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尼达熊
一.走向心理咨询师的动因分析心理学专业是我内心的选择,其实刚开始并不怎么了解这个专业,只是觉得或多或少会对自己有帮助,有利于管理自己的情绪,有利于自己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觉得挺有趣的。之后经过专业课的学习,渐渐地被它吸引,想把它学好学精的想法越来越浓烈,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念头也一直在心中,不可动摇。时间越久,我发现心理学知识对朋友也都很有帮助,我也很乐意成为朋友们的倾诉对象,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准确地说,现在我对催眠和梦都非常感兴趣,“潜意识”是多么神秘又深奥的领域,我深深被它吸引着。第一次翻开《梦的解析》这本书时,并不能理解和接受他的观点,当我再次拿起它阅读时,顿时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和弗洛伊德的伟大。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对欲望的满足,尝试用潜意识来解决各部分的冲突。释梦者往往被披上神秘而又神圣的面纱。但梦却具有一定的意义,即使那是一种用晦涩的“隐意”来取代某种思想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中我对潜意识有了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也更坚定了我想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愿望。二.如何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一)自身条件分析1.咨询师自身素质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良好的品质必不可少。我的待人原则就是真诚大方,在与别人的相处中善于倾听,能够替他人着想,有爱心、耐心也有很强的责任心,喜欢帮助别人。我也在不断尝试去接纳每一个人,允许不同的存在,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怨恨,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让自己陷身于各种心理冲突和不良情绪当中,努力提升自己的适应和调节能力。2.咨询师的思维方式我所采用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这也正是心理咨询工作必须遵循的科学性法则。全面、系统、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符合心理咨询工作所要求的普通联系的观点。对于某些非主流道德观和价值观,我持有宽容的态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这也有利于咨询工作的有效进行。我明白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有着许多限制,权责利要、感情等问题会对咨询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我的思维逻辑更加清晰缜密,处事态度更加沉着冷静。(二)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准备1.专业理论学习毫无疑问,学习并掌握专业理论,对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是必须的,也是重要的。我很珍惜每一堂课,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培训机构,同样的内容,我喜欢听不同的老师来讲解,将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通过课堂中对专业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并且结合自己在课前课后的自学和复习,我相信初步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并不太难。但我不会仅仅满足于通过考试拿到证书,我知道要更加努力懂得更多专业理论知识、坚持终身学习才配得上资格证书。2.专业技能训练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是要通过技能的操作体现出来。我认为,通过专业技能部分的理论学习,在熟悉、理解并掌握了心理诊断、咨询及测量技能知识后,跟随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实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询师。(三)如何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处理好自身的心理问题,才能解决别人的问题。咨询师经常接触各种负面信息,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或者排除不良情绪的能力,那么很可能让自己处于危险的状态。如果自己出现心理问题了,也不能影响到咨询工作,一定不能将负面情绪带入到咨询当中。咨询师也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发泄消极情绪,当然必要时可以寻求同行或上级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好多人说过心理咨询师总是在倾听着别人的“垃圾”,那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呢?我们完全可以回收其中有用的东西,把它当成一种养分,这样我们就会少了很多不需要的烦恼。三.职业期待和目标在中国,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也许会遭到很多人的不理解,他们认为身体不舒服了就去医院啊,根本就没必要进行心理咨询。他们往往不明白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学习心理学,而是要更加努力地去证明它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没有人的心灵能一尘不染,尤其身处这复杂的社会,面对那么多的压力,能重视心理健康的人就非常明智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我们能够依靠的只是我们的本性,而不是金钱。”而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为了追求金钱而失去本性的人,很多人会对他们进行道德评判,却很少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的人更少。不过,我相信今后的心理咨询一定会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和社会,我也会不断学习和强化心理学理论和技能,与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前辈及同事不断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争取为越来越多的人摆脱烦恼与痛苦,帮助更多的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好像已经看见了希望。
三月女王Amanda
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接受督导,才能不断成长。心理咨询师执业成长过程大致需要经历如下四个阶段:初学期、提升期、实习期、成长期。
初学期:满腔热情的帮助阶段
满腔热情的帮助阶段是指咨询师处于学习理论过程中或是学完理论参加完国考以后到具体做案例之前这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刚刚进入咨询师的学习阶段,学员对基本的咨询理论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但他们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经验和较强烈的助人热情。他们会非常喜欢为朋友或同事解答问题,会很主动地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且乐此不彼。
热情帮助阶段的典型特征就是在与求助者展开谈话以后,快速地确定求助者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给予求助者强烈的、过分的情感支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阶段成长的主要内容是,要把理论知识扎实的学透,以及学习一些职业考试之外的大量相关知识,婚姻家庭方面的知识、婚姻法、继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心理咨询基础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方法等等,为进入高一级的阶段打好扎实理论基础。
提升期:无所适从的起步阶段
无所适从的起步阶段是指当咨询师踏入做案例的开始阶段,但是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职业打击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表现为咨询师在这个阶段会因为终于能够去体会和实践自己盼望的咨询工作而产生兴奋和激动。但同时他们也会感到无助、担心并拥有脆弱的自信心。他们会经常感到自己的知识不足够,技能不那么有效,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伤害来访者,不能经受哪怕是很小的挫折,怀疑自己的能力等。
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咨询师无论从督导或是来访者身上一旦察觉到哪怕是一点点批评的语言都会对他们自己的自信心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主动地寻求“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技术”,寻找专家级的从业人员作为效仿的模型。所以,在此阶段中的咨询师总是在向督导师提出:“对于这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您是怎么处理这个问的?什么样的技术对这个问题是最有效的”?很多时候他们忘记了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恰恰就是来访者经常向咨询师提出的问题。
在此阶段如何成长呢?在目前中国督导机制和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处于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和精力去上一些专家的工作坊和培训课,但是短期的授课很难达到督导的作用,必须参加一些全面系统的培训课程和工作坊才能起到真正督导的作用。
此时咨询师可以选修的课程和工作坊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家庭治疗流派的工作坊,精神分析的中级连续培训项目,行为、认知培训班、叙事、焦点短程、森田治疗,催眠治疗,心理咨询基本功训练,个人成长工作坊,团体治疗等等。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适当的选择,即使要求要全面的了解,但是要深入研究学习,还是依据自己的感觉进行匹配的。此阶段,时间财力上可能负担重一些,没别的办法,因为付出才有回报。
实习期:保守、谨慎的摸索阶段
保守、谨慎的摸索阶段: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通常处于高级见习或实习阶段,他们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专业水平上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和框架。在摸索阶段特征是如何把咨询工作做的恰当、正确和有效,这是他们感觉到的压力主要来源。因此他们在工作中通常都表现出一种保守、谨慎和严格的风格,以此来追求“正确和效率”。
这一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咨询师虽然能够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活动中获得进步和成长。但是,他们仍会产生不安全和脆弱,同行与督导的支持与帮助依然是他们的“拐杖”。
此阶段的咨询师依然需要督导对他们提供的支持和肯定,并且其作用变得比以前更加重要。进一步的督导会使进入此阶段的咨询师更能够看到自己已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自信心和继续成长的动力。并且对进入真正的临床咨询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长期:整合、梳理的历练阶段
整合、梳理的历练阶段,咨询师走出了学习的状态,开始了独立工作,真正走上了的临床执业阶段。
此阶段有如下特征:不用再受学习阶段的种种要求,也不会受督导的太多的制约,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个案咨询了。刚刚独立工作之后的几年可能会是一个随心所欲、令人兴奋、富于创造、勇于探索、不知疲倦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咨询师会随着对自己人格的不断理解和接纳逐渐将自己的人格特点融合于咨询过程中,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和应付自如。
同样次此阶段的咨询师依然会面临一些特定的问题,长期的执业积累,各种错综复杂的个案,很容易造成特定行业的职业倦怠,如果不能很好的加以积极的解决处理,不但会影响到咨询效果同样也必将影响到执业者本人的健康状态。所以他们还是需要阶段性的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或同辈之间的互相督导,以期处理好自己暂时处理不了的问题,并且不断加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格和局限性,不断提高咨询的能力。从另外一层含义上实现真正的“助人自助”的目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