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腾腾的鱼粥
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
1 父母不断地贬低孩子。
这种父母会不断地贬低、甚至当众贬低孩子,以“谦虚”为名,狠狠地打击着孩子的自尊心,这样的小孩长大之后,多半会变成讨好型人格,无法承认自身优秀的部分,只会永远的自卑下去。
2 父母对孩子疏于陪伴和关爱。
由于工作原因,很多父母没有时间照看,给足了孩子物质,但没有给他们情感上的关爱,导致孩子情感断层,对亲情、家庭疏离,从而把这种习惯带到之后的人际交往里。
3 父母对孩子过度控制。
有些父母会过度干预、控制孩子,大到升学就业,小到交友。这样让孩子根本没有自我,没有隐私,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孩子要么成为巨婴,要么直接崩溃。
4 父母本身有严重的恶习。
如父母有酗酒等习惯,无法做到情绪管理,家里终日打打闹闹,在这样的家庭里,小孩始终没有安全感,那他就会在别处寻找安全感。
5 父母对孩子有物理层面的虐待。
施暴者往往自身也成长于喜欢使用暴力的家庭,然后把这样的教育方式代代相传。暴力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并扭曲着孩子的性格养成。
6 父母对孩子有言语层面的虐待。
比起物理层面的暴力,有些父母只会嘴上伤人,用最恶毒的话去贬低孩子,例如:你真是脑袋有病。比起第一类的贬低要更加伤人,而且影响的时间更长,更深刻。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有非常糟糕和低下的自我评价,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幸福,极度的自卑,自我厌弃。
7 父母对孩子进行羞辱教育。
有些孩子从小在父母那里听得最多的评价就是“你啥也不是,笨死了”之类的话语。父母认为这是鞭策,使之成为更优秀的人,但实际上却把孩子推向自卑的深渊。
这七类原生家庭的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以上就是关于原生家庭及其相关问题,如果您仍然有相关疑问,请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及其根源,挖掘自身潜能,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保持心理健康。
最后,选择一位合适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保障,请谨慎选择。
2岁半的猫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情感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具体有如下几点:
1、人从家庭的经历中,不可能没有情感未了的需要,例如:来自没安全感家庭的,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2、择偶时是希望在情感上得到在原生家庭中未得到的需要,例如:父母的肯定,需要感到自己独特等。
3、 人类都带着这些未了的情感包袱,希望在新的婚姻关系或家庭中得到解决。
4、在原生家庭得不到家庭的满足,就会只顾索求,没有能力为择偶付出。这看法虽然有点悲观,但是如果勇于面对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就有新的动力重新去爱。
5、关系上的问题大多是因为原生家庭未解的结,而多于因为缺乏委身、关心和爱。这种看法或许带有谅解和盼望,当然背后不是鼓励你将埋怨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鼓励你去正视家庭遗留下来的问题。
扩展资料:
在一个不好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亲的行为举止严重影响着子女性格的形成。
人类应该正确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关系。当家庭还是原生家庭时,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父母应当关心子女的生活。
当有了新生家庭后,在这个新生家庭中妻子与丈夫二人要结合为一体,应该尽量在精神和物质上从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或影响中走出来,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见。
淘淘7011
对待家庭我们有一个妄念,那就是希望家里人都和和睦睦、所以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耗尽心力,但往往结果不如人意,跟着这本书我们可以试着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家庭成员之间既要亲密,同时也需要保持自我的独立,那我们一起看看超越原生家庭的秘籍吧~
小喵酱碎碎念
既然知道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负面影响,说明你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且自觉躲避不良影响,这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一面。还需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强大起来,同时按照正确的价值观去为人处事,最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其实你要想摆脱原生家庭对你的负面影响是基本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身上都带着原生家庭的一些烙印,这些烙印也是一血缘关系的关系,你想摆脱也脱不掉,但是你要想降低的话,是完全有可能,首先你自己要有心里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啊,首先你要分的清,什么原生单行给你带来负面影响是什么?你只有认识到这些东西,你才能将他们去激进化,去糟粕,然后呢,自己要对一些事情要有自己独立看法,自己拿主义,切不可,完全听别人的主因,因为别人给你的一些意见有可能是牵涉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可能会给予不客观的评价,然后我觉得你应该将原生家庭的人起码都有五顶,谁是真正对你好的?谁是对你不好的?谁是冲着你的钱?或者冲着你的才来,你只有辨明是非分享人的好坏你才能降低,原生家庭给你的负面影响。自己的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家庭的口碑在大家嘴里是十分好的话,那么大家对于这个家庭的孩子,也是十分容易接受的。但是如果说原生家庭,在大家的印象中并不是很好的存在,或者是自己的父母做了什么错事,让大家不能够接受,这个孩子也是很难让大家去正面接受的,如何降低或者完全摆脱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觉得做好你自己,因为你是明白事理的,你想降低或者摆脱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说明你是明白事理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做好自己,并且和善的对待其他人,让他人看到你的态度,就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能够逐渐降低,甚至完全摆脱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而且我觉得家庭的原因不应该牵扯到孩子身上,虽然说孩子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但是也并不是说全部的孩子都会受到自己的家庭影响,变得十分的坏,有些原生家庭并不好的孩子,但是他带人比较和善,而且为人处事比较好,让人特别的信任。他做事也是干净利落的,并没有向他原生家庭的那样。所以说这样的人也是特别容易值得信赖的,只要做好自己,让别人看到你的态度,那么时间长了,大家都会让你对你的印象就会有所改观。即使自己的家庭负面影响特别大,也会在时间的冲击下,慢慢消失的。
helloJ80430
大家好,这是我们原生家庭系列的第三期分享。
在上一次的分享中,我谈了一下关于家庭的定义。
讲到两种关于家庭的定义,在传统定义中,家庭是基于角色分工构建的,也就是说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扮演好自己传统认知中的角色,才能保证家庭的正常运转。
而在第二种定义里,现代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关系的联结,他们根据关系来定义一个家庭,也就是说,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果一直保持在友好互动,亲密联结,彼此支持的基础上,即便法律意义上的家庭破裂了,但是泛家庭概念也不会消亡,也就是说,家庭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血缘关系,亲密关系,亲属关系,一直存在。
正如乔贝尔所言: 「破碎的家庭」是不存在的, 家庭就是家庭,不是由结婚证、离婚文件和收养文件决定的。家庭是由心组成的,家庭变成空的唯一时刻是,当那些心脏的纽带被切断的时候。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天后王菲到底是不是好妈妈的争论,其实就是基于两种不同家庭定义,造成的分歧和争吵。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我们这批年轻人,普遍更认同后一种观念,也就是在我们看来,父母离婚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但是父母关系不好,纷争不断,彼此诋毁,还要维持家庭的完整,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认知呢?
因为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父母由于比较保守传统,所以,他们的离婚率很低,但是婚姻质量并不高,并且因为存在育儿方式不当,加之家庭文化环境在发生变化,所以,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这其实就涉及了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一个主题,就是其实无论我们如何定义家庭,都无法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父母从生下孩子那天,就对他负有基本的职责,一旦这些基本的父母工作没有做到位,无论家庭是完整还是不完整,都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需要履行哪些职责呢?
通过对数以千计因为原生家庭,求助于咨询师的受访者的研究,解释性现象学分析认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负有以下基本职责。
第一,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
第二,保护孩子免于伤害;
第三,情感护理和关系支持;
第四,父母指导和纪律要求
满足孩子的实际需要 ,就是指父母有义务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比如照顾婴幼儿成长,满足他们生存需求,教育和发展需求等……
保护孩子免于伤害 ,就是指父母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保证孩子免于外部伤害,当然也包括,免于父母虐待。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临多种成长危险,烫伤,溺水,交通事故,校园霸凌……
孩子要经历的可能性威胁,远比大人想象的更多。弗洛伊德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人害怕洗头的时候闭上眼睛,有可能是源于幼年洗头时,父母没有注意,导致水流进眼睛里,制造了疼痛不适和恐惧的记忆,所以,他们长大后,也会相比较于同龄人,更加的排斥洗头这件事情,因为恐惧一直存在于他的潜意识里。
弗洛伊德提供的案例,有时会很片面或者过于依赖个人经验,不能说明一切,但伤害是有记忆的,是经过心理学研究证实的。而孩子若是幼年经历过人为的伤害,比如性侵,殴打和虐待,会严重危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情感护理和关系支持 ,指的是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情感关怀,并帮助他构建经营关系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情感护理和关系支持,为他们提供了归属感和安全感,让他们长大后可以更勇敢的步入社会。
父母指导和纪律要求 ,孩子虽然在成长过程中,喜欢胡闹,喜欢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但是,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是有渴望结构的心理诉求的,也就是,他们是希望父母可以控制和制止,指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克服无序感的,因为孩子也渴望做正确的事,被别人喜欢,被表扬,被接纳。
所以,父母的指导和纪律要求,会提高孩子的秩序感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自控意识,并让他们因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感到安全。
但是,如果孩子在一个混乱无序的,基于恐惧的环境中长大,没有得到足够的情感护理和支持,或者目睹了父母之间持续的冲突;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冲突;甚至遭遇了严重的虐待和伤害,就会阻碍他们建立健康的依恋模式,导致自卑和自我价值感低下,出现各种有瘾或其他功能失调的情况。
而那些因为原生家庭而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的人,他们大多在以后的生活中,遭遇了这些困难:
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
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
自我价值和自尊心低下;
个人或职业目标的局限感;
严重的成瘾行为,比如酒瘾,烟瘾等
严重的焦虑,失眠,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
因为根据对人类的社会定义,可以看到: 我们是高度相关的,受互动影响,受生物学影响的高级社群生物。
而家庭,是一个人经历的第一个社会团体,父母,给予了我们特殊的遗传特质,我们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发展了最初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和信念,也在这里学习如何进行沟通,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们在家庭中收到的信息,无论是口头还是非言语,都形成了我们对自己,对能力以及对他人的个人和情感态度的信念和看法。
这些信息继续影响我们一生的选择和行为,并影响我们对人际关系,情感,亲密感,性别,性别角色,金钱,职业等问题的态度。
我们会将这些旧信息带入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包括个人和职业,直到发生某种事情使我们想要更改它们为止。
如果我们在一个充满爱心,安全的家庭中成长,我们可能会发展出强烈的,积极的自我意识以及健康的沟通和社交技巧。
因此,如果你觉得你面临原生家庭伤害,就需要从父母四项基本的工作职责中去寻找,从中尽可能精确的选择出,你认为父母做得不完善的是哪方面?并想想你记忆犹新的,让你感到最受伤的一件事是什么?
尽可能用文字记录下来,并精准的描述你当时的感受,以及你现在的看法,然后,我们在之后的家庭疗法中会用到。但你现在就可以着手准备,并且每隔一个星期,将你记录的当时的精准情绪状态拿出来重温,并简单的写几句现在的感受,你先这样做,等到家庭系统疗法的讲解时,我会告诉你为何要求你这样做。
好了,今天的分享主要是关于父母基本职责的介绍,下一期我们讲一讲,常见的原生家庭问题,会造成的常见创伤是什么?
如果你也有原生家庭创伤,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点击关注和收藏和转发哦~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 网络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