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2

施ccccceci
首页 > 心理咨询师 > 听心理咨询师聊师生沟通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菁菁super5man

已采纳

导语: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同样存在着普通人际关系沟通的普遍规律。因此,教师只有遵循这一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一)书信、字条沟通策略

这种沟通方式特别在师生不方便面对面沟通时最宜采用,例如在教育学生面对早恋问题时,面对家庭父母离异问题时等等,这种沟通方式教师要准确了解情况,因为它直面学生内心世界,在选择用词时,教师应慎重,并以如何解决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样效果更好。

(二)面对面谈话的沟通策略

这种是最传统最直接的沟通方式也是最有效的,这种沟通教师要注意沟通时的环境选择,做好沟通前期准备,把握好谈话的时间,包括师生谈话时的位置,同时教师要分析谈话对象的心理,准备谈话时的关键问题,最后教师自身要能清醒正确地看待学生的问题,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学生形成的价值观和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日记、作业沟通策略

很多教师都有家庭联系本,这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能通过学生日记或家长反馈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然后进行必要地沟通,如写上一段鼓励性的语言,提出几点具体要求,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都可引起学生共鸣。

每位教师均需批改作业,作业沟通时应注意:“表扬要生动活泼、热情洋溢有激励性”“批评要幽默风趣、委婉动情有艺术性”“鼓励要真诚独特、密切交流、有连续性”。

(四)电话和家访沟通策略

学生非常反感教师有事就打电话给家长,他们俗称为“告状”,但作为教师,与家长的电话交流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采用这种沟通方式前宜注意打电话给家长或家访最好经得学生本人同意,并在此前与学生交流,就解决的问题就事论事,并在与家长的沟通和学生的交流中能更多地发现学生成功和优势为主,在家长面前表扬学生他们还是很爱听的,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多提出建议,家访时还特别注意受访者的家庭情况、人员构成、家庭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问题,这种沟通策略教师要准备更充分,也特别要注意随机应变。

(五)问卷调查和学生集体座谈策略

这两种沟通策略宜联用,从学校管理层面讲,每年进行1~2次学生问卷调查或称教师满意率问卷调查,有利于促进教师在平常教学中主动与学生沟通,并辅之通过对满意率低的班级进行学生集体座谈,了解教师不足,通过与教师谈话指出问题,督促教师成长。

这种沟通方式要注意问卷前时间的随机性和坚持班主任回避制,这样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并且要注意由于年龄特征,高中教师的满意率一般低于初中教师,专业班教师要低于平行班的规律。

从教师教学的层面看,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就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情况和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意见和建议也可常做问卷调查,然后总结调查的结果,或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或与学生座谈交流说明一些情况,这样的沟通其实最具指导意义,既能帮助学生学习,也能调整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

(六)网上沟通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上网也成了学生业余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这把双刃剑对学生是好是坏,是现今社会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但网络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一趋势将无法阻挡。特别是现在学生使用手机,手机也具备了上网功能,很多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均有自己的博客,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博客往往可以发现学生完全不为人知的一部分心理,由于网名的虚拟性缺乏监管,学生在博客内表现出很多负面的情绪,通过网络沟通首先要巧妙地获得学生的QQ号,其次给学生的留言最好能隐藏自己教师的身份,特别要注意引导时的措词。我们认为写下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调整自己领会更胜过说教。

笔者就曾借一次给学生发邮件的机会,很巧妙地获得了班上所有学生的QQ号,通过QQ空间,主动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通过匿名留言帮助学生,也帮助学生主动理解老师,主动与教师沟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笔者所提出的六种常见的和可操作性强的沟通策略都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认真准备,六种策略因人、因时、因地、因事均可灵活选择,选择最恰当的沟通策略关键是教师要用心找准学生的切入点,这更需要教师具有爱心和责任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灵,顺利完成与学生心灵的沟通。

听心理咨询师聊师生沟通

88 评论(12)

lclcjunjun

14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191 评论(14)

火野丽Q

随着人们对 教育 活动的认识不断深入,"教育即交往"逐渐成为一个时髦且深刻的命题。师生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状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于是师生沟通技巧也自然成为现代教育研究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下面我整理了师生心理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因“心”施教

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要能够同各种气质、不同性格的学生打交道,要能够因“心”施教。2500年前,有两个学生同时问老师一个相同的问题,老师根据其中一个学生为人懦弱的特点给予肯定回答,以激励他的勇气,给另外一名学生否定回答以中和他的暴性,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 典故 。社会发展到今天,气质的四种类型学说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与学生沟通指引了方向。在教育那些任性倔强而冲动的学生时,我们老师一定要保持一份职业性的克制与冷静,采用“冷处理”方能“以柔克刚”;对于那些活泼好动但常常有始无终的学生,批评时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对于那些文静内向的学生,教育时要特别注意动之以情。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恰当地运用沟通语言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老师要注意恰当地运用沟通语言。“请、谢谢、对不起”,这是社会服务行业的专业用语,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专业用语。在与学生沟通时,老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风趣、幽默,这样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且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不必要的顾虑,从而更好地敞开心扉,说出他们的心里话。遗憾的是,在教育实践中有些教师使用了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膜就在这不经意中产生。这样不适当的表达,不仅会降低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相反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和报复幻想,甚至闭锁心灵、厌学、逃学、自杀等严重后果。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注意情绪、情感的心理效能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要注意情绪、情感的心理效能。有的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太注重讲道理,似乎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就会自然按照老师的意愿做出某种改变。其实,被忽视的情绪、情感因素恰恰正是师生沟通成败的关键。教师良好的情绪会增进师生间彼此的亲近和依赖,使教师的思想感情被学生所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进行个别沟通时,教师要表现出耐心和韧劲、爱心与期望,只有感情真诚和情绪良好的双向交流,才能产生师生"共振"效应,才会得到学生的情感回报。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劝诫

在与学生沟通时,我们要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劝诫。作为德育工作者,有时我们会急着想改变学生,“你不要、不应该、不可以……”,这些话在师生沟通中使用,训诫的成分难免太浓了,况且空洞的说教与劝诫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是苍白无力的。我们老师要通过真诚的分析与思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不是别人要他改变,而是他自己需要做出这样的改变,这才是师生沟通的较高境界。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转变教育观念

在与学生沟通时要讲求 方法 ,但转变教育观念更加重要。按照心理学中abc理论的解释,老师如果能把学生看作天使,那么他便是生活在天堂里;反过来,如果老师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是生活在地狱里。其实,这只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在平常工作中,一些老师十分强调与学生的沟通方法,于是很喜欢向别人讨教与学生沟通的方法,似乎方法就是优化师生关系的灵丹妙药,其实不然。当他们采用这些方法与学生沟通时,学生往往并不领情,究其原因并不是方法不好,而是教育理念没有跟上。与沟通方法相比较,我觉得教育理念更加重要。如果教育理念跟不上,即使你拥有了好的沟通方法也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任何方法的实施都离不开理念的支撑,师生沟通也不例外。

师生沟通并不抽象,它是随时随地随事都可能发生的,是伴随着教育行为始终的师生互动过程。师生沟通是你每天早上来到学校对学生的那一丝微笑,是你在下课之前多看学生的那一眼,是你在学生考试不够理想时对他(她)所说的一句鼓励的话语,是你不经意间对学生发出的一句赞美,也是你写在作业本上的那一行充满人性化的批语……

哲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良好的师生沟通,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付出,而是与学生双向的交流;师生沟通也不仅是给学生帮助的过程,在给的同时,作为回馈,教师也会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快乐。

师生心理沟通技巧相关 文章 :

1. 课堂教学中的沟通技巧

2. 青年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技巧

3. 交往中的心理沟通技巧

4. 各年级心理特点及沟通方法

5. 沟通技巧学习心得1500字

6. 客户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7. 心理学沟通技巧

298 评论(13)

相关问答