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2

枫桥夜泊123123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妈宝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乐乐9

已采纳

第22集。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概念 心理咨询师是指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心理咨询师妈宝男

148 评论(13)

二三子钩

“妈宝男”一词其实带有很强的性别歧视,多数人认为男人应该爷们儿一点,能够独立自主,但对于女人来说,“爸宝女”却是很容易被人接受,当然我谈的不是性别歧视,我要说的是巨婴,一种长期跟随父母生活的人,一种放弃了自我捕猎的技能,由父母“赡养”的人。巨婴是如何形成的呢?可以参考武志红老师的一些理论,不过武志红老师过度得认为家庭是影响巨婴形成的主要因素。其实我更觉得是社会因素,比如我们的教育,中国大学生毕业的时候大概就是二十一二岁了,但是学生除了学习,什么屁事都不干,整个社会就是这样,抢占教育资源。整个社会都否定一种东西叫做劳动,最低贱的人莫过于农民,甚至妓女的地位都比农民的地位高,在这种的社会环境下,孩子都变得非常好逸恶劳,未曾饿其体肤,劳其筋骨的人,会懂得什么叫责任?行为和心理其实都是相互约束形成的,只有让一些人磨练筋骨才能摆脱巨婴心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过武志红老师并未提到过。巨婴心理的形成和其家庭方面有些关系,比如母子的共生关系,很难使得孩子摆脱母亲的影响。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是越来越远离家庭的,因为当他们成年之后都是要独自出去生活的,但是很多家庭的父母为了自己的私欲不让孩子出去独立生活,管的太严太死。人最容易形成性格的时候是十六七岁,那时候青春的叛逆,是使得一个人成长的最佳时期,而那个时候,有的人被压在教育下,无力挣扎,活生生得被拖累死了,以至于心智发育晚了很多。巨婴可怕吗?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我们通过后天的努力一样可以改变巨婴心理,不过幸福来得晚一些罢了。

302 评论(15)

热心网友小王

巨婴心理,其实也可以用依恋理论作为解释。当我们处于孩提时代的时候,我们会依恋自己的父母,特别是母亲。开始对于依恋理论的研究主要还是在孩童阶段,后来才慢慢拓展到成人阶段。因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成人阶段依恋心理还是会显露出来,这部分成年人,称之为“巨婴”。巨婴心理是非常可怕的,他们习惯性的脱离现实,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生活,他们习惯性等待别人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习惯性把自己当做“独一无二”、“无所不能”的,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能接受任何人的批评,他们也没有办法承受挫折。巨婴心理的行为有着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家庭的溺爱因素这个在独生子女家庭表现尤为突出。因为家里就一个小孩,所以父母亲人都将他捧在手心里,很容易就会让孩子从小有一个意识,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中心,大家都围着自己转,时间久了,很容易就会导致“巨婴病”。家庭的教育问题父母教育不当,也容易导致“巨婴病”。比如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会比较经常“打压”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一切给孩子包办,也很容易养成巨婴病。比如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你不准做……”、“你要做……”如果孩子出现忤逆心理,家长也会想办法打压,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凡是都需要听爸妈的。个体很难独立和自由有些巨婴,其实是很享受这一种状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存成本也在增高,比如买房子的时候,还需要家里付首付之类的,孩子还没有办法完全独立、没有办法完全个体自由,他们需要依赖父母来获得一些更好的生存条件。所以一部分巨婴很享受或者有些愧疚的享受着这一切。

253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