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91

天一布艺镇海店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心理咨询师哭了吗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q1138566105

已采纳

我本职是做广告的,因为加班太累,很早就开始考虑转行的事,体验了很多工作坊,也考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目前该考试已取消),后来找到一个很好的老师学习了五六年,也接过一些咨询案例。

给大家分享几个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类型的心理咨询师吧:

1. 科班毕业的资深咨询师

我老师本科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转了心理学,从业了二十多年,原本是职业生涯行业的大拿,专门给高校老师做培训的,教他们如何给大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干货非常多,跑神就错过很多知识点的那种),后面就自己创业做工作室了,职业生涯+心理咨询都做。单小时咨询费1500+,现在就是做工作室、带学生、做点免费的答疑直播

咨询室

2.斜杠青年

我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斜杠青年,一部分是老师,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园长也有,还有做保险的、互联网的、技术的等等,这些人来上课目的都不是执业,而是学到一些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比如如何处理分离焦虑、厌学、网瘾、青春期叛逆什么的,如何应对职场老油条和老板,如何管理团队,怎么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些。老师会教一些实用的方法,他们第二天上班可能就去实践了,然后再跟大家交流实践结果

3. 中途转行的咨询师

另外一部分是我这种想转行的,来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心理咨询师的潜质,学习一下专业知识,顺便处理一下自己的问题,比如原生家庭问题、亲密关系问题、潜意识探索等等。因为我在备考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所以普心、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都学过,上课更多学的是实际咨询技法

4. 相关行业的咨询师

还有一些是本职就在做相关行业的,比如青少年心理、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箱庭等、来这边就是进修了。因为老师每年也会出去进修,学最新的工作坊,比如舞动治疗,学完再来教我们

5. 身心灵相关

特殊一点的是咨询师是原本是做身心灵的/塔luo的/星盘的/cui 眠的,比如可以拿着照片跟猫猫狗狗沟通、做阿卡西记录、研究五行八卦什么的

6. 团体咨询等

还有一类是专门做团体咨询的,比如把一帮有钱有闲“有病”的人拉到北京郊区某个别墅,带他们做冥想等等,或者是深耕某类咨询流派的,比如家排等

我学的是整合,也就是主流的咨询流派和对应技法都会学,好处是针对来访者的不同问题和咨询偏好,能够用更适合TA的咨询方法,快速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部分学习框架

我记得第一次正式的咨询个案,来访是个刚入职场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业绩压力,在连续加班一个星期之后,她在公司突然就崩溃了,哭到不能自已,甚至一度哭晕过去,把同事和领导都吓到了。她在咨询室特别颓丧,一方面觉得“丢人“,为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感到担忧,另一方面又不能轻易的辞掉这份高薪的工作。

她说原本以为心理咨询没什么用,咨询师只是在做倾听,偶尔问一两句话,但真正体验过之后才知道,咨询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她觉得有被“点到“,能从层层迷雾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虽然没有获得直接的建议,但走出咨询室的那一瞬间,她已经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终身学习

第一次咨询能得到这样的反馈让我特别开心,感觉找到了作为咨询师“助人自助“的价值所在,也坚定了继续学习的心,希望未来能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哭了吗

289 评论(8)

joannekaka

他在心理咨询室痛哭了一个小时

他在心理咨询室痛哭了一个小时?这是怎么一回事?一起来看看吧!

晚上九点,从心理咨询师那里出来,走到路口的铁道,听着“叮叮”的警报声,有火车“轰隆隆”地开过。

经历了一场痛哭了整整一个小时的访谈,感觉整个人都快要虚脱,被人群推着向前,坐上地铁,靠着角落里继续落泪。

13号线里人潮拥挤,没有人注意,也许这是北京的好处之一,无论你有多么狼狈不堪,都不会引起围观,也不会有人来指指点点。

而哭过之后,需要面对的,还是日复一日庸常和繁复的生活。

去年一整年,我似乎快要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励志典范。

很多人给我留言,说,我觉得你很坚强,我觉得你很棒。

很多人说,我觉得你很厉害。

还有人说,我真羡慕你的好运气。

我感觉很困惑,自己做了什么呢?

写了几篇文章,也没有特别火。做了几本书,也没有卖得特别好。

除此之外,并没有做出任何值得夸耀的事情,有什么好被人称赞的呢?

甚至,面对这些,我从来都没有感觉到开心。

依然是惶恐,害怕,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多,觉得自己付出太少,觉得自己不够努力。

可是,要努力到什么程度,才叫真的努力?

我有很好的朋友,在她的年终总结里写道:“年轻人因为经历的世事尚浅,总以为自己光芒万丈,有扭转乾坤的非凡魔力,所以一头撞死在墙上,徒留一地苍蝇血,没撞死的,像我这样,开始感到绝望,把过去二十多年积累的乐观一次性榨干,被绝望吞噬殆尽,连个骨头都不带吐的,所以,很尴尬地,我在前年的时候得了抑郁症。”

这也是我这一年,最大的感受,把过去二十多年积累的乐观一次性榨干,绝望无时无刻不在,一次次怀疑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否定自己,然后焦虑,暴躁,不安。

整夜整夜的失眠,凌晨四点躺在床上睁着眼睛,恨不得被黑暗直接吞噬,也许这样就好过了。

在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月之后,身体开始出状况,终于有一天,在吃了三颗止痛药都无法缓解自己的头痛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不能够再继续了。

开始试图自我解析,关于抑郁症、心理学的书,一本一本地开始看。

再次失眠的时候,坐在床上一边哭,一边看《走出抑郁》、《中毒的爱》,试图去分析自己的来源,内心里的阴暗,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该如何去解决。

去见心理咨询师,她问我:这么多年来,你都是一个人,你是怎么支撑过来的呢?

她问我:为什么你总是在谴责自己呢?为什么你永远无法接受别人对你的赞美呢?

她问我:如果,如果你见到当初那个孤单的,被抛下的自己,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她问我:你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呢?

而我面对所有的问题,唯一的反应,是哭到崩溃。

而最终,我终于在哽咽了无数次之后,把那句话说出口:我不想要活得那么辛苦,不想要有多么成功多么牛逼,不想要别人对我说你很坚强,我只想让自己开心一点。

那一刻,内心突然间就安静下来。好像一直被一根绳子越勒越紧,在濒临窒息的那一刻,“崩”的一下断掉了,好像直到那一刻,才呼吸到真正新鲜的空气。

写过一些鸡汤,看过很多励志书,好像整个社会都在告诉人,只有拼尽全力,才有资格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评断一个人是不是优秀,变得越来越简单粗暴:社会地位有多高,取得了多少成就,赚了多少钱,是不是成功人士?

我们所期待的,内心里向往的生活,都是在多少年内可以实现自我社会阶层的突破,可以跻身社会中产,可以从之前那个一无所有的小屌丝,变成众人瞩目的“成功人士”。

仿佛逆袭,成为了新的宗教信仰。好像拼命,成了我们达到目的的唯一方式。

我身边有太多的人,都活得很拼命,也有太多太多人,每天都在反复地告诉我,只有努力到极致,才能算不辜负自己。

被这种压力追赶着,每天都活在“我不够努力”的自我谴责中,不断地怀疑自己的价值,好像无论做多少努力,都比不上别人,好像所有的付出,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挫败感无影随行,走在路上的时候,似乎每一个影子,都在嘲笑你没用。

在被抑郁和焦虑折磨得持续失眠两个月之后,我突然发现,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从小好好学习,结果大学没考好,我自责,自暴自弃。

工作了之后,用尽一切办法往前跑,搭进去自己所有的空闲,在这一年里,我发现,我跟朋友渐渐疏远,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好好出去玩过几次,把自己的空间挤压到只有一点点。

可是,我不快乐,我只有越来越多的不安。

一个懒散了二十几年的人,突然间变成工作狂,对我来说,获得的从来都不是终于改变自己的成就感,而是无影随行的压力和焦灼,以及不断地自我否定。

对很多人来说,拼命努力是源自自在的驱动力,可对于我这样一个O型双子座来说,这是彻底的自我折磨。

每一天睁开眼睛,想到一堆事没有做,想到自己找不到选题,想到自己的节奏不对,就开始焦虑,然后消极地逃避,厌恶,给自己打一千遍鸡血之后才能爬起床。

写了那么多鸡汤文,去教导别人要努力,要追求梦想,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却依然对自己的所有问题无能为力,很多时候,我不愿意承认这一点,甚至不愿意接受,自己其实很甘于平凡。

然而神奇的是,在承认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我没法做到“逆袭”这样一个壮烈的事迹,我甚至对成名发财这件事也没有那么热衷之后,我仿佛得到了解放。

我终于肯接受,其实,我没那么大野心,我也没有什么想要出人头地的伟大理想,我想要的,是每一天真实的生活,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身边有一群人陪着我玩笑,可以写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可以去尝试一点自己想要尝试的事情,就足够了。

重新开始梳理一次,一次次地核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内心真正的需求。

然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不再恐惧起床,不再睡不着,不再大把大把的掉头发,不再因为写不出来任何一个字而悲伤,也不再因为突如其来的工作中的困境而愤怒不安。

好像那些所有的负面情绪,就这样静静地消失了。

有人给我发豆油说:我感觉你很坚强。

坚强吗?也许吗?这么多年,我熬过很多很多,一个人摸着石头走了漫长的很多路。

我以为这样就足够了,以为得到很多人的关注,以为取得一点点成绩自己就会满足。

可是并不,那些缺失的爱和陪伴,还是会让我在面临一点点挫折的时候,感觉无比孤独和绝望。

在勉强自己独自撑了这么多年,我终于肯原谅自己所有的软弱和无能为力。

我想,比起所谓的成功,我更想要的,只是真实而温暖的生活而已。比起做一个鸡血却冰冷的`人,我更想成为的,是一个有趣的、温厚的、善良且快乐的人。

在一次次去回顾独自一人穿越所有黑暗的那些年,我终于开始意识到,我没有照顾好自己,终于开始承认,其实我一点都不坚强,也从来都不愿意去做一个坚强的人。

2015年,我很幸运地遇见了一些人,他们包容了我很多,不停地鼓励我,也一点一点地让我更加认清自己。

小美姐姐跟我说:其实你很好,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且,是越认识你越久,越觉得你好。

庆庆姐姐跟我说:其实你做了很多,你已经够努力了。

伊心跟我说:你好好照顾自己,就是我最想看到的事情。

也很开心,遇见了一个能够给我足够空间的公司和领导,没有一直push着我去做什么,而是让我可以在找到自己节奏的同时,慢慢来。

于我而言,2015年,对我的意义,并不是自己做了什么或者没有做什么。

而是我终于在回避了自己那么多年之后,开始试图去正视自己过去的那些黑暗,它们给我带来的影响,开始认真地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欲望和需求,不再试图把自己隔绝在所有人之外,也不再用避免给人回应的方式保护自己。我不再总是为了得不到的事情而折磨自己,也不再总因为自己跟别人差距很多而责怪自己。

在怀疑和否定之后,我又重新拾回了那些被现实和打击磨灭掉的信心。我没有那么差劲,我只是真的做不到一步登天,既然如此,不如慢下来,重新梳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么匆忙和迫切的想要证明自己,然后理所当然的失败,却不肯承认是自己过于急躁,反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有问题。

可是步子迈大了,本来就会扯着蛋(虽然我没有……)。

仔细回想了自己做的这一点事之后,我觉得,自己做得还可以啦,不算特别好,也不算特别坏。

依然是有着些微渺小的梦想,只是,就将它们放在心底吧,然后慢慢去走,不再因为急切而勉强自己疲于奔命。

依然会为了想要的所有而默默努力,只是,对我而言,我需要的,是先给自己一点时间,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多照顾一下自己的感受,爱自己多一点。

依然会朝着自己的目标继续前行下去,只是这一次,我想抵达的,不是别人眼中的羡慕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更加了解自己,去发掘自己的长处,去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去努力将自己完善成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

如果可以许一个新年愿望,我只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拥有快乐能力的人,可以成为一个能够去爱,能够去接受爱的人。

也许对我而言,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很难,但庆幸的是,我从未放弃过,我从未放弃过相信。

我终于可以说,我开始慢慢变得好起来。

我终于开始相信,无论过去的阴暗多么沉重,逃避和试图掩盖都是无力的,只有面对它,解决它,才能够治愈自己,让自己慢慢恢复。

希望明年的我们,可以继续一起成长。

希望哪怕不够鸡血和鸡汤的我,也依旧可以给你带来陪伴和力量。

不算年终总结的年终总结。

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142 评论(9)

Cindy森小蝶

做心理咨询师,刚开始的时候工资不高,但是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以及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资会慢慢变高的。

250 评论(8)

南京爱华会务

你好,谢谢提问题的伙伴,让我有机会去看看那曾经伤心难过的自己。可以借机宣泄一下情绪,去看到过去的不易,珍惜当下的获得。

曾经因为怎样的工作场景哭过,现在想来那是怎样的痛彻心扉的痛哭,怎样的伤心难过,怎样的没人理解的痛,怎样执着于自己事业那份专注的爱,怎样为热爱而一次又一次被伤到……

我曾经是一名某重点高中校的心理教师。10多年以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对心理的认识,只听雷声响,不见雨点下。各校领导及老师们,在思想上都认为各个学校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过是一个摆设,是各个学校的门面 是应付上面来检查的一项指标。各校重视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对于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根本就是走走过场,搞个形式。

可偏偏遇到了我这个工作认真的心理老师。记得有一次,我辛辛苦苦准备了很长时间的高三学生的考前辅导。自己设计了一些和学生互动的环节,设计了和学生如何减轻压力的团体活动。可是领导答应的好好的。自己也准备的非常充分。

真到了那天开始做讲座的时候,某个副校长,突然间告诉你,学生们都在教室的大喇叭收听,你就在广播室,通过大喇叭广播一下就可以了。

作为心理教师,我知道领导对于这个心理讲座,它的一些特点,为什么要面对面的给学生做心理的讲座,可能不是太明白。就讲给领导听,可是领导根本听不进去。

我如何跟领导解释,领导都听不进去,执意要我在大喇叭里讲,他意思说:“唉,对付对付就可以了。”

我终于明白了,领导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指标,完成一个任务而已。哪里有我这份真心的为学生服务,真心的为学生着想,希望真正能够帮助到学生的那份心。

我当时是痛彻心扉的一种哭泣。

记得还有一次,作为心理老师,我给学生搞了一个“心理剧”的活动。我们利用每天下午的七八节课外活动课时间,和学生一起排练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

可是到演出的时候,我又是帮学生们借服装,又是安排场地,安排道具,安排主持人,安排节目场次顺序。前后忙得不亦乐乎。相信这心理剧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理上深刻的教育。

可是到演出的时候,某些班里的班主任就是不让学生出来,他的理由就是没有必要耽误学习时间。因为他们班里有的老师要加课,所以学生不可以出来。

碰到这样的班主任,他的思想里就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算什么,哪有学习重要,考高分才是重要的。

遇到这么轴的老师,你怎么跟他解释,他就是不跟你配合。真真也就把我给气哭了,因为我当时所付出的辛苦,实在是让我想到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委屈,无人能够理解,又一次的伤心难过。又一次痛彻心扉的痛哭。

……类似伤心的事件真是一件又一件,历历在目。

再次谢谢提问的伙伴,是你给了我对心理认识过去的回顾,让我对今天的“心理”工作有了更加不一样的认识。

116 评论(15)

amy20060207

生于苦,而死于安乐也。孩子你认为呢?生者会苦一辈了,而死者就那一会。接受这伤心的自然循环吧

8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