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靥的梦魇
最基本的《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这种基本内容 首 先自己看书普通 是基础 起码得有个基本专业概念 专业术语之类的 得知道些教育和发展比较有意思 前者可以教学使用 后者建立起毕生发展的心理学观念社会心理学 也比较有意思 专注于个人集体的心理和行为至于考研的其他科目 像实验 统计 测量 有兴趣就看看 毕竟 实验 是心理学的灵魂…… 统计是实验结果的获取方法 测量 比较简单吧不要忽视专业课哦 这是基础 别嫌枯燥 你考三级咨询证 也就这些内容和心理学有关的工作……你可以到网上搜 中国心理人才网 一般都希望 应聘者 会什么沙盘游戏 NLP技术 萨提亚技术之类所以 除专业课外 你还可以看看 类似于 团体辅导 艺术治疗 NLP教程之类的实用书籍最重要的 你暑假可以去实习 不是本专业不要紧心理学强调的就是积极阳光 只要你说你热爱心理学 热情专注不畏艰苦 就可以了(前提是你是真心呃……)好了 就这么多 心理学目前看起来很美而已 遥遥一个将升未升的太阳影子 可能还是冬天北半球的七八点……我是本专业 很多同学都考研了 还基本就是考学术的 ……虽然可能有一段很长的摸不清的路要走(是真的……你需要将自己知觉到的世界同这个客观的世界对照一下,好确定一下你是不是错觉了 歪曲的知识经验是不利于成长和发展的) 当然,你若是没什么家庭期望负担或者经济压力之类 又确定 这是你的职业理想 那么 如果真的想清楚了 你就加油去做吧
非非1227
伦理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深刻地蕴含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是指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是指人际之间符合某种道德标准的行为准则。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的关系属于医患关系。家对心理咨询师从业有哪些规范内容是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没有资质,不得从事相关的营业活动,也就是说没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不不得从事营业性的心理咨询工作。
Dianayaoyao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393天 2022—4—8 讲课大纲 1.多重关系的伦理问题 2.专业界线的跨越与违反 3.劳物交换咨询 4.收受个案礼物 5.咨询中的性吸引与肢体接触 6.与个案的性关系 1.多重关系的伦理问题 多重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和个案在专业关系之外,还发展或维持其他关系或角色,有时又称为双重关系或非专业关系。 在权力不对等的咨询关系中,任何透过多重关系来占个案的便宜或剥削个案的行为,都有违反伦理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是单纯的专业咨访关系,关系越多重,越危险。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 心理师要清楚地了解多重关系(例如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展家庭、社交、经济、商业或其他密切的个人关系)对专业判断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及损害寻求专业服务者福祉的潜在危险,尽可能避免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生多重关系。 在多重关系不可避免时,应采取专业措施预防可能的不利影响,例如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多重关系可能的风险、寻求专业督导、做好相关记录,以确保多重关系不会影响自己的专业判断,并且不会对寻求专业服务者造成危害。 心理师不得与当前寻求专业服务者或其家庭成员发生任何形式的性或亲密关系,包括当面和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性或亲密沟通与交往。 心理师不得给与自己有过性或亲密关系者做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一旦关系超越了专业界限(例如开始性和亲密关系),应立即采取适当措施(例如寻求督导或同行建议),并终止专业关系。 心理师在与寻求专业服务者结束心理咨询或治疗关系后至少三年内,不得与该寻求专业服务者或其家庭成员发生任何形式的性或亲密关系,包括当面和通过电子媒介进行的性或亲密的沟通与交往。 三年后如果发展此类关系,要仔细考察该关系的性质,确保此关系不存在任何剥削、控制和利用的可能性,同时要有可查证的书面记录。 当心理师和寻求专业服务者存在除了性或亲密关系以外的其他非专业关系,如果可能对寻求专业服务者造成伤害,心理师应当避免与其建立专业关系。 例如,因无法保持客观、中立,心理师不得与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建立专业关系。 审慎地评估多重关系是否会造成利益冲突、失去客观性,以及破坏治疗关系。 当多重关系或界线跨越是无法避免的时候,心理咨询师更要留意自己的行为动机和意图。 当我们把自己的利益和需求摆在个案的利益和需求之上时,便是偏离专业伦理的迹象。 案例: 如果多重关系不可避免,可以协商尽量不要在咨询室外的其它场所见面,以减少见面时的尴尬。 2.专业界线的跨越和违反 界线跨越是心理咨询师偏离一般执业标准的行为 比如,为来访者倒水、握手,流泪时送给他纸巾等。 界线违反是心理咨询师严重偏离执业标准,并导致个案受到伤害的行为。 比如,一起去吃饭、看电影等。 咨询设置通常包括时间、空间和关系的界线。我们便是透过咨询设置和专业界线来和个案工作,来帮助个案增进自我了解和改善他们的问题。 比如,约定早八点到晚八点是咨询时间,如果来访者早上七点或半夜打电话做咨询;心理咨询是在咨询室做的,不能在公园、办公室或咖啡厅等场所作咨询。 专业界线模糊容易出问题 滑坡现象:心理咨询师对自己的界线跨越行为没有觉察,从一些无伤大雅的界线跨越行为,逐渐滑落到界线违反的地步。 比如,刚开始吃来访者带的东西,没有觉察而不自知,慢慢地会由界限跨越到界限违反的地步。 我们和个案之间的人际界线,是属于一种专业关系,也是一种流动的状态。 评估多重关系是否违反伦理的标准有三个: 1)剥削个案的风险程度。 2)心理咨询师失去客观性的程度。 3)对专业关系伤害的程度。 案例:咨询可以在咨询室外进行吗? 来访者要求到校园(或咖啡厅)做咨询 这是对心理咨询空间设置的违反,可以告诉来访者:如果这样的话,我很难帮你保密,如果在公开场合你哭的话,别人会有误会,你也不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地去聊,如果你执意要这样做,我是无法配合的,这样的咨询往往也是无效的,希望你能理解。(如果来访者坚持要这样做,咨询可以停止) 案例: 当事人向心理师借钱时 咨询师不要借钱给来访者,这样咨询师就成了债主,除了专业关系,又多了一层关系。 3.劳物交换咨询 劳物交换(batering)是指个案因为经济困难,选择以劳务或物品的方式,替代金钱支付咨询费用 劳务交换很容易因为价值换算的不对等而伤害咨询关系。 其他的替代方式:暂停心理咨询、降低咨询费用,或者转介个案到免费或低收费的咨询机构。 案例: 以助理薪资折抵咨询费用 这样就变成了多重关系,是极不合适的 4.收受个案礼物的评估 1)礼物的价值是多少? 贵重的礼物坚决不收,便宜的可以酌情考虑,尽可能不要收礼物。如果来访者制作卡片作为礼物表示感谢,这是可以的。 2)接受或拒绝礼物的临床涵义是什么? 来访者第一次送礼物就要告诉他心里咨询是不需要送礼物的,以后也不要送,咨询师是不能收这些礼物的。 3)个案在什么时候送礼? 咨询结束后送礼物,这符合人情,刚开始或中间送,可讨论来访的送的动机是什么。 如果是来访者在过节送礼物,比如中秋节送月饼,咨询师如果是在机构工作,可以告诉来访者,代表机构收下,会与同事分享,并告诉他以后不要再送礼物。 4)你接受或拒绝礼物的动机是什么? 5)收受礼物的文化涵义为何? 案例:心理师收送个案礼物 如果心理师情非得已,收了来访者的礼物,但不要回送。因为你送的礼物可能引起来访者很多联想,可能对咨询不利。 有的学派给儿童做咨询,咨询结束后会送给小朋友一些玩具,起到过渡作用,小朋友看到玩具会想到心理咨询师,能给他带来帮助和支持。 5.咨询中的肢体接触 「心理师是否可以肢体接触个案」,要考虑: 1)心理师的咨询取向与理论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不主张给来访者倒水 2)个案的年龄 如果来访者是儿童,咨询师可能会抚摸他的头,表达一种爱意,如果来访者是老人,行动不太方便,可能会搀扶他。 3)个案的功能程度 来访者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可以告知他水在哪里,衣服可以挂在哪里,不必替他做。 6.与个案的性关系 与个案发生性关系是一件严重违反伦理的行为。 有九成的个案和咨询师发生性关系的后果是有伤害的。而且,性的多重关系对个案所造成的伤害会持续很久。 案例:在健身中心巧遇个案 咨询师和来访者可以商量好时间,避免在健身中心相遇。 如果咨询师偶遇来访者,点个头就可以了,不用说什么话,也不要问候,继续走自己的。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