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2

Queena兜兜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谭思慧心理咨询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哈的静静哈

已采纳

电影《一念无明》经典台词

《一念无明》改编自香港真实新闻案件,以一个家庭悲剧描绘社会大众对精神病患的漠视与不友善,讲述一对怀着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对过去的故事。下面的电影《一念无明》经典台词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1.我都好想学你,但是我做不到

2.我不懂做人老公,不懂做人老爸!我不懂。我不懂

3.不是什么都可以外判给别人做

《一念无明》剧情介绍

《一念无明》讲述了一对怀着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对过去的故事黄世东(余文乐饰)罹患躁郁症,日常就是战场,在情绪里反覆煎熬。爸爸黄大海(曾志伟饰)离家不顾,留下久病的妈妈,家门就是栅栏,一点点碰撞摩擦都让母子俩露齿相斗。

有一天,阿东帮失禁的妈妈(金燕玲饰)冲洗,却意外结束她的生命,被判入住青山医院。大海在愧疚下决定接治疗後出院的儿子阿东回到自己独居的小室一起住,两个心怀愧疚的大男人相挤在呼吸都嫌拥挤的斗室中。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唯让他尝试平复自己,同时阿东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谭思慧Jenny(方皓玟饰),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心头沉没的是家,肩头沈重是枷,最简单的关系,最复杂的纠葛,阴暗屋檐下透现父子对坐光影,成一张现代生活的全家福,哭著微笑,恨著相爱。

《一念无明》影评:假如你的亲人,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导演确实有点坏,他把余文乐饰演的男主角,放在了一个非常极端的人生位置上。

母亲腿脚不好,又情绪躁郁,父亲又从香港跑去大陆,很少回来,弟弟逃跑去了美国,根本不想理家里的烂摊子。

照顾母亲端屎端尿、还要被母亲骂是扑街仔,全都都要他一个人来承受。这还不算,他做金融的,借了朋友几百万去炒股,还亏掉了,人家追着他还债。

内忧外患之下的他,失手杀了母亲,虽然法院判定他是精神躁郁症,无罪释放进了精神病院,他没有受到法律制裁,却受到了了“弑母”的自我内心谴责,和周遭人群白眼和偷笑他是“他是青山出来的(青山是香港精神病院所在地,香港口语里说青山出来的,就等于说某人是精神病,类似于广州人说芳村出来的,类似于东北人说四平出来的)”,还有只懂得给你喂药的机械而苍白的精神病治疗系统。

虽然电影中出现了许多和精神病相关的元素,精神病院,精神病药物,精神病家属互助,影片最后也打出了对躁郁症等精神病人应该关切的话,但观影之后的我始终觉得,这部电影讲述的内核其实并不是精神病,而是原生家庭的原罪问题。

导演自己也是矛盾的,他通过余文乐饰演的精神病患者,反观其他人的冷漠和无情,甚至父亲都要枕头底下藏着锤子来防备精神病的儿子,导演似乎想通过这些说明,他或许并不是真的精神病,他是被原生家庭逼得,换了谁遇上那样的家庭,也会被逼疯,这是吃多少药,都治不了的病。

心理学上总会说到一个词:沉没成本。就是那些你在过去和未来都无法改变的成本。比如你遇到一个渣男,你想和他分手,可是想想在一起所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你又舍不得,这就是典型的沉没成本。但是如果你不离开这个渣男,他就会继续祸害你,你的沉没成本会变得更高,所以对于沉没成本,只有一个选择,不惜一切代价,切割。

但是有个问题出现了,假如沉没成本对应的人,是个渣男,还好办,分手就是了。可假如是你的家庭呢,你的`父亲母亲,你的儿子呢?

就像片中余文乐的弟弟一样,避走美国,与原生家庭的一切乱七八糟进行了冷酷无情地彻底切割,当父亲走投无路打电话给他时,他只说,多少钱都可以给你,但我绝不会回去。曾志伟饰演的父亲很生气,难道把一切推给别人,就可以了吗?

片中无论是精神病医生,家属,还是片尾的话,都在说,家人的支持对精神病患者最重要,可是对于片中余文乐这个家庭来说,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家人并没有在支持中让一切变得更好,余文乐因为留下来照顾母亲,而最终躁郁症,父亲因为回来照顾余文乐,也走投无路。似乎唯一没有被原生家庭拖累的,就是那个白眼狼远走美国的弟弟,但他至少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这个家庭,还有一个人,可以正常地生活。

拒绝把母亲送到老人院,精神病院,却让家人一个接一个地在这种根本无法改善的沉没成本中越陷越深,人生尽毁,真的就是人性的光辉和亲情的伟大了吗?

或许未必。

把精神病院、老人院的绝对妖魔化,在明知“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下,把照顾老人、病人的重担独自承担,而无法顾全自己的人生,从而让整个家庭失去未来和陷入困顿,并不是一种值得赞许的英雄行为。我不得不说,公众号上教你的“远离原生家庭”的话,是对的。

每个人都有过上正常生活的权力,要更多地放开别人,无论他是病人,还是,你是病人。

谭思慧心理咨询师

144 评论(14)

美梦似路长!

1.我不懂做人老公,不懂做人老爸!我不懂。我不懂

2.其实做个混蛋很容易的,搞不定的,就撒手不管

3.不是什么都可以外判给别人做

4.我都好想学你,但是我做不到

5.你和你混蛋老爸一模一样。

黄世东

演员 余文乐

又名阿东。失业青年,罹患躁郁症,日常就是战场,在情绪里反覆煎熬。有一天,阿东帮失禁的妈妈冲洗,却意外结束她的生命,被判入住青山医院。阿东接治疗後出院被爸爸接回到独居的小室一起住。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

黄大海

演员 曾志伟

阿东的爸爸,海员。常年离家不顾瘫痪的妻子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阿东从青山医院出院后,他把儿子接到自己的小屋里一起生活,,两个心怀愧疚的大男人相挤在呼吸都嫌拥挤的斗室中。

妈妈

演员 金燕玲

阿东的妈妈。瘫痪多年,一直由阿东在家照顾。家门就是栅栏,一点点碰撞摩擦都让母子俩露齿相斗。有一天,阿东帮失禁的妈妈冲洗,却意外结束她的生命,

谭思慧

演员 方皓玟

又名Jenny,阿东前女友,曾经与阿东谈到近乎订婚。阿东出院后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她,没想到当找到她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

患有躁郁症的阿东(余文乐 饰)因为当年误杀饱受痛症折磨的妈妈(金燕玲 饰)被判入住青山医院,康复出院后住在当陆港司机的爸爸黄大海(曾志伟 饰)的板间房里。黄大海试图关心儿子,但阿东却并不领情,原来阿东一直对爸爸当年抛弃家庭的事耿耿于怀。阿东重投社会,却遭到身边的朋友歧视,唯然他尝试平复自己,同时阿东也想尽方法希望找回当天谈到近乎订婚的Jenny(方皓玟 饰),没想到当找到Jenny时,却有着另一番滋味。

电影《一念无明》里,人人都在离余文乐饰演的躁郁症患者阿东远一点。

为保留电影的'最纯正、最完整的视听效果,《一念无明》昨日在内地的上映版本统一为粤语原声版本。但排片依旧可以用惨烈形容,几乎各家影院均一场。与之前口碑甚好却票房不佳的金马最佳影片《八月》一样,文艺片在内地市场仍旧受阻。

导演黄进表示,希望《一念无明》可以让观众正视过去、直面生活,“并从中找到值得我们珍惜的人和事,去疗愈我们的心灵。”

《一念无明》的黑马之姿

去年11月底,《一念无明》在台湾金马影展的颁奖台上拿下“最佳新导演”与“最佳女配角”两个大奖。当人们的眼光都聚焦于奖项领跑的《七月与安生》时,这部关注小众群体“躁郁症”患者的新人导演作品《一念无明》似乎被忽视。四个月过去,这部电影在即将揭晓的第36届香港金像奖中获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等8项大奖提名,男主余文乐、女配角金艳玲、导演黄进都是最有力的的争夺者之一。

初听这个片名,不免让人想起佛语的"一念无明,既堕轮回”。然而事实上这是一部纯现实的港片,片名“一念无明”就是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不理解人世间的真相,无法融入社会。《一念无明》就是由真实的社会新闻改编,讲述了余文乐和曾志伟饰演的父子彼此误会而又相互亏欠,因为母亲的去世让两个原本逃避的人不得不共同生活。说到《一念无明》的片名,导演黄进曾表示 “无明就是看不到的事情,一念就是一个念头,可是一念生万念,一个念头后还会有下一个,一个念头看不清楚,可能我们一直走下去方向都是错的。戏里面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在我们相处的时候,有一些最重要的事情没有看到,就会互相伤害,可是本来我们是相爱的。”

本片导演黄进是新锐导演,编剧出身。 《一念无明》的剧本是黄进和女友陈楚珩从大学时代开始共同创作。24岁到27岁的人生最佳上升期,两人写出了这个故事并且拍摄了电影。200万资金,16天拍摄周期,主演们零片酬出演,成就了金马、金像等各大电影节青睐的《一念无明》。

2016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导演黄进现场说致谢词还表白女友:“金马奖杯好重,多谢各位前辈曾志伟、金燕玲、余文乐,他们不光是帮了我这么简单,我是个新导演,他们付出了好大的感情在这个作品里,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感激,也多谢《一念无明》的编剧,剧本是电影的灵魂,她是我的灵魂。”

但导演黄进是有遗憾的,无论是资金还是时间,他总觉得如果能再多一点,可能电影又会是另一种样子。这种遗憾里,有余文乐曾志伟的不收费押注,也有黄进自己和自己的对赌。

事实证明黄进是厉害的,他没有辜负拥有的好剧本和好演员,扎实的讲了一个故事。

余文乐零片酬接下《一念无明》,就是看中阿东这个人物身上的不同特质。对于平日酷帅形象示人的他,也需要这样一个角色升级自己的演技和戏路。“他之前没有演过这样的题材,特别想要挑战自己,给大家展示一个不一样的余文乐。”导演黄进表示。

曾志伟则是被剧本打动,欣然帮助导演联络金燕玲:“志伟打电话让我很开心,也没有多问。后来见到导演,才发现是导演觉得这个角色一定要是我,托志伟帮忙,他觉得剧本很好才打给我的。”

金燕玲仅仅拍摄了一天就拿到了金马奖最佳女配,有时候演戏真的是天分。她仍自谦:“《一念无明》是上天掉下来给我的礼物,我很荣幸我接住了它。”

未婚妻方皓玟在影片中戏份不多,但黄进用几个镜头就证明,她可以拿到金像奖提名。

聚焦香港底层小人物 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

正如香港现实又残酷的现状,《一念无明》同样是一部残酷、阴郁的影片。镜头跟随一个名叫阿东(余文乐饰演)的男人,叙述了母亲意外过世,父亲(曾志伟饰演)不得不回来和自己生活的故事。影片以阿东的出院、父亲的归来开场,我们看到了底层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狭小的房间摆不下一张双人床,多家使用的公共厨卫,都只为自己着想的左邻右舍。这里似乎没有一个完整又健康的家庭生活状态,父亲在枕头下藏着小斧头防儿子,隔壁单亲妈妈不愿儿子和他们接触。一个病情稳定出院后却在现实社会中不被认可的“特殊人”形象,就这样通过他人的言行展现在观众面前。

父亲的车祸打破了他们相对无言的相处方式,他需要背着父亲上下楼照顾他起居。即使是两个过去生活里交集不多、心怀愧疚的父子,此时仍有对对方狂躁的关心,连心疼都是靠吼。而此后,阿东在社会中屡屡碰壁,也是父亲去照顾他的情绪安慰她。这也是《一念无明》的最大特点,家人之间所有的亏欠和爱都是不愿表达却又阻挡不了的,就如同片中角色对这些关系的迷茫,近在咫尺,却好像又无法面对。

随后故事都是围绕父子展开,未婚妻看似宽容的控诉,好友不堪压力自杀,求职被拒,都成了人物无法好好生活的真凶。在现在生活的情节里,影片不断闪回交代二人如此的原因,也告诉观众他们注定是逃不掉自己的过去。未婚妻虽然和阿东还着房贷日子拮据,但也充满期待。母亲的意外离世将她组件家庭生孩子的梦打碎,过上了被追债、需要去信教来过活。

当观众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故事时,影片已经过了大半,导演用细碎的生活片段拼贴起一个沉默寡言、无处宣泄的人物形象。再用不断重复的简短闪回交代这种性格的成因,这样压抑的剪辑,需要对剧本有极大地把控。好在,黄进做到了。

可能我们在期待所有人都有所好转:阿东的病痊愈了和未婚妻继续在一起,曾志伟找到了新的住处,一切归于正常。然而影片就在这样的情绪里结束了,并没有往常电影所见的“救赎”。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如此。

2015年看《踏雪寻梅》,阴沉到底。2016年的《一念无明》,同样没有一丝让人情绪明快的地方。在香港商业片衰落的现在,聚焦底层小人物真实事件仿佛是最好的出路。

今年奥斯卡影片《海边的曼彻斯特》,同样是一部关于生活与痛苦的电影。男主杀了自己的孩子,始终无法走出痛苦的泥潭。这两个角色都曾为了生活下去而挣扎,但都无法孑然一身。过去的不安像甩不掉的影子,一直跟着他们。

生活像是寒天雪,将每个人的情绪掩埋在六尺之下,此时我们需要说一句:我受不了了。

22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