与讨论家里的大问题,如买房,让孩子对父母的观点进行对错评判,那孩子的成熟度会非常高。一个孩子能面对困难是因为这个孩子有安全感,与母亲关系好的孩子安全感好。小孩子是不能怕妈妈的,很多有抽动症的孩子都是怕妈妈的。而妈妈应该是护着孩子的人,在孩子委屈的时候安慰他的人。 一二年级要帮孩子学习,家长的心态是陪伴,孩子做功课家长看报纸。三年级以后家长要脱离孩子的学习了。孩子做作业时分心是正常的,因为孩子只能记住十分钟的注意力,这时,家长可以装作没看见,过会儿摸摸他的头说“做吧!”。孩子的字写不好让它去。如果孩子把15抄成51(是神经性问题),妈妈就帮他擦掉,让他抄上正确的。如果孩子做错是理解问题,那周末再给他讲,别当天讲。做完作业让孩子随便干什么,如再安排别的功课,以后他要拖延到很晚了。提前完成功课可以玩儿的孩子,是有后劲儿的。 小学生是要养的,把身体弄好。孩子发烧要有两周不长。孩子睡觉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大人这么做,孩子长大后也会重视睡觉。 爸爸的作用:一是幼儿园阶段爸爸需要有单独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妈妈不要在场,否则孩子容易恋母;二是十二、十三岁的阶段,爸爸需要有单独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妈妈不要在场,会给孩子很多力量,爸爸是引领者。 听了陈老师的讲座,我更坚定了原本就已定下的家庭教育方向,即在小鳅的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她提供发展兴趣和特长的时间和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鳅的品性和行为习惯。作为家长,我不需要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进的学校来证明我在育儿方面有多成功,我希望我的孩子一生都能走稳,有能力抗击人生的风风雨雨,而现在正是为她人生打下坚实根基的重要阶段。

322 评论(9)

Wenlll1020

1.不要期望太高,减少压力。 很多家长都有“望子成龙,女成凤”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强加给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收获。 压力。

2.有耐心和多个孩子沟通,给他一定的空间,太严格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自尊心也很强,你越是和他对抗,他越可能不听,而且 可能会更好地尝试与他成为朋友的效果。

4. 尊重孩子,多鼓励他们。 父母应该尊重自己的孩子,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弱点,更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点和其他孩子的长处进行比较。

5.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 面对孩子一些令人费解的行为,你不妨感同身受,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共鸣,你就会了解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6.调整情绪,多听。 父母要学会稳定情绪,学会倾听。 家长要以平等的态度,在平静的状态下倾听孩子的声音,以朋友的身份积极与孩子沟通,帮助和引导孩子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接受并虚心接受孩子的意见和建议。 被认真对待。

7、合理约束是指告诉孩子做什么的界限,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管教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犯错需要管教时,要让孩子知道你是认真的,父母的要求不仅仅是惩罚还要奖励。 管好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

17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思想成熟了,也变得非常有主见,很容易与父母发生争执。 以前父母的话是权威,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再听父母的意见或建议。

91 评论(8)

注册不太麻烦

度娘说,“叛逆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正常现象,一般出现在13-18岁之间。”心理咨询师李艳君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理发育与生理发育是不均衡的,这时的孩子虽然心理不成熟,但是他们自身会有成人感和长大感,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愿意受束缚,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成长,会做一些比较极端的事情。“家长尊重孩子,通过自己说话的语气、方式和表情,让孩子明白家长在他们面前不是居高临下的。”李艳君说,要正确应对孩子的叛逆期,家长首先应该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孩子的现状,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论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该理性的分析、疏导,而不是训斥。“如果孩子不愿意跟家长说话,家长不妨就换种方式,比如写小纸条,当孩子对家长说‘不’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出几个选项,让孩子自己选择等,这些都是可以的。”李艳君说,还有一点是家长必须注意的,就是当孩子做了一件让家长感觉难以接受或者非常气愤的事情时,家长最先做的不应该是质问孩子,而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当自己的情绪平复后,再与孩子交谈,否则很容易让事情激化。

81 评论(8)

怪叔叔是绅士

每年一度的中考、高考即将来临,考试焦虑再次成为家有考生的家长之间的热门话题。心理学家调查也发现,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并且会由于考试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发挥,严重者甚至发挥失常,屡考屡败。虽然很多家长通过学习,了解到了考试焦虑对孩子成绩的严重影响,却苦于没有专业的手段帮助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挣扎在焦虑当中。 其实,焦虑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在教育心理学上,有个非常有趣的焦虑和学习效率的倒U曲线。它揭示:如果人完全缺乏紧张、毫无压力,会导致没有学习动力,这是不利于学习的;而过度的焦虑紧张又会导致学习的失败。对考试而言,也是如此。带着适度的紧张应考,会激发人身体的应激水平,激起人的挑战精神,这将有利于考生超水平地发挥。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让孩子轻松、快乐、高效的考试,正常或者超水平发挥,给家长和考生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一、考试焦虑的表现主要有: 1、情绪上:担忧、焦虑、烦躁不安; 2、认知上: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看书效率低;思维僵化; 3、行为上:坐立不安,手足无措,易激惹; 4、身体上:头痛、食欲下降、恶心、心慌、睡眠不好等 二、中高考常见问题 1 心情焦躁、焦虑: 2心理压力过大,自信心不足; 3学习安排紊乱,不能有效学习; 4复习难以抓住重点,效率低下; 5无法掌握各科学习重点,偏科严重,不能均衡提高; 6记忆效果差,遗忘率高; 7考试心理与技巧差,丢分现象严重; 8学习成绩提高缓慢,不能有效突破。 三、考试焦虑咨询目标: 1、教会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学习期望值,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开发学习潜能,培养高效的学习能力,在轻松快乐中达到学习最优; 4、从根本上解决考试焦虑问题,均衡全面提高各科成绩。 四、咨询需要注意的事项: 1、咨询需要交费预约时间。心理咨询是预约制,需要提前交费预约时间,一般的咨询机构都不接受突然到访的来访者。 2、咨询需要一段时间,不能一蹴而就。很多家长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天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3、咨询需要自愿。家长有咨询意愿时,要事先和孩子充分沟通。事实上,现在有很多孩子愿意接受咨询,阻碍往往来自家长。 4、咨询需要配合,家长,老师,咨询师,孩子,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尤其是家长的配合很重要。 祝愿:广大考生在高考、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17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