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senalzoe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想成为一名咨询师,其实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过程。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呢?相信下面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
1.心理咨询师有哪些职业特征 ?
有人说:“你是心理咨询师,那我一说话你就知道我在想什么”,“心理咨询师是胡扯八道的一个职业”
在谈论心理咨询师成长的道路之前,我们得先知道,心理咨询师它是怎样的一种职业。这个职业是否和我梦想的职业一样?
之前,我遇到一些想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问他为什么想从事心理咨询师?
回答说:我想帮助别人。
带着这样的一个想法来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把自己置于这个点上,就是我是帮助他人的,这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业。
但实际上,它确实是在帮助别人,但把心理咨询师放到世界上的万千职业里来看,哪一个职业不是帮助别人的呢?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咨询师与其他职业没有任何的不同之处,它就是那么的普通和寻常。
那么,这个职业有什么样的特征?
(1)寂寞和安静
寂寞和安静,从咨询师的设置上,就已经充分地表达出了这个特征。
咨询室必须是很安静的,不是人来人往的,不是热闹非凡的。
在一天的时间里,咨询师除了跟来访者打交道,其实也蛮寂寞的,因为没有太多的人在身边,但我给它赋予了另外一个词,丰富有趣。
在我们和来访者每个小时的工作里,我们会看到心灵世界的丰富多彩,也有很多的崎岖山路。我们会在人的心灵世界里看到他的智慧,也可以看到感受的无奈以及他的成长。每个小时带给我的都是一种不同的感受。
(2)费用问题
当我们提到帮助别人时,我们显然会对收费的多少会产生一种不适感。
好像咨询师会很难去谈论钱,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就说它是一个非常普通寻常的职业,因为,职业本身它最基础的功能,就是让我们能够存活下来,生存下来。
有时收入代表着工作的价值,它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
心理咨询绝对没办法让我们一夜暴富,因为我们的工作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开展的,没有办法让你腰缠万贯。但是,如果我们的能力够好,我们可以享受这份工作带给我们的乐趣,也可以做到衣食无忧和财务自由。
所以,我们可以先去评价一下,自己对财务的期待和理想是怎样的。
(3)有限制,且非常专业
在我从事心理服务的十年间,是中国心理咨询行业变迁最大的十年。
它在中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所以,一方面可以说乱象丛生,但同时,又生机勃勃。
在这十年的发展里,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我们对心理咨询的这个职业的理解是越来越专业的。
在这十年里,心理学在我们生活当中慢慢发展起来,比如,各种各样的小组工作、心理沙龙等。
2.想成为心理咨询师?
你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1)心理咨询伦理框架和工作设置的能力
(点此了解徐凯文伦理课程)
心理咨询,有一个伦理框架,有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时间性原则,不能建立双重关系、保密原则、真实性原则、感情限制原则、责任限制原则等。
所有的原则,它的意义不在于是个规定,而是在于维护咨询安全的环境。我们用这些框架来建立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的意义在于让来访者和咨询师都感到安全。
(2)诊断和评估的.能力
要清楚的知道,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精神病人都不是我们工作的范畴。
如果你直接开始工作的话,可能:
你的工作是无效的
你可能会屡屡的挫败,获得的只有挫败感
(3)心理咨询的问诊能力
(点此了解李明:心理咨询基本功课程)
问诊中涉及到一个非常基础的能力:倾听和询问。
你有没有问到点子上?
有没有听见来访者的言外之音?
有没有听见他身体传递给你的语言?
这是我们工作开始的基础,不管是多么高深的咨询师,在每一次的工作中,它都贯穿始终。
3.心理咨询师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很多的人会不断的去学习各种培训班,用这种学习的方式来表达心愿,但是很难把心愿和行动结合起来,真正开始临床的工作。
我们要开展临床的工作,必须深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呢?
普通心理学
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认证里的第一章就是基础心理学,也就是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为什么这是必须的课程?
发展心理学讲的是,我们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就是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有什么样的任务要去完成。
发展心理学是我们临床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在我们和来访者工作的每个小时里,我们可能会听见来访者发展的部分,有时候我们会在一个成年人的内心看见一个三岁四岁的孩子,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会给我们提供很多判断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
如果说发展心理学讲的是一个个体毕生发展的历程,那么社会心理学是从横向的角度来讲我们和周遭的关系,就是我们和环境的关系。
不管在临床上,还是个人生活里,我们都有个很深的体验:关系仿佛很容易出现在我们的烦恼里。
如果我们有了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很多来访者带着关系的问题来时,我们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来理解他的困扰和他内心的关系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
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人格结构里,我们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人格,我们就以这样的人格特征和环境互动。所以,如果我们掌握了人格心理学,我们就能够大概了解来访者的人格特征以及它的动力模式。
精神病学
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联系非常紧密。精神病学讲的是人的精神异常时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可以供我们临床上来判断和评估这个来访者的情况,以便做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所以,这五门课是咨询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4.咨询师进阶之路
如何真正开始临床工作?
有了基础知识之后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开始临床了?
不是。我们还需要临床的专业训练。
我们一定要知道,心理咨询实际是个应用的学科,所有的理论都要在临床上运用。它需要接受一些临床的训练,才可以开始工作。
(1)挑选一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的老师
经验越丰富,这个部分的训练会越好。
我们临床有一个特征,就是时间性原则,按小时收费,所以我们一般说的临床是临床的小时数。
临床时数越多,并不代表你做的来访者人数非常多,但可以代表你做工作的深入程度。
所以说临床的小时数非常的重要。
(2)尝试去获得一些临床的经验
咨询师真的很难有实习机会。
一是你不能参加个案,一个咨询师和一个案工作的时候,你不可能旁听,因为保密的原则,来访者也不愿意;
二是当你没有临床经验的时候,心理机构也不太愿意要你,所以它像一个瓶颈,没有办法。
大家可以去找一些和咨询相关的义工、志愿者或在学校的话可以去做一些学校的心理咨询,虽然这一部分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或专业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是临床经验可以从这开始。
小薰1988
我相信很多童鞋都听过陈安之,都知道他是成功学大师,而且现在身价不菲。但是包括笔者在内,却不知道陈安之的成功学是什么,最重要的是陈老湿是如何成功的?笔者带着闲着无聊的想法,通过互联网这一神奇的工具,带大家走入陈老湿的成功学世界。 根据互联网记载和本人多处搜罗,得到有用信息如下,我大概按照时间轴给大家pu一下: 1、1967年12月28日,生于中国福建省。(话说我一直以为陈老湿是港台同胞) 2、陈安之自称,从五六岁的时候,就立志一定要成功。(想我五六岁时,每天只是混吃混喝混泥巴,可见陈老湿果然天赋异禀) 3、12岁随 亲戚 到美国读书,开始 边工作边读书 。(此处就可以看到陈老湿的异于常人之处,跟着亲戚跑到美帝去勤工俭学,哦不,是勤学俭工,真是厉害。) 4、陈老湿自称:“从17岁到21岁之间,我做过餐厅服务生、卖过净水器、汽车、皮肤保养品、电话卡、超级市场折价券、巧克力批发、邮购等 18项 工作,到21岁时——— 银行存款簿的金额竟然是$, 丝毫没有一点点进展。”(从这里,笔者我不得不感慨一下,如果卖产品的数量也可以算作工作的类型的话,那我从小生活在家族式垄断型国际知名未认证的小卖铺,岂不是进行了千百种工作,23333。也可能我获取的消息渠道有限,陈老湿真的进行了若干工作不得而知呢,毕竟也没有专家学者加狗仔从小跟随式报导。对于这个银行存款为0呢,我认为有3种情况:a.陈老师当年挣得少。b.陈老师花的多。c.陈老师不喜欢存款,没开户,家里放着若干现金,噗噗。) 5、在美利坚,遇到他的“恩师”-安东尼.罗宾。开启了他接触成功学正统大法的大门。陈老湿自称,他是被安老湿从一堆人中特殊挑选的唯一一个 竞聘者 。安东尼.罗宾就成为了陈安之的成功学 导师 ,后来陈老湿又加入了这个机构去工作。安老湿据说在美国挺那啥的。陈老湿说,他的导师亲自和他说了这么一句:“你知道为什么美国只有不到300年的历史却可以成为世界巨头吗?因为美国有成功学。”(其实就是,陈老湿报了个班,然后安老湿就把他收进去培训了。还有我泱泱大国为什么5000年文化可现在发展不如美帝,就是诸子百家没有一个搞成功学的,实在可气可悲可叹,可那啥,咳咳咳。。。) 6、后来陈老湿回了宝岛台湾,发现台湾没有搞这个的,陈老湿一拍脑门,居然是蓝海!接着陈老师在台湾慢慢经营,先和出版了他“导师”著作的出版社合作宣讲,后来自己出书演讲集资,然后据说 集资投资失败,欠了个千八百万 。(在这里还得拜服陈老湿,敢于思考敢于行动,发现蓝海立马动手。) 7、转战大陆过程中遇到贵人(王阳),以及贵人的贵人(秒哥,刘一秒)。 据腾讯某新闻评论流传,2000年在台湾出事后,陈安之转战大陆,“2001年陈安之首次接受中国各大企业和社团的盛情邀请”。但他是如何迅速打开大陆市场的呢? 他遇到了自己的贵人,王阳。 王阳 原本是一个 保健品经销商 ,主推太太口服液和排毒养颜胶囊。后来创业失败,在“偶然”中听到了陈安之的课,当王阳表示帮陈在大陆推广时,双方一拍即合。当时身无分文的王阳找同学借了10万元,在2001年时成立了“梦工厂”公司,这家公司的主要项目就是包装陈安之。( 这部分都来自网络,本人不为真实性做任何保证,希望陈老湿的粉丝不要找我麻烦。 后来也包装疯狂英语的李阳,噗噗。所以几个人,都是一种属性。有人卖身体上的保健品,有人卖精神上的保健品。) 然后就是各种包装,各种推广,在互联网还未兴起的时代,通过线下演讲及光盘教学风靡全国。 从上部分可以看出,首先,陈安之的成功和现在一款产品的成功是一样的。 笔者一句话: 用户对产品的需求迫切。 很多人想着听一些课就能成功,而不是学一些技能,在人人希望财富自由的社会,一夜暴富和一夜爆红是很多人的梦想。在现在,也有很多人想着看财富自由的牛人说财富自由,自己就能致富。羡慕古典的职业发展,羡慕李笑来的财富自由,每天订阅着若干内容,聆听着若干干货却不行动。买书只买什么创造力、思维等的书,却从来不买一本关于职业和技能的工具书,我认为, 做远比想重要 。 (下段来自网上某大神评论)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商业社会,渴望成功的人很多,真正成功的人却那么少。按照美国人计算的概率,成为百万富翁的比例仅占总人口的1%,所以很多有志青年很着急,于是怀着速成的渴望,如同金庸小说中那些 为得到《九阴真经》展开血拼的江湖豪杰一样,集体走进了一个叫成功学的大课堂,结果成就了这个时代。 这里的蓝海不是绝对的蓝海,其实在陈安之之前,国内就有搞成功学的。那为什么陈安之会更加有影响力,那是因为咖啡总是国外的好呗。 一个好的产品则需要一个更好的运营团队,这个团队,在早期就是“梦工厂”,中后期就是陈安之的各级代理。 陈安之开始火爆时,刘一秒负责对外推销陈安之的成功学课程。在他的“每天一个电话,课程开始前一天变为晚上6点开始,每个小时一个电话”的高频率攻势下,曾经的保健品商人王阳招架不住了,去听了陈安之的课,接下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而刘一秒也顺势加入了“梦工厂”公司,王阳回忆说“刘一秒每天给客户打一百个电话,不打完不回家”。后来,他和疯狂英语的李阳一起去美国“进修”,再后来,刘一秒就成了大师。 陈安之的付费用户有这几类: 1、中小企业家渴望做大。 2、那个时代的富二代和官二代渴望获得接掌未来的能力。 3、失败的人希望重新获得成功。 4、懒人希望一夜成功。(这部分人大多是没什么财富与知识的积累) 社会越浮躁,越功利,节奏越快速,这种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就会越畅销。人们太需要成功了,但却被快节奏催得没有时间慢慢积累,沉淀,领悟出某些道理,所以,他们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已经被凝炼、结晶出的道理,指望能像填鸭一般把它们囫囵吞下而吸收其中的养分。它们的畅销反映了人们内心的贫乏,更从旁证明了一个道理:这种囫囵吞枣的方式根本不能让人明瞭人生的智慧,并学以致用。 ( 转自知乎,心理咨询师曹怀宁 ) 百度百科 中,对陈安之的介绍只有一句话:"陈安之,男,1967年12月28日出生,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人。现任陈安之国际训练机构总裁。" 据某某小报中一篇名为《陈安之的传奇人生》的文章中提到,陈安之通过了“走火”课程——“那是在夏威夷,17米长的地上铺着烧得旺旺的木炭,炭火上方铺着一块被火烤得很烫的铁板,参加考验的600多人全部脱掉鞋袜,每个人都必须赤着脚从铁板上走过去……他冲入火阵中,快速跑了过去,居然也没有受伤。”(这个我就不做太多发言了,2333) 陈安之所著的《把自己激励成“超人”》中曾这样描写到——他的一个叫杰克的、以前没有参加过任何体能训练的30岁的学生,在陈安之的帮助下达到了可以参加奥运马拉松比赛的水平。 他们是这样训练的——“我的学生他现在做腿的重力训练,一次可以做二百五十下。更厉害的是他拉单杠,我想很多男士都拉过单杠,有人可以拉十下二十下,这个陆军的特种部队,一次可以连续拉一百下,我的学生杰克他一次可以连续拉一千两百下!我想你听到这个就已经吓一跳,但是他休息十五分钟之后,他立刻可以做伏体撑做五百下!再休息十五分钟,再做仰卧起坐六百下!再休息十五分钟,他可以跑步十五公里当训练!奥运金牌每天只练八公里,他一天练十五公里……”(这位杰克之后为啥没参加奥运会不得而知,也许后来加入了某些反外星文明的组织,比如某联啥的。可是我觉得陈老湿做成功学演讲真的是太屈才了,至少可以直接做国足教练嘛,牛刀小试而已。) a、2011年亚洲音乐天王王力宏,经常来到我的私人会所向我请教一些问题,通过我的指导,他2012年成功举办了世界巡回演唱会《火力全开》,并且十分的成功! b、法拉利车队车手马萨也找到我。两年以来,他的F1世界排名一直没有突破到前20名,非常的苦闷,经过我的指导,从半年前开始,他的成绩开始突飞猛进,经常站到巡回赛的领奖台上,现在已经在车队内超越世界第一名阿隆索,成为法拉利车队的头号赛车手。 (看来迈克尔杰克逊没有成功开最后一次演唱会和没有去找陈老湿私下请教有莫大的关联。至于马萨吗,呵呵。还希望这两位的粉丝在评论区克制一下,我只是代述哈。据本人所知,陈老湿会找各种机会和名人合影,然后对外宣称,这些人都是他的学员。这里对虹桥一姐表示敬意,没有想到您是那么多明星的偶像。) 1、陈安之搞内容付费很早! 2、他的“成功”,可复制,但请不要复制! 3、成功学就是一针兴奋剂。 但是给一个只愿坐着的人打一针,他也不会去跑马拉松。个人的提升,关键在于自身的学习和行动,而不是那站在桌子上的 一声怒吼 。 4、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80-90后的崛起,让陈氏成功学慢慢落幕。 信息更加普及,国人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前需要村里大喇叭辟谣,现在微信一个转发和某app的推送就能让更多事情暴露在阳光下。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这也是为什么保健品和成功学慢慢的淡出了我们的视野的原因。 还有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影响,这个时代的主力军80-90后普遍认为:知识和金钱,直接放在口袋里更好,或许陈安之的时代,在逐渐消逝。 5、新的思想导师在逐渐崛起,罗胖、吴晓波等。。。 问一下大家以及我自己,我们应该汲取的是他们的知识还是他们的成功学呢?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